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忻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及防松螺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8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及防松螺母锁,包括垫片及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垫片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斜度,内表面设有用于配合螺杆的第一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母包括凹台及第二内螺纹,所述凹台的内表面具有第二斜度,所述第二内螺纹对应于所述第一内螺纹,以配合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操作方便,制造工艺简单,且锁紧力大,螺纹之间不产生孔隙,避免防松螺母松动。

A Kind of Anti-loosening Nut Component and Anti-loosening Nut Lo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loosening nut assembly and an anti-loosening nut lock, including a gasket and a locking nut, wherein the gasket comprises a convex platform, the outer surface of which has a first inclination,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which has a first internal thread for matching the screw; the locking nut comprises a concave platform and a second internal thread,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oncave platform has a second inclination and the second internal screw. The thread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internal thread to match the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novel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large locking force, no porosity between threads, and avoiding loosening of anti-loosening n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及防松螺母锁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及防松螺母锁。
技术介绍
在实际工作中,常利用螺杆和螺母对两个以上结合部进行固定,然而当外荷载有振动、变化、材料高温蠕变的时候,会造成螺纹联接之间摩擦力减少,螺纹联接中正压力在某一瞬间消失,摩擦力为0,从而使螺纹联接松动,如果经过反复作用,螺纹联接就会松弛而失效。因此,必须进行防松,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造成事故。由此可见,防松具有两种原理:一是消除(或限制)螺纹副之间的相对运动,二是增大相对运动的难度。在现有技术中,螺纹防松有如下几种方法:1.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比如增加弹簧垫片、尼龙圈、使用对顶螺母等;2.采用专门防松元件防松,比如槽形螺母与开口销、具有带翅垫片的圆螺母、止动垫片等;3.利用粘合剂粘合防松。这三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适用范围窄且极易损坏。专利号为CN201510247155的专利文件公开了这样一种自锁防松螺母,包括主螺母和锁紧螺母,其主螺母包括主体部和锁紧部,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锁紧部相适配;其中,所述锁紧部包括外椎体以及位于所述外椎体与主体部之间的外螺杆,所述锁紧部的内螺纹与所述主体部的内螺纹连续一致;在所述外椎体与所述外螺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弧形凹槽,在所述外椎体上均匀设置8-12个轴向槽,在所述轴向槽与所述环形凹槽的结合处设置有孔隙;在所述锁紧螺母的内部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内部后端为与所述外椎体相适配的内椎体。这种防松螺母是利用锁紧部的外椎体和外螺杆外螺纹与锁紧螺母内部的内椎体和内螺纹的配合以及轴向开槽达到防松的目的。该外椎体和内椎体侧面上不具有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均为直螺纹,而直螺纹在相互配合形成螺纹副后,外螺纹受到的力向上,内螺纹受到的力向下,使得螺纹之间有孔隙产生;在锁紧时内螺纹与外螺纹受轴向单边压力,内椎体锥度也受螺纹的单向拉力而造成螺纹锁紧时有单边间隙和拉力,故在震荡情况下锁紧螺母会因间隙和螺杆向拉力而产生松动,进而造成防松螺母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及防松螺母锁,其制造工艺简单,且锁紧力大,螺纹之间不产生孔隙,避免防松螺母松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包括垫片及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垫片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斜度,内表面设有用于配合螺杆的第一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母包括凹台及第二内螺纹,所述凹台的内表面具有第二斜度,所述第二内螺纹对应于所述第一内螺纹,以配合螺杆。其中,所述第一斜度与第二斜度相同或不同。其中,所述垫片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凸台一体成型,所述底座上中心设有螺孔,螺孔内壁设有用于配合螺杆的底座内螺纹。其中,所述凸台呈月牙形,包括腰部以及对称位于腰部两侧的尾部;所述腰部及尾部外形面为一带斜度的圆弧,且所述腰部与所述螺孔同圆心。其中,所述尾部在所述螺孔上过途中止。其中,所述尾部向所述螺孔渐变收窄。其中,所述腰部及尾部的弧长总和为底座内螺纹外周长的1/36至1/2。其中,所述腰部及尾部的弧长总和为底座内螺纹外周长的1/6。其中,所述垫片的外延尺寸大于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延尺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松螺母锁,包括螺母主体,所述螺母主体内侧设有配合螺杆的螺母内螺纹,其中,还包括上述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在螺杆上进行螺纹连接时,垫片位于锁紧螺母与螺母主体之间。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螺母主体旋入螺杆后,为了防松,垫片随之旋入并固定,最后将锁紧螺母旋入锁紧,凸台与凹台相互挤压,使锁紧螺母的第二内螺纹可以与螺杆涨紧,其锁紧力大,螺纹之间不产生孔隙,可避免防松螺母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松螺母组件及防松螺母锁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垫片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类型的垫片结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垫片结构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螺母主体,11、主体螺纹;2、垫片,21、凸台,22、第一内螺纹,23、底座,24、螺孔,25、底座内螺纹,26、腰部,27、尾部,28、第一类末端,29、第二类末端;3、锁紧螺母,31、凹台,32、第二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防松螺母锁,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防松螺母锁是一种利用近似三面卡紧锁紧螺母主体的组合防松螺母锁,其具有螺母主体1,带锥形凸台21的垫片2和锁紧螺母3组合而成。螺母主体1可为一标准螺母,也可以是非标螺母,螺母主体1通过其中心内壁上的主体螺纹11可旋入螺杆中。垫片2上部有一锥形凸出部,即锥形凸台21,该凸台21只占该垫片2的一部分,正面看近似为月牙型,上小下大,形成第一斜面,凸台21内中心有第一内螺纹22,垫片2上还有与凸台21一体成型的底座23,底座23中心处也对应设有螺孔24,螺孔内壁底座内螺纹25。锁紧螺母3的下端设有同心的锥形内凹台31,该锥形内凹台31上面的中间为第二内螺纹32,该锥形内凹台31也为上小下大,形成第二斜面,其中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斜度相似或相仿,即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设计中,只需保证在相互作用(如挤压)时,可以让凸台的第一斜面对螺杆产生包裹性,即握紧力即可。具体地,该锥形内凹台31与垫片2的锥形凸台21相配合,在锁紧操作时形成近似三面收紧的弹簧夹头。其组合的方法是,在螺母主体1旋入螺杆后,先锁紧螺母主体1,再通过底座内螺纹25与第一内螺纹22旋入垫片2,最后旋入有锥形内凹台31的锁紧螺母3,使其锁紧,此时垫片的两个面和对应的锁紧螺母的一个面形成近似的三面锁紧,象弹簧夹头一样越锁越紧,此时螺母主体就会被锁紧紧固,即可实现三面卡紧锁紧螺母主体的目的。在本技术中,当螺母主体为一标准螺母时,可以不改变原有紧固件,当为非标准螺母时,螺母主体需要防松时,可向螺母主体旋入垫片,然后用带锥形内凹台的锁紧螺母紧固即可。垫片的锥形凸台从正面看只占第一内螺纹外的一部分,并且是个带曲线的近似半圆,当锁紧螺母向垫片下旋锁紧时,近似月牙形的左右面与锁紧螺母的对应面会同时收紧,形成弹簧夹头一样效果,即越锁越紧,从而使螺母主体得到防松效果,且因锁紧螺母在锁紧时的挤力与压力,使整个防松螺母更加牢固。具体地,凸台21外形呈上小下大,正面有斜度,包括腰部26以及对称位于腰部26两侧的尾部27,近似月牙形的腰部26为与螺孔24的近似同心圆弧。尾部27为向螺孔24收紧的圆弧,尾部27的第一类末端28近似月牙,并在螺孔24中心的近似对称区域近处作过途中止,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情况下,尾部27包裹整个螺孔,但其第二类末端29向螺孔方向渐变收窄,因此从正面看,尾部成明显的斜坡状,如图4及图5所示。在实际设计中,腰部26及尾部27外形面共同构成一带斜度的圆弧,其总弧长为底座内螺纹的圆外周长的1/36~1/2,优选地,其总弧长为底座内螺纹的圆外周长的1/6。经过多次设计并验证尝试时,发现当总弧长超过内螺纹的1/2周长时,在旋紧防松时,需要借助较大的外力,才能旋紧到位;当总弧长低于内螺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垫片及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垫片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斜度,内表面设有用于配合螺杆的第一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母包括凹台及第二内螺纹,所述凹台的内表面具有第二斜度,所述第二内螺纹对应于所述第一内螺纹,以配合螺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垫片及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垫片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斜度,内表面设有用于配合螺杆的第一内螺纹;所述锁紧螺母包括凹台及第二内螺纹,所述凹台的内表面具有第二斜度,所述第二内螺纹对应于所述第一内螺纹,以配合螺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度与第二斜度相同或不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凸台一体成型,所述底座上中心设有螺孔,螺孔内壁设有用于配合螺杆的底座内螺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螺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呈月牙形,包括腰部以及对称位于腰部两侧的尾部;所述腰部及尾部外形面为一带斜度的圆弧,且所述腰部与所述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忻建国乐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忻建国乐张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