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熨斗行走系统、自动熨烫蒸汽熨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284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熨斗行走系统,通过采用蒸汽熨斗行走系统使蒸汽熨斗具备行走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自动熨烫蒸汽熨斗,设置动力源和行走机构使得蒸汽熨斗在熨烫时能够自动行走,蒸汽熨斗实现自动熨烫,减少使用者体力的消耗。

Steam iron walking system, automatic ironing steam ir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am iron walking system, which enables the steam iron to walk by adopting the steam iron walk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automatic ironing steam iron. A power source and a walking mechanism are provided to enable the steam iron to move automatically when ironing. The steam iron realizes automatic ironing and reduces the consumption of physical energy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熨斗行走系统、自动熨烫蒸汽熨斗
本技术涉及行走系统、蒸汽熨斗,特别是涉及蒸汽熨斗行走系统和自动熨烫蒸汽熨斗。
技术介绍
熨烫能将织造物塑造成特定的形状、弧度及预缩,能消除皱痕平整面料,在高温作用下丝线更容易折射出丝质光泽使得熨烫后的织造物更艳丽。熨烫时采用蒸汽熨斗在织物的熨烫面上进行压整、拉扯等熨烫方式。在采用蒸汽熨斗熨烫时为了保证织物的均匀度,要求熨烫力度均匀,传统的蒸汽熨斗采用人工腕力控制熨烫力度,不仅容易消耗人工的体力,随着体力的消耗,通过人工腕力控制的熨烫力度波动也会增大,最后影响出产织物的均匀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蒸汽熨斗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蒸汽熨斗行走系统,使蒸汽熨斗具备行走的功能;本技术还提供了自动熨烫蒸汽熨斗,使蒸汽熨斗实现自动熨烫,减少使用者体力的消耗。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蒸汽熨斗行走系统。蒸汽熨斗行走系统,包括动力源,以及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采用滚动、滑动或悬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运动方式的行走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采用蒸汽供应系统或采用高压空气供应系统或采用电机;或者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传动部及行走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叶轮、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行走部;或者所述传动部还包括封闭所述叶轮的密封壳和换向阀,所述密封壳对应所述叶轮径向方向的两侧壳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气管口和第二气管口;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连接同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有进口孔、出口孔、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所述进口孔和所述出口孔均连接所述动力源,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本技术还提供了自动熨烫蒸汽熨斗。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包括设有蒸汽腔的熨斗本体,所述蒸汽腔至少部分腔壁形成熨烫部,所述熨烫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蒸汽腔的通孔,所述熨斗本体上设有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动力源,以及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固设于所述熨斗本体上,所述行走机构采用滚动、滑动或悬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运动方式的行走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传动部及行走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叶轮、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蜗轮,所述叶轮、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熨烫本体上;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转动设置于所述熨斗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行走部包括成对设于所述熨斗本体底部的滚轮,各所述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熨斗本体上,各所述滚轮的底边缘与所述熨烫部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底边缘与所述熨烫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所述滚轮的底边缘凸出所述熨烫部;所述滚轮的滚动面为光滑曲面,或所述滚轮的滚动面布置有条纹和/或凸粒和/或毛刷。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还包括封闭所述叶轮的密封壳和换向阀,所述密封壳对应所述叶轮径向方向的两侧壳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气管口和第二气管口,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连接同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有进口孔、出口孔、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所述进口孔和所述出口孔均连接所述动力源,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进一步地,所述熨斗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通过螺钉紧固件配合安装;所述座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所述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底面腔壁形成所述熨烫部;或者所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蒸汽腔由上至下分隔为蒸汽储存腔和蒸汽释放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储存腔和所述蒸汽释放腔的连接孔,所述盖体设置有压力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螺杆和止压块,所述螺杆螺装于所述盖体对应所述连接孔处,所述螺杆由所述盖体的外侧面贯穿至所述蒸汽储存腔,所述螺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止压块,所述止压块的下端面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面。进一步地,所述熨斗本体顶部竖直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旋转轴与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相平行。或者所述行走部包括成对设于所述熨斗本体底部的滚轮,各所述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熨斗本体上,各所述滚轮的底边缘与所述熨烫部相平行;或者所述滚轮的底边缘与所述熨烫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所述滚轮的底边缘凸出所述熨烫部;所述滚轮的滚动面为光滑曲面,或所述滚轮的滚动面布置有条纹和/或凸粒和/或毛刷。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还包括封闭所述叶轮的密封壳和换向阀,所述密封壳对应所述叶轮径向方向的两侧壳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气管口和第二气管口,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连接同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有进口孔、出口孔、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所述进口孔和所述出口孔均连接所述动力源,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进一步地,所述熨斗本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通过螺钉紧固件配合安装;所述座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所述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底面腔壁形成所述熨烫部;或者所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蒸汽腔由上至下分隔为蒸汽储存腔和蒸汽释放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蒸汽储存腔和所述蒸汽释放腔的连接孔,所述盖体设置有压力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螺杆和止压块,所述螺杆螺装于所述盖体对应所述连接孔处,所述螺杆由所述盖体的外侧面贯穿至所述蒸汽储存腔,所述螺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止压块,所述止压块的下端面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面。进一步地,所述熨斗本体顶部竖直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旋转轴与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相平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蒸汽熨斗行走系统,通过采用蒸汽熨斗行走系统使蒸汽熨斗具备行走的功能。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设置动力源和行走机构使得蒸汽熨斗在熨烫时能够自动行走,使蒸汽熨斗实现自动熨烫,减少使用者体力的消耗。附图说明蒸汽熨斗行走系统:图1为本技术蒸汽熨斗行走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蒸汽熨斗行走系统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蒸汽熨斗行走系统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叶轮1蜗杆2蜗轮3密封壳4第一气管口5第二气管口6换向阀7进口孔71出口孔72第一工作孔73第二工作孔74张紧轮8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图4为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图5所示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的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自动熨烫蒸汽熨斗的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进气口1排气口2熨斗本体3蒸汽腔31蒸汽储存腔311蒸汽释放腔312熨烫部32座体33隔板331盖体34滚轮4传动部5叶轮51蜗杆52蜗轮53密封壳54第一气管口55第二气管口56换向阀57进口孔571出口孔572第一工作孔573第二工作孔574张紧轮58压力开关6螺杆61垫片62止压块63立杆7手柄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蒸汽熨斗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以及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采用滚动、滑动或悬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运动方式的行走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熨斗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以及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采用滚动、滑动或悬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运动方式的行走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斗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采用蒸汽供应系统或采用高压空气供应系统或采用电机;或者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传动部及行走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叶轮、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行走部;或者所述传动部还包括封闭所述叶轮的密封壳和换向阀,所述密封壳对应所述叶轮径向方向的两侧壳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气管口和第二气管口;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连接同一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有进口孔、出口孔、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所述进口孔和所述出口孔均连接所述动力源,第一工作孔和第二工作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口和所述第二气管口。3.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包括设有蒸汽腔的熨斗本体,所述蒸汽腔至少部分腔壁形成熨烫部,所述熨烫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蒸汽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斗本体上设有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动力源,以及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固设于所述熨斗本体上,所述行走机构采用滚动、滑动或悬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运动方式的行走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传动部及行走部,所述传动部包括由所述动力源驱动的叶轮、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蜗轮,所述叶轮、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熨烫本体上;所述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转动设置于所述熨斗本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熨烫蒸汽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包括成对设于所述熨斗本体底部的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升臧兆建田杰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