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316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腔体和夹持板,腔体内设有能够容纳传感器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位于腔体的顶端,夹持板装在腔体上,翻转夹持板后,夹持板能够与腔体的顶端扣合,以使夹持板与容纳腔能够共同夹持住插入容纳腔的传感器。

A Sensor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sensor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vity and a clamping plate.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avity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sensors. The opening of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cavity. The clamp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cavity. After turning over the clamping plate, the clamping plate can be clamped with the top of the cavity so that the clamping plate and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can be clamped together. Insert a sensor that accommodates a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大多为普通卡扣或者直接用绑扎带束在数据采集处,传感器的固定不牢固,扣合压紧时容易折断传感器,并且无法有效的隔离传感器和换热器翅片,使得换热器翅片温度对传感器所要感测的回风温度造成干扰,无法保证回风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该传感器固定装置实现传感器固定牢固、在扣合压紧时不易于折断传感器,并且有效隔绝换热器翅片温度对回风温度的干扰,保证回风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腔体和夹持板,腔体内设有能够容纳传感器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位于腔体的顶端,夹持板装在腔体上,翻转夹持板后,夹持板能够与腔体的顶端扣合,以使夹持板与容纳腔能够共同夹持住插入容纳腔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夹持传感器端部的传感器夹孔。其中,所述传感器夹孔侧边设有能够对传感器进行让位的弹性退位夹孔。其中,所述传感器夹孔与弹性退位夹孔之间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设有与传感器表面贴合的第一圆弧凹槽。其中,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向上凸伸的限位块,翻转夹持板后,限位块从传感器夹孔伸出并与连接件相对。其中,所述限位块设有与传感器表面贴合的第二圆弧凹槽,夹持板翻转后,插入容纳腔的传感器被夹持于第一圆弧凹槽和第二圆弧凹槽之间。其中,所述夹持板设有卡扣孔或卡扣,能够与腔体顶端的卡扣或卡扣孔相互扣合。其中,还包括安装在腔体上的固定卡爪,所述夹持板设有翻转卡爪,翻转夹持板,使得翻转卡爪和固定卡爪位于同一侧,翻转卡爪和固定卡爪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卡爪和翻转卡爪都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两个卡钩,两个卡钩的连接处设有圆弧槽,两个卡钩的外侧均设有缺槽,圆弧槽和缺槽均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腔体开有通孔,通孔与容纳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传感器固定装置,翻转夹持板,带动传感器伸入容纳腔内,将传感器固定在容纳腔内,将夹持板设计成开合式,翻转夹持板使其与腔体的顶端扣合,同时夹持板与容纳腔共同夹持住传感器,使得传感器的固定牢固,且在固定压紧传感器时不容易折断传感器,可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采用传感器插入腔体内的配合,能够确保传感器和换热器翅片之间的距离,有效隔绝换热器翅片的温度对回风温度的干扰,保证回风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有:腔体1,容纳腔10,限位块11,第二圆弧凹槽12,卡扣13,通孔14,固定卡爪2,圆弧槽20,缺槽21,夹持板3,翻转卡爪30,传感器夹孔31,弹性退位夹孔32,连接件33,第一圆弧凹槽34,卡扣孔35,圆弧槽36,缺槽37,连接板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如图1,腔体1的前侧装有固定卡爪2,腔体1的顶端连接夹持板3,夹持板3通过连接板4与腔体1连接,其中,连接板4为可弯曲片,连接板4连接在腔体1的后侧,夹持板3的自由端设有翻转卡爪30,固定卡爪2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卡钩,翻转卡爪30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卡钩,夹持板3转动之前,固定卡爪2的卡钩和翻转卡爪30的卡钩的延伸方向相反,通过转动连接板4带动夹持板3转动,或者直接翻转夹持板3,将夹持板3自腔体1的后侧翻转到腔体1的前侧,使得翻转卡爪30与固定卡爪2位于同一侧。传感器穿过夹持板3上的传感器夹孔31,该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夹孔31对传感器进行初步定位,传感器夹孔31后端的弹性退位夹孔32为一弹性让位空间,能够适配不同直径的传感器,当传感器的直径大于传感器夹孔31的宽度时,传感器推动连接件33,使得连接件33朝向弹性退位夹孔32方向移动,增大传感器夹孔31的宽度,连接件33设有第一圆弧凹槽34与传感器配合,更好的贴合传感器的表面,增大摩擦力。设置有弹性退位夹孔32,使得传感器固定装置可以更换不同直径的传感器,通用性强,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腔体1内设有能够容纳传感器的容纳腔10,容纳腔10的开口位于腔体1的顶端,夹持板3上的卡扣孔35与腔体1顶端的卡扣13的位置相对应,传感器夹孔31与容纳腔10的位置相对应。传感器先穿过传感器夹孔31,使得传感器夹孔31对传感器的一端进行初步定位后,翻转夹持板3,带动传感器的另一端伸入容纳腔10内,将传感器固定在容纳腔10内,以使夹持板3与容纳腔10能够共同夹持住插入容纳腔10的传感器,确保传感器离换热器翅片15mm以上。有效隔绝换热器翅片的温度对传感器所要感测的回风温度造成干扰,保证回风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腔体1的顶端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自腔体1的顶端向上凸伸,当翻转夹持板3后,限位块11自传感器夹孔31内伸出,此时连接件33与限位块11的位置相对应,传感器被连接件33与限位块11围设在其中并对传感器进行限位,防止传感器的晃动,其中,限位块11设有第二圆弧凹槽12与传感器配合,更好的贴合传感器的表面,增大摩擦力,第一圆弧凹槽34和的第二圆弧凹槽12对应设置且将传感器夹持在其中,同时,卡扣13穿过卡扣孔35将夹持板3卡紧并且也压紧传感器的尾端,实现传感器的最终固定,使得传感器固定更加牢固,将夹持板3设计成开合式,在固定压紧传感器时不容易折断传感器,可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且传感器固定装置为一体式,结构简单合理。进一步,翻转卡爪30的两个卡钩之间的圆弧槽36和该两个卡钩外侧的缺槽37、以及固定卡爪2的两个卡钩之间的圆弧槽20和该两个卡钩外侧的缺槽21均用来和换热器的冷媒管卡紧固定的,将传感器固定装置的位置固定,当换热器的冷媒管直径较大时,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换热器的冷媒管的直径在8到10mm的范围内,则夹持板3的两个卡钩位于两个相邻的换热器的冷媒管之间,两个卡钩的外侧分别与其侧边的冷媒管的表面紧密贴合,能够将夹持板3固定在换热器翅片上;当换热器的冷媒管直径较小时,在本实施例中,另一个换热器的冷媒管的直径为7mm,传感器固定装置朝向换热器的冷媒管方向移动,使得换热器的冷媒管经过圆弧槽36前的开口进入到圆弧槽36内,圆弧槽36与冷媒管的外径紧密贴合,能够将夹持板3固定在换热器翅片上。固定卡爪2的卡钩、圆弧槽20与翻转卡爪30的卡钩、圆弧槽36均为对应设置,且固定卡爪2和换热器冷媒管的卡接方式与翻转卡爪30和换热器冷媒管的卡接方式一致,故在此不赘述,通过上下排列且对应设计的翻转卡爪30和固定卡爪2,使得安装时传感器的出线方向可以多样化,且将传感器固定装置定位在换热器翅片上,安装更稳固。腔体1的外表面开有多个顺序排列的通孔14,通孔14的延伸方向与腔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方便空气从各个方向进入,增大空气进入量,且空气从通孔14进入到容纳腔10内,传感器通过进入的空气来检测外界空气的温度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夹持板,腔体内设有能够容纳传感器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位于腔体的顶端,夹持板装在腔体上,翻转夹持板后,夹持板能够与腔体的顶端扣合,以使夹持板与容纳腔能够共同夹持住插入容纳腔的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夹持板,腔体内设有能够容纳传感器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位于腔体的顶端,夹持板装在腔体上,翻转夹持板后,夹持板能够与腔体的顶端扣合,以使夹持板与容纳腔能够共同夹持住插入容纳腔的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夹持传感器端部的传感器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夹孔侧边设有能够对传感器进行让位的弹性退位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夹孔与弹性退位夹孔之间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设有与传感器表面贴合的第一圆弧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顶端设有向上凸伸的限位块,翻转夹持板后,限位块从传感器夹孔伸出并与连接件相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兵吕东建蔡锦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