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德田专利>正文

自撞内缩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27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撞内缩门”,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种房屋或单元使用的简易内缩门,它包括门框、门扇、上挂滑轮或下滑轮等,其主要特征在于门完全开启时,采用直线式缩进墙体内或相当于墙体的两层遮挡物夹缝中间,门关闭时经撞击实现挂钩锁定,门扇采用双扇或单扇均可,有上挂和下托两种方式,将位于室内一面的竖门框或上门框设置成可拆装结构。本产品比传统门及原有室内贴附在墙外的推拉门具有少占用地面空间、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中内缩门。在现有技术中,在建筑业使用的推拉门种类很多,大型的多用于工厂、机关、单位的大门或厂房门,小型的多为室内装修打隔断,并且贴附在墙外。而用于各类房屋、居室、办公室的向墙中间或相当于墙的夹缝中内缩的推拉门,由于受锁闭形式限制及安装维修不方便,一直未能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锁闭、安装维修简单,节省地面空间,且使用方便的推拉内缩门。本产品可广泛用于各种房屋、居室、办公室、包厢房及其它作用的独立单元使用。即可用于进户门,也可用于室内门。本技术包括门框、门扇、滑轮、拉钩锁等。门及门框均为平面直角形。其特征在于门框为双面结构,门框两面通过门框上梁、端边和底梁连接成整体。整体门框比门扇宽一倍,门扇在两面框中间运行。在留出可以拆卸门扇的位置后,门框余下部份垒进墙中。在门完全开启时,门扇沿着与门框相连接的滑轨缩进墙中。当门扇缩进相当于墙的遮档物夹缝中间时,门沿与遮挡物平行的滑轨在遮档物中间运行。门扇具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上挂式,二是下托式。当门扇属于上挂式时,门扇上边设置上挂滑轮沿上门框的滑轨运行,当门扇属于下托式时,门扇下边设置滑轮,下滑轮嵌入门体内,相应的在下门框设置滑道,以便下滑轮运行。门扇可以采用单扇,也可以采用双扇对开,但锁闭方法相同,锁闭方法采用挂钩式。当门关闭时,单扇门是门扇上的拉钩1经设置在门框上的直销2撞击后,拉钩1与设在门框上的横梁3钩住,以实现锁定。根据此理,当门扇主体采用两扇时,由设置在一扇门上的直销撞击另一扇门上的拉钩使其落下,实现两扇门的锁定。拉钩可以设置一个,也可设置两个以上施行联动。拉钩开启室外由锁蕊控制,室内由装在凹进门扇体内的与拉钩相连的按手或拉手进行。向下按动或拉动按点8,由8牵动拉杆9,即可实现拉钩打开。在直销撞击拉钩落下时,还进入门扇拉钩下部所设的圆孔内,具有防止门扇平行移动,增加稳固性的作用。上挂式门扇锁定形式与下托式门扇锁定形式相同。为便于装卸门扇主体,当门扇主体采用下托式时,将位于室内一面的竖门框设计成并排双层,其中一层门框4与门框主体焊死,另一层门框5依附在门框4上面,采取定位销定位用罗栓连接的方法。拆下依附的门框5后,门框的宽度略大于门扇宽度。双层竖门框可在处于室内一面的两边竖门框上设置,也可在其中一根上设置。根据下托式门的道理,当门扇主体采用上挂式时,将处于室内一面的上门框设置可拆卸的活动层6,用罗栓连接在固定的上门框上梁7上。拆下活动层6后,门框垂直高度略大于门扇包括滑轮的高度。此时可进行门扇的装卸。竖门框和上门框的可拆卸部分即可采用罗栓与固定框联接的方式,也可采取嵌入连接的方式。门扇或门框的主体材料采用金属、木材、塑料或其它材料均可。为防止门缩进墙体后,墙的强度降低,可采用和门框相连接的平行立柱设置在墙体内,以补足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开启灵活平稳、锁闭、安装与维修方便等特征。还具有门的位置在房间设置时随意性较大、占用空间少、门开启后不应风而动不需固定等特点。而且由于门锁合后四周均为嵌入式,因具有良好的防寒、隔音、防撬性能。本技术具有下列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扇门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双扇门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锁定机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竖门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上门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图8的A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图8的B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图8的C-C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上挂式门扇滑轮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本技术图13的A-A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下托式门扇滑轮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图15的俯视图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内缩门,包括门框、门扇、滑轮、挂钩锁等,其特征在于门缩进墙体内或具有墙作用的两层遮挡物夹缝中间,当门扇需有门框配合时,门扇与门框均为平面直角形,门框为两面结构,门扇在两面门框中间沿滑轨运行,门扇完全开启时和门框同时缩在墙内,当门扇需缩进相当于墙的遮挡物夹缝中间时,可省略门框,将门扇运行的滑轨与遮挡物直接连接,使门扇在遮挡物中间运行;门扇有两种安装方式,其一是当门扇采取上挂式时,门扇上边装有固定滑轮,沿上门框所设置的滑轨运行,其二是当门扇采取下托式时,门扇下边设置滑轮沿下门框所设置的滑轨运行;为便于安装和维修,当门扇采取下托式时,将位于室内一面的竖门框设置成并排双层,其中一层可拆卸,拆下可拆卸的外层后,门框宽度略大于门扇宽度,当门扇采用上挂式时,除将竖门框设置成可拆下外层的结构外,上门框位于室内一面也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可拆卸部份拆下后,门框的高度即可大于门扇高度;门扇关闭时由直销撞击拉钩,拉钩落下钩住横梁实现锁定。在室外开门由锁蕊控制使拉钩打开,在室内开门通过与锁钩相连接的拉手或按手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门,其特征在于位于室内一面的竖门框有一根为可拆卸的双层结构或多根为可拆卸的双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门,其特征在于位于室内一面的上门框为可拆卸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门,其特征在于门开启时沿与门框相连接的滑轨运行,缩进墙体内,可采用与门框相连接的立柱对墙给予补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门,其特征在于门缩进具有墙作用的两层遮挡物中间,门沿与遮挡物平行的滑轨,在遮挡物中间运行。可将滑轨与遮挡物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门,其特征在于门关闭后采用直销撞落拉钩实现锁定,室外开启由锁蕊控制,室内通过拉手或按手进行。专利摘要本技术“自撞内缩门”,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种房屋或单元使用的简易内缩门,它包括门框、门扇、上挂滑轮或下滑轮等,其主要特征在于门完全开启时,采用直线式缩进墙体内或相当于墙体的两层遮挡物夹缝中间,门关闭时经撞击实现挂钩锁定,门扇采用双扇或单扇均可,有上挂和下托两种方式,将位于室内一面的竖门框或上门框设置成可拆装结构。本产品比传统门及原有室内贴附在墙外的推拉门具有少占用地面空间、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文档编号E06B3/32GK2408216SQ9925804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白德田 申请人:白德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内缩门,包括门框、门扇、滑轮、挂钩锁等,其特征在于门缩进墙体内或具有墙作用的两层遮挡物夹缝中间,当门扇需有门框配合时,门扇与门框均为平面直角形,门框为两面结构,门扇在两面门框中间沿滑轨运行,门扇完全开启时和门框同时缩在墙内,当门扇需缩进相当于墙的遮挡物夹缝中间时,可省略门框,将门扇运行的滑轨与遮挡物直接连接,使门扇在遮挡物中间运行;门扇有两种安装方式,其一是当门扇采取上挂式时,门扇上边装有固定滑轮,沿上门框所设置的滑轨运行,其二是当门扇采取下托式时,门扇下边设置滑 轮沿下门框所设置的滑轨运行;为便于安装和维修,当门扇采取下托式时,将位于室内一面的竖门框设置成并排双层,其中一层可拆卸,拆下可拆卸的外层后,门框宽度略大于门扇宽度,当门扇采用上挂式时,除将竖门框设置成可拆下外层的结构外,上门框位于室内一 面也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可拆卸部份拆下后,门框的高度即可大于门扇高度;门扇关闭时由直销撞击拉钩,拉钩落下钩住横梁实现锁定。在室外开门由锁蕊控制使拉钩打开,在室内开门通过与锁钩相连接的拉手或按手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德田
申请(专利权)人:白德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