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69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属于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柱,立柱的周向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立柱上且第一滚动轴承内穿设有卷线柱,立柱的顶端同轴设置有主动锥齿轮,卷线柱的端部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相配的从动锥齿轮,底座上设置有将卷线柱固定在使得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的固定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个放线支架上进行多根线缆的放线操作,进行搬运时只需要搬运这一个放线支架即可,达到搬运方便的效果;并且放线完毕后将多个卷线柱均转动到与立柱相平行的位置,使得一个放线支架并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从而达到占用空间小的效果。

A Cable Placement Bracket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ble release bracke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 column rotated on the base and extended vertically upward, a plurality of first rolling bearings are articulate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olumn, a first rolling bearing slide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olumn, and a reel column is inserted in the first rolling bearing, and the top of the column is coaxially arranged. Active bevel gears are arranged, driven bevel gears matching active bevel gears are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coiling column, and fixtures for fixing the coiling column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active bevel gears and the driven bevel gears are in meshing state are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rries out the laying-out operation of multiple cables on a laying-out bracket, and only needs to carry this laying-out bracket when carrying. The effect of convenient handling; and after the wiring is completed, the multiple reel columns are rotated to parallel positions with the pillars, so that a wiring bracket does not occupy too much spac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occupying less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传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缆在供电线路上应用逐渐广泛,电力电缆的敷设和抢修量就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线缆的存放和运输,线缆一般都卷绕为盘,因此在卷绕和放线的时候都需要专业的卷线设备,这里的卷线设备即为放线支架。但现有技术的放线支架只能卷绕一条线缆,在有时电缆需求量大的工程中,需要用到多个放线支架来卷绕多条线缆,从而保证线缆的供需量能够满足现场的施工要求。但多个放线支架不仅在搬运过程中不方便,而且所花费的成本较高。并且在使用完后一般都需要统一放置在现场之后再进行搬运,因此多个放线支架对现场的占用空间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现场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具有在使用完之后占用空间小、方便搬运且能收卷多条线缆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包括底座、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立柱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立柱的周向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内穿设有卷线柱,所述卷线柱与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立柱的顶端同轴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卷线柱的端部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相配的从动锥齿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将所述卷线柱固定在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的固定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卷线柱转动到与立柱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位置,然后将第一滚动轴承往竖直向上的方向滑动,使得卷线柱上的从动锥齿轮与立柱顶端的主动锥齿轮啮合,接着用固定件将卷线柱固定在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此时启动驱动组件,让主动锥齿轮开始转动,此时从动锥齿轮也会带动卷线柱开始转动,进而实现线缆的放线;一个卷线柱放线完毕后,重复上述操作将后续的多个卷线柱也依次开始放线,从而使得一个放线支架上能够实现多根线缆的放线操作,进行搬运时只需要搬运这一个放线支架即可,达到搬运方便的效果;并且放线完毕后将多个卷线柱均转动到与立柱相平行的位置,使得一个放线支架并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从而达到占用空间小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底座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底座的上下两个壁面均嵌设有处在同一竖直线上的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立柱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且与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二滚动轴承均与立柱过盈配合,不仅使得立柱能够更为稳定地固定在底座上,并且能够实现立柱能够正常自转的效果。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立柱上位于底座内的柱壁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转动电机,此时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随着转动电机的转动而转动,而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因此第二锥齿轮也会转动,从而带动立柱实现自转;立柱转动后,立柱上的主动锥齿轮也会开始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卷线柱的转动。因此,需要让卷线柱转动时,只需要启动转动电机即可,达到驱动卷线柱转动较为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立柱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将立柱套住的套管,所述套管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套管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第一滚动轴承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两块支板,所述支板朝向与所述套管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处在两块所述支板之间,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两侧均设置有插杆,两个所述支板远离所述套管端的板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插杆相插接的插孔,两个所述支板之间的空间能容纳所述从动锥齿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与卷线柱过盈配合的第一滚动轴承安装在夹持件上时,将第一滚动轴承上的插杆分别插入两个支板上的插孔内,此时第一滚动轴承就被安装成功,而卷线柱也能够正常自转,从而达到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插杆上位于所述支板外侧的杆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板相贴合的防脱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脱环的设置使得插杆插入插孔内后不易从插孔内脱离,达到使得第一滚动轴承能够与支板连接得更为稳定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插杆位于所述支板外的杆壁上且沿着插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防脱环的内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防脱环安装在插杆上时,将防脱环的内环对准插杆的端部并推动,随即用手拧动防脱环,使得防脱环转动并沿着插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当防脱环与支板的外壁贴合后停止拧动,并且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设置使得防脱环不易脱离插杆,从而达到让防脱环较为稳定的处在插杆上的效果。进一步,两块所述支板均设置在同一个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两块所述支板形成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固定板靠近套管端设置有T形块,所述套管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轨道,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轨道上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T形块滑动的T形槽,所述T形块滑动到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处时,所述轨道的侧壁上螺纹穿设有用于将所述T形块抵紧在所述T形槽内的第一抵紧螺栓。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滑动第一滚动轴承时,用手竖直向上推动T形块,使得T形块沿着轨道上的T形槽开始竖直往上移动,当移动到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处时,拧动第一抵紧螺栓,使得第一抵紧螺栓位于T形槽内的一端紧紧地与T形块抵触,使得T形块被抵紧在T形槽内;由于T形块与T形槽本身形状的特性,使得T形块只会沿着T形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会在其它方向产生偏移,因此能够实现第一滚动轴承在竖直方向上的正常滑动。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卷线柱远离从动锥齿轮端转动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此时气缸的活塞杆从气缸内伸出;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处在啮合状态时,气缸的活塞杆与卷线柱的一端转动连接,能够实现在卷线柱固定在此时的位置并且能够实现自转,从而达到让主动锥齿轮能够正常驱动从动锥齿轮转动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卷线柱远离所述从动锥齿轮端同轴设置有第三滚动轴承,所述第三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卷线柱过盈配合,所述第三滚动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插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螺纹穿设有用于将气缸的活塞杆抵紧在所述套筒内的第二抵紧螺栓。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气缸的活塞杆与卷线柱连接时,首先驱动气缸让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并插入到第三滚动轴承上的套筒内,紧接着拧紧螺纹穿设在套筒筒壁上的第二抵紧螺栓,使得第二抵紧螺栓位于套筒内的一端紧紧地与气缸的活塞杆抵接,使得气缸的活塞杆被抵紧在套筒内,从而达到连接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步骤一:转动卷线柱使得卷线柱的长度方向与立柱的长度方向呈相互垂直的状态;步骤二:往上推动T形块,在从动锥齿轮与立柱顶端的主动锥齿轮啮合后停止推动,并用第一抵紧螺栓将T形块固定在此时的位置;步骤三:启动气缸让气缸的活塞杆伸长,使得气缸的活塞杆一端插入到第三滚动轴承上的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柱(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立柱(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立柱(2)的周向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轴承(4),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沿着立柱(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内穿设有卷线柱(3),所述卷线柱(3)与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立柱(2)的顶端同轴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1),所述卷线柱(3)的端部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21)相配的从动锥齿轮(3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将所述卷线柱(3)固定在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21)与从动锥齿轮(31)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的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竖直向上延伸的立柱(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立柱(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立柱(2)的周向上铰接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轴承(4),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沿着立柱(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内穿设有卷线柱(3),所述卷线柱(3)与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立柱(2)的顶端同轴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1),所述卷线柱(3)的端部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21)相配的从动锥齿轮(3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将所述卷线柱(3)固定在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21)与从动锥齿轮(31)处在啮合状态的位置的固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底座(1)的上下两个壁面均嵌设有处在同一竖直线上的第二滚动轴承(11),所述立柱(2)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滚动轴承(11)的内圈且与所述第二滚动轴承(11)的内圈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内的转动电机(12),所述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柱(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的端部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21),所述立柱(2)上位于底座(1)内的柱壁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2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将立柱(2)套住的套管(14),所述套管(14)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套管(14)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第一滚动轴承(4)的夹持件(5),所述夹持件(5)包括两块支板(51),所述支板(51)朝向与所述套管(14)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处在两块所述支板(51)之间,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的外圈两侧均设置有插杆(41),两个所述支板(51)远离所述套管(14)端的板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插杆(41)相插接的插孔(511),两个所述支板(51)之间的空间能容纳所述从动锥齿轮(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1)上位于所述支板(51)外侧的杆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板(51)相贴合的防脱环(4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1)位于所述支板(51)外的杆壁上且沿着插杆(4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外螺纹(412),所述防脱环(411)的内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412)相配的内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昕赵从友蒋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西南新科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