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活动门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5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活动门套,由前块和后块构成;前块由外面板和榫构成,且两者之间形成“*”;后块由内面板和内底板构成,且两者之间形成“*:”,内底板有一与榫相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可适用不同厚度的墙,可调节门套的宽度,不易变形,坚固耐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套,特别是一种可调活动门套。现有的门套,安装不便而且安装时无法根据墙的宽度调节门套的宽度,拆除后无法再安装在其他厚度的墙上。如中国专利CN215944.3Y公开的一种门套,这种门套是由横截面为“]”形的左、右边框和上槛构成,左、右边框和上槛的宽度是根据墙体实际宽度制做的。这种门套安装不便而且在安装时就无法调节门套宽度,拆除后无法再安装在其他厚度的墙上。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而且可根据墙的宽度调节门套的宽度,拆除后可再安装在其他厚度的墙上的门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活动门套,涉及前块和后块,前块由外面板及固定于外面板一端的榫构成,且外面板与榫之间形成“”;后块由内面板及固定于内面板一端的内底板构成,且内面板与内底板之间形成“”,内底板有一与榫相配合的凹槽。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是,榫内侧可固定有垫板;内底板由垫板、固定在垫板外侧的垫块及固定在垫块外侧的面板构成,且三者构成凹槽。本技术在进一步的方案是,外面板和内面板都是由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连接而成;其连接是通过垂直于顶板两端斜面的定位木梢和子键,与相配合且垂直于左侧板或右侧板顶端斜面的盲孔相插接,通孔与子键对应的盲孔垂直相通,用来安母键。内底板上相对凹槽的另一侧还可嵌有胶垫。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特点;(1)安装方便,本技术由前块和后块构成,先将后块装入门洞中,在将前块插入即可。(2)可以根据墙的厚度调节门套宽度,本技术具有榫和带有凹槽的内底板,只需调节榫插入凹槽的深度就可。(3)拆除后可以再安装到不同厚度的墙上,拆除时将前块从后块拔出入即可,安装到不同厚度的墙上时,只需调节榫插入凹槽的深度就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侧板与顶板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子键和母键立体图。本技术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5所示,垂直于顶板13两端斜面的定位木梢14和子键15,与相配合且垂直于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顶端斜面的盲孔16相插连接成外面板3和内面板5,或者定位木梢14和子键15位于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上,盲孔16位于顶板13上。通孔17与子键15对应的盲孔16垂直相通,用来安母键18。顶板13两端斜面的倾角和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顶端斜面的倾角之和为90度,最好各为45度。定位木梢14为2个、子键15为1个或全部为子键15且均匀排列。如图3所示,榫4用胶固定于外面板3的内端,与外面板3构成前块1。带有凹槽7的内底板6用胶固定于内面板5的内端,与内面板5构成后块2。内底板6上相对凹槽7另一侧嵌有胶垫19以减轻关门时的冲击。还可在门套表面覆一层PVC材料。实施例2如图5所示,垂直于顶板13两端斜面的定位木梢14和子键15,与相配合且垂直于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顶端斜面的盲孔16相插连接成外面板3和内面板5;或者定位木梢14和子键15位于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上,盲孔16位于顶板13上。通孔17与子键15对应的盲孔16垂直相通,用来安母键18。顶板13两端斜面的倾角和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顶端斜面的倾角之和为90度,最好各为45度。定位木梢14为2个、子键15为1个或全部为子键15且均匀排列,如图4所示靠墙为内侧,外面板3内端有凹槽,垫板8通过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与外面板3连接再用胶进一步粘合,榫4用胶固定在垫板8外侧构成前块1。内底板6由垫板8、固定在垫板8外侧的垫块9及固定在垫块9外侧的面板10构成,且三者构成凹槽7,内面板5内端有凹槽,垫板8通过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与内面板5连接再用胶进一步粘合构成后块2,内底板6上相对凹槽7的另一侧嵌胶垫19以减轻关门时的冲击。还可在门套表面覆一层PVC材料。在安装时先将后块2装入门洞内,为进一步与墙体固定,可在内底板6上钻孔,两侧各2~3个,用螺钉钻入墙内固定。在孔上盖有装饰塑料冒。在将前块1插入就完成门套的安装。在拆除门套时,将前块1从后块2拔出,将螺钉卸下在把后块2从门洞取出就完成门套的拆除。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活动门套,涉及前块(1)和后块(2),其特征在于前块(1)由外面板(3)及固定于外面板(3)一端的榫(4)构成,且外面板(3)与榫(4)之间形成“”;后块(2)由内面板(5)及固定于内面板(5)一端的内底板(6)构成,且内面板(5)与内底板(6)之间形成“”,内底板(6)有一与榫(4)相配合的凹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活动门套,其特征在于榫(4)内侧固定有垫板(8);内底板(6)由垫板(8)、固定在垫板(8)外侧的垫块(9)及固定在垫块(9)外侧的面板(10)构成,且三者构成凹槽(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活动门套,其特征在于外面板(3)和内面板(5)都是由左侧板(11)、右侧板(12)和顶板(13)连接而成;其连接是通过垂直于顶板(13)两端斜面的定位木梢(14)和子键(15),与相配合且垂直于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顶端斜面的盲孔(16)相插接,通孔(17)与子键(15)对应的盲孔(16)垂直相通,用来安母键(1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活动门套,其特征存于内底板(6)上相对凹槽(7)的另一侧嵌有胶垫(1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活动门套,其特征在于内底板(6)上相对凹槽(7)的另一侧嵌有胶垫(19)。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活动门套,由前块和后块构成;前块由外面板和榫构成,且两者之间形成“┐”;后块由内面板和内底板构成,且两者之间形成“┌”,内底板有一与榫相配合的凹槽;本技术安装方便,可适用不同厚度的墙,可调节门套的宽度,不易变形,坚固耐用。文档编号E06B5/00GK2356124SQ9824991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杜丛贵 申请人:绵阳市豪意木业家俬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活动门套,涉及前块(1)和后块(2),其特征在于:前块(1)由外面板(3)及固定于外面板(3)一端的榫(4)构成,且外面板(3)与榫(4)之间形成“┐”;后块(2)由内面板(5)及固定于内面板(5)一端的内底板(6)构成,且内面板(5)与内底板(6)之间形成“┌”,内底板(6)有一与榫(4)相配合的凹槽(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丛贵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豪意木业傢俬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