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06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包括:可动底座,其包括底板、四个分别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四角处的竖直支杆、设置在竖直支杆上端的平置板、四个设置在底板下表面四角处的可动机构,底板上设置有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消毒箱,其设置在平置板的上表面靠近其右端的部位,消毒箱的上端铰接有可开合的箱盖,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消毒箱的上端密封连接的密封板,密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消毒凹槽,消毒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灯;烘干机构,其设置在平置板的上表面靠近其左端的部位,烘干机构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内的烘干机本体;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A special disinfector for clinical medic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disinfector for clinical medicine, which comprises a movable base, four vertical supports arrang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urface of the floor, a flat plate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support, four movable mechanisms arrang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loor, a left sliding plate and a right sliding plate arranged on the floor, and a disinfection box arranged on the flat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is close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sterilizing box, the upper end of the sterilizing box is articulated with an open li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teriliz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plate which is seal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terilizing box,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ea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terilizing groove, and the first ultraviolet lamp is arranged in the sterilizing groove; the dry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at board near the left end of the sterilizing box, and the dry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The main body of the dryer and the controller are set in the case. The special disinfector for clinical medic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not only has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but also has high popular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
技术介绍
医院里内科医生使用的手术刀分刀片和刀柄,刀片是一次性的,刀柄不是,其他的器械也不是一次性的,像手术刀、剪这一类的金属物品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因为采用该方法会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一般采取的是用戊二醛等高效消毒剂来进行消毒,用前必须要用生理盐水冲洗掉表面残留的化学消毒剂才可以使用,如果不冲洗的话会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但是现有的外壳手术刀的消毒方法中,大都是使用高温高压的处理方式,影响手术刀的韧性,缩短手术刀的使用寿命,另外也没有化学消毒试剂的清洗步骤,在进行清洗时,可能会导致二次污染,使得消毒的效率低,灭菌效果差,无法做到对手术刀进行高效全面消毒,而且对手术刀的处理量比较少,导致消毒时间久,而且消毒效果不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本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通过设置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医护人员将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分别拉出底板,可以方便地为储液箱添加消毒剂,以及方便地将消毒液收集在集液箱内待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包括:可动底座,其包括底板、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四角处的竖直支杆、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杆上端的平置板、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板下表面四角处的可动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左滑动板和右滑动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左滑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第一滑条,并且所述左滑动板的左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脚轮和左把手,所述右滑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第二滑条,并且所述右滑动板的左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脚轮和右把手,所述左滑动板上设置有集液箱,所述右滑动板上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液泵;消毒箱,其设置在所述平置板的上表面靠近其右端的部位,所述消毒箱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矩形观察窗,所述消毒箱的上端铰接有可开合的箱盖,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消毒箱的上端密封连接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消毒凹槽,所述消毒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灯,其槽口设置有防水板,所述箱盖上表面还设置有贯通至所述密封板下表面的第一贯通孔,所述消毒箱左内侧壁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消毒箱的内底部呈斜坡状,并设置有用于放置内科手术刀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防护网罩,所述消毒箱的后侧壁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消毒箱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和电动阀,所述进水孔通过输液管与所述液泵连接,所述电动阀通过排水管与所述集液箱连通;烘干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平置板的上表面靠近其左端的部位,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烘干机本体,所述机箱的内侧壁设置有吸声层,所述机箱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上设置有空气净化机构,所述烘干机本体的出风端通过风管与所述第一贯通孔连接;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消毒箱的右侧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泵、所述第一紫外灯、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电动阀以及所述烘干机本体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密封板的四周侧壁设置有贯通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液孔,所述加液孔内设置有加液封堵塞,所述加液箱的侧壁设置有竖直条形观察窗。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贯通孔连接的净化管、设置在所述净化管内的第二紫外灯和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光催化剂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管远离所述机箱的一端的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二紫外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操作面板,其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液泵、所述第一紫外灯、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电动阀、所述烘干机本体以及所述第二紫外灯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可动机构包括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下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下表面的垫脚和可动轮。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可动轮设为万向轮;所述垫脚通过螺杆与所述横板螺纹连接,所述横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上端穿出所述螺纹孔并且设置有底把手。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接内科手术刀的U型卡口,所述U型卡口内设置有弹性卡层。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输液管、所述排水管以及所述风管均由波纹管制成。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左滑动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右滑动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本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便于移动,适应性强。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通过在消毒箱内设置的超声波发生装置,超声波发生装置在消毒箱内的消毒剂中产生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对手术刀进行清洗消毒,可将手术刀上的污物清洗掉;并通过设置的第一紫外灯对手术刀进一步地照射消毒,消毒效果好;手术刀消毒后,还可以通过设置的烘干机构快速的进行烘干,避免水分残留在手术刀上;降低手术刀的消毒处理时间,提高消毒效率,没有采用高温高压的环境,不会对手术刀的韧性造成损伤,不影响手术刀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通过在烘干机箱上设置有空气净化机构,空气净化机构可以对进入烘干机箱内的空气进行净化,通过净化管内的活性炭过滤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通过第二紫外灯和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的光催化剂孔板可以对空气进行杀菌,避免烘干过程对手术刀造成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中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中空气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中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板;2-竖直支杆;3-平置板;4-左滑动板;5-右滑动板;6-滑槽;7-第一滑条;8-第一脚轮;9-左把手;10-第二滑条;11-第二脚轮;12-右把手;13-集液箱;14-储液箱;15-液泵;16-消毒箱;17-箱盖;18-密封板;19-消毒凹槽;20-第一紫外灯;21-防水板;22-第一贯通孔;23-超声波发生装置;24-支座;25-防护网罩;26-进水孔;27-排水孔;28-电动阀;29-矩形观察窗;30-输液管;31-排水管;32-机箱;33-烘干机本体;34-吸声层;35-第二贯通孔;36-风管;37-控制器;38-环形凹槽;39-密封圈;40-加液封堵塞;41-竖直条形观察窗;42-净化管;43-第二紫外灯;44-光催化剂孔板;45-活性炭过滤层;46-操作面板;47-微处理器;48-支撑立柱;49-横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底座,其包括底板(1)、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四角处的竖直支杆(2)、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杆(2)上端的平置板(3)、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表面四角处的可动机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左滑动板(4)和右滑动板(5),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滑槽(6),所述左滑动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6)相对应的第一滑条(7),并且所述左滑动板(4)的左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脚轮(8)和左把手(9),所述右滑动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6)相对应的第二滑条(10),并且所述右滑动板(5)的左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脚轮(11)和右把手(12),所述左滑动板(4)上设置有集液箱(13),所述右滑动板(5)上设置有储液箱(14),所述储液箱(14)内设置有液泵(15);消毒箱(16),其设置在所述平置板(3)的上表面靠近其右端的部位,所述消毒箱(16)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矩形观察窗(29),所述消毒箱(16)的上端铰接有可开合的箱盖(17),所述箱盖(17)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消毒箱(16)的上端密封连接的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的下表面设置有消毒凹槽(19),所述消毒凹槽(19)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灯(20),其槽口设置有防水板(21),所述箱盖(17)上表面还设置有贯通至所述密封板(18)下表面的第一贯通孔(22),所述消毒箱(16)左内侧壁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23),所述消毒箱(16)的内底部呈斜坡状,并设置有用于放置内科手术刀的支座(24),所述支座(24)上设置有防护网罩(25),所述消毒箱(16)的后侧壁设置有进水孔(26),所述消毒箱(16)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27)和电动阀(28),所述进水孔(26)通过输液管(30)与所述液泵(15)连接,所述电动阀(28)通过排水管(31)与所述集液箱(13)连通;烘干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平置板(1)的上表面靠近其左端的部位,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机箱(32)和设置在所述机箱(32)内的烘干机本体(33),所述机箱(32)的内侧壁设置有吸声层(34),所述机箱(32)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二贯通孔(35),所述第二贯通孔(35)上设置有空气净化机构,所述烘干机本体(33)的出风端通过风管(36)与所述第一贯通孔(22)连接;控制器(37),其设置在所述消毒箱(16)的右侧壁,所述控制器(37)分别与所述液泵(15)、所述第一紫外灯(20)、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23)、所述电动阀(28)以及所述烘干机本体(3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内科专用的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底座,其包括底板(1)、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四角处的竖直支杆(2)、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杆(2)上端的平置板(3)、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板(1)下表面四角处的可动机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左滑动板(4)和右滑动板(5),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滑槽(6),所述左滑动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6)相对应的第一滑条(7),并且所述左滑动板(4)的左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脚轮(8)和左把手(9),所述右滑动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6)相对应的第二滑条(10),并且所述右滑动板(5)的左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脚轮(11)和右把手(12),所述左滑动板(4)上设置有集液箱(13),所述右滑动板(5)上设置有储液箱(14),所述储液箱(14)内设置有液泵(15);消毒箱(16),其设置在所述平置板(3)的上表面靠近其右端的部位,所述消毒箱(16)的前侧壁上部设置有矩形观察窗(29),所述消毒箱(16)的上端铰接有可开合的箱盖(17),所述箱盖(17)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消毒箱(16)的上端密封连接的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的下表面设置有消毒凹槽(19),所述消毒凹槽(19)内设置有第一紫外灯(20),其槽口设置有防水板(21),所述箱盖(17)上表面还设置有贯通至所述密封板(18)下表面的第一贯通孔(22),所述消毒箱(16)左内侧壁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23),所述消毒箱(16)的内底部呈斜坡状,并设置有用于放置内科手术刀的支座(24),所述支座(24)上设置有防护网罩(25),所述消毒箱(16)的后侧壁设置有进水孔(26),所述消毒箱(16)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27)和电动阀(28),所述进水孔(26)通过输液管(30)与所述液泵(15)连接,所述电动阀(28)通过排水管(31)与所述集液箱(13)连通;烘干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平置板(1)的上表面靠近其左端的部位,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机箱(32)和设置在所述机箱(32)内的烘干机本体(33),所述机箱(32)的内侧壁设置有吸声层(34),所述机箱(32)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二贯通孔(35),所述第二贯通孔(35)上设置有空气净化机构,所述烘干机本体(33)的出风端通过风管(36)与所述第一贯通孔(22)连接;控制器(37),其设置在所述消毒箱(16)的右侧壁,所述控制器(37)分别与所述液泵(15)、所述第一紫外灯(20)、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23)、所述电动阀(28)以及所述烘干机本体(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平佘兰曹海宁李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