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配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22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50
本是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配线架,包括:面板、配线模块本体、理线架,所述面板后侧通过支撑板连接理线架,所述面板开设多个连接窗口,所述配线模块本体适应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内,使所述配线模块本体的连接端口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内。所述配线模块本体前端的连接端口内部设置有防尘门。该防尘配线架,通过对配线模块的连接端口结构和防尘门结构适应性的设计,不仅满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普通线缆连接头的使用,而且保证了配线架的防尘效果;并且该配线模块通过凸耳、卡接槽、引导槽对线缆连接头位置限定和引导,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待连接线缆的连接,以及对连接线缆的拆卸。

A Dust-proof Wir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proof wiring rack, which comprises a panel, a wiring module body and a wiring rack. The rear side of the panel connects the wiring rack through a support plate. The panel open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 windows, and the wiring module body adapting card is connected in the connection window, so that the connection port card of the wiring module body is connected in the connection window. The connecting port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wiring module body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dust-proof door. The dust-proof wiring frame not only meets the use of common cable connectors us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but also ensures the dust-proof effect of the wiring fram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on port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adaptability of the dust-proof door of the wiring module; moreover, the location of the cable connector is limited and guided by the lugs, the clamping slots and the guiding slot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ser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wiring module. The connection of connecting cable and the disassembly of connecting cable are tr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配线架
本技术涉及模块式配线架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防尘配线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中互联网的使用已经完全普及。互联网的普及,随之而来的便是在硬件上对软件上更进一步的支持,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成了人们对硬件选择的必要标准。现有技术中的配线架使用配线模块中,通常配线模块的连接端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杂质或者污物进入连接端口中,影响配线模块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配线架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该缺陷,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使用人员通过对配线模块的连接端口通过专门设置防尘塞,来满足防尘的作用;现有技术的防尘塞虽然在功能上满足了防尘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应用过程中防尘塞非常容易丢失,并且对于使用现场或者家庭使用中均存在不方便的现象,需要专门的对其保存。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防尘配线架中,存在防尘效果差,或者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效果好,又可以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线缆进行拆卸和连接的防尘配线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尘配线架,包括:面板、配线模块本体、理线架,所述面板后侧通过支撑板连接理线架,所述面板开设多个连接窗口,所述配线模块本体适应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内,使所述配线模块本体的连接端口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线模块本体前端的连接端口内部设置有防尘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端口包括:主连接端口、旋转槽和铰接槽;所述防尘门包括:主防尘部、旋转部和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与铰接槽尺寸相适应,铰接部设在所述铰接槽中;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旋转槽相适应,旋转部设在所述旋转槽内部;所述主防尘部与主连接端口尺寸相适应,主防尘部设在所述主连接端口内部;所述配线模块本体内部呈空腔结构,使所述防尘门在待连接的线缆连接头推动下旋转至所述空腔内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门外表面设置卡接槽,使待连接的线缆连接头卡接在所述卡接槽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槽结构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卡接槽两侧的两个突出的凸耳结构与线缆待连接线缆连接头的卡接扣适应卡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门外表面设置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呈倒立三角形结构。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槽设在所述防尘门的主防尘部外表面中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门的铰接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铰接部两端中心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插入铰接槽两端开设的铰接孔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铰接轴外壁固定连接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铰接孔的孔壁限位压紧,使所述扭转弹簧带动所述防尘门的主防尘部处于主连接端口位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尘门的铰接部两侧靠近配线模块本体内部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铰接槽两侧的端壁限位,使防尘门处于所述配线模块本体内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线模块本体上侧设置第一卡接扣,所述配线模块本体下侧设置第二卡接扣,所述第一卡接扣和第二卡接扣分别与面板的卡接槽适应配合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线模块本体包括:连接端口部和线缆固定部;所述第一卡接扣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设在所述连接端口部上侧位置,所述第二卡接扣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线缆固定部下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固定部包括:线缆槽和扣接杆,所述扣接杆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线缆槽的两个槽壁上表面,所述扣接杆上侧扣接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部开设与扣接杆数量相同的扣接槽,所述扣接杆与所述扣接槽适应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接槽侧部和所述扣接杆侧部分别开设卡凸起和卡口,使卡凸起和卡口适应扣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线模块本体的连接端口处下方留设标示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至少两个隔离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的连接窗口两侧分别设置隔离板,所述理线架的数量与所述连接窗口数量相同,并在每个理线架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绕线槽口。本技术的防尘配线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尘配线架,通过对配线模块本体的连接端口结构与防尘门结构做适应性的设计,并在防尘门外表面设置卡接槽,并通过在卡接槽表面设置凸耳,以及在防尘门外表面设置引导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配线模块结构设计中,无法设计更加结构合理的防尘结构,导致配线架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端口容易进入灰尘,影响配线模块使用,进而影响配线架寿命的缺陷。该防尘配线架,通过对配线模块的连接端口结构和防尘门结构适应性的设计,不仅满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普通线缆连接头的使用,而且保证了配线架的防尘效果;并且该配线模块通过凸耳、卡接槽、引导槽对线缆连接头位置限定和引导,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待连接线缆的连接,以及对连接线缆的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付视图;图3为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俯视图;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密封盖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连接端口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防尘门旋转至配线模块本体内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拆除防尘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防尘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例的防尘配线架的防尘门的A-A线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配线模块本体,101、第一卡接扣,102、第二卡接扣,103、弹性件;11、连接端口部,12、线缆固定部,121、线缆槽,122、扣接杆,1221、卡口;13、密封盖,131、扣接槽,132、卡凸起;2、连接端口,21、主连接端口,22、旋转槽,23、铰接槽;3、防尘门,31、主防尘部,32、旋转部,33、铰接部;34、卡接槽,341、凸耳;35、引导槽;36、限位凸起;4、标示部;5、面板,51、连接窗口;6、理线架,61、绕线槽口;7、支撑板,71、隔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防尘配线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11所示,该防尘配线架,包括:暴露在墙体或者柜体外部,实现与外界接触的面板5;主要起到与线缆连接作用的配线模块本体1;可以实现对线缆限制位置,保证其可以平整的设在配线架内部的理线架6。面板5后侧通过支撑板7连接理线架6,实现了整个配线架呈整体状态,满足使用要求。现有的配线架通常设置多个连接端,实现多个线缆的连接,为了满足多个线缆的连接,在面板5上开设多个连接窗口51,并且配线模块本体1适应卡接在连接窗口51内,使配线模块本体1的连接端口2卡接在连接窗口51内,连接端口在连接窗口51内部,并且连接端口2处于与面板5外部表面平齐,使线缆连接头与连接端口2连接时,不受面板5的干涉,方便使用人员连接使用。配线模块本体1前端的连接端口2内部设置有防尘门3,防尘门3在连接端口2未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5)、配线模块本体(1)、理线架(6),所述面板(5)后侧通过支撑板(7)连接理线架(6),所述面板(5)开设多个连接窗口(51),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适应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51)内,使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的连接端口(2)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51)内;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前端的连接端口(2)内部设置有防尘门(3);所述连接端口(2)包括:主连接端口(21)、旋转槽(22)和铰接槽(23);所述防尘门(3)包括:主防尘部(31)、旋转部(32)和铰接部(33);所述铰接部(33)与铰接槽(23)尺寸相适应,铰接部(33)设在所述铰接槽(23)中;所述旋转部(32)与所述旋转槽(22)相适应,旋转部(32)设在所述旋转槽(22)内部;所述主防尘部(31)与主连接端口(21)尺寸相适应,主防尘部(31)设在所述主连接端口(21)内部;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内部呈空腔结构,使所述防尘门(3)在待连接的线缆连接头推动下旋转至所述空腔内部;所述防尘门(3)外表面设置卡接槽(34),使待连接的线缆连接头卡接在所述卡接槽(34)中;所述卡接槽(34)结构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卡接槽(34)两侧的两个突出的凸耳(341)结构与待连接线缆连接头的卡接扣适应卡接;所述防尘门(3)外表面设置引导槽(35),所述引导槽(35)呈倒立三角形结构;所述引导槽(35)设在所述防尘门(3)的主防尘部(31)外表面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5)、配线模块本体(1)、理线架(6),所述面板(5)后侧通过支撑板(7)连接理线架(6),所述面板(5)开设多个连接窗口(51),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适应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51)内,使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的连接端口(2)卡接在所述连接窗口(51)内;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前端的连接端口(2)内部设置有防尘门(3);所述连接端口(2)包括:主连接端口(21)、旋转槽(22)和铰接槽(23);所述防尘门(3)包括:主防尘部(31)、旋转部(32)和铰接部(33);所述铰接部(33)与铰接槽(23)尺寸相适应,铰接部(33)设在所述铰接槽(23)中;所述旋转部(32)与所述旋转槽(22)相适应,旋转部(32)设在所述旋转槽(22)内部;所述主防尘部(31)与主连接端口(21)尺寸相适应,主防尘部(31)设在所述主连接端口(21)内部;所述配线模块本体(1)内部呈空腔结构,使所述防尘门(3)在待连接的线缆连接头推动下旋转至所述空腔内部;所述防尘门(3)外表面设置卡接槽(34),使待连接的线缆连接头卡接在所述卡接槽(34)中;所述卡接槽(34)结构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卡接槽(34)两侧的两个突出的凸耳(341)结构与待连接线缆连接头的卡接扣适应卡接;所述防尘门(3)外表面设置引导槽(35),所述引导槽(35)呈倒立三角形结构;所述引导槽(35)设在所述防尘门(3)的主防尘部(31)外表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门(3)的铰接部(33)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铰接部(33)两端中心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插入铰接槽(23)两端开设的铰接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外壁固定连接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铰接孔的孔壁限位压紧,使所述扭转弹簧带动所述防尘门(3)的主防尘部(31)处于主连接端口(21)位置。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余华陈小达林进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驰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