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279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设备构成简单,占地面积小的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以解决构成复杂,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它包括中和装置和压滤装置,中和装置包括加药筒、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加药筒通过第一出料管、第一提升泵、三通阀一、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分别与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连通;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通过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三通阀二、第三进水管和第二提升泵与污水池连通;并通过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三通阀三、第三出水管和气动隔膜泵与压滤装置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

Automatic Circulating Drug Feed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irculating dosing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n automatic circulating dosing system with simple equipment composition and small occupancy area,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composition and large occupancy area.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of the system are as follows: it includes a neutralizing device and a pressure filter device, and a neutralizing device includes a dosing cartridge, a first neutralizing cartridge and a filter The second neutralizing cylinder; the charging cartrid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neutralizing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neutralizing cylinder through the first discharge pipe, the first lifting pump, the three-way valve, the first feeding pipe and the second feeding pip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and second neutralizing barre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wage tank through the first intake pipe, the second intake pipe, the third intake pipe and the second lifting pump; and the sewage tank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outlet pipe, the second outlet pipe. The water pipe, the three-way valve, the third outlet pipe and the pneumatic diaphragm pump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filt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酸性废水是pH值小于6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冶金、金属加工、石油化工、化纤、电镀等企业排放的废水。酸碱废水进入水体会破坏自然中和作用,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体自净功能下降。酸碱废水渗入土壤,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水体酸性化还会对船舶、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物造成损害。公告号为CN20108287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酸性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内铺设有第一空气输入管网,接触氧化池通过管路与絮凝池相连,絮凝池内铺设有第二空气输入管网,絮凝池通过管路与斜管沉降池相连,斜管沉降池通过管路与杀菌池相连,杀菌池内铺设有第三空气输入管网,杀菌池通过管路与多介质过滤器相连,多介质过滤器通过管路与第一水箱相连,第一水箱通过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相连,活性炭过滤器通过管路与第二水箱相连,第二水箱通过管路与袋式过滤器相连,第一空气输入管网、第二空气输入管网和第三空气输入管网分别通过管路与风机相连。这种酸性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虽然能够经济、有效的大量处理化工业排放的酸性污水,但是该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构成复杂繁多,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具有设备构成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包括中和装置和与中和装置连通的压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和装置包括置于地面的加药筒、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所述加药筒下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连通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出料管远离加药筒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一,所述三通阀一的另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分别与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连通;所述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上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远离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二,所述三通阀二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提升泵且与污水池连通;所述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的下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远离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三,所述三通阀三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上连通有气动隔膜泵且与压滤装置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性废水在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内中和,之后通过压滤装置进行压滤处理。中和装置和压滤装置共同作用能够经济、有效地处理酸性污水,而且设备构成简单,占地面积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和筒和第二中和筒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和筒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安装套筒以及与安装套筒同轴设置的搅拌环;所述第一中和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筒体中部且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筒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筒与搅拌环形成的环形区域中设有若干搅拌叶片;若干所述搅拌叶片沿安装套筒外壁圆周阵列且倾斜设置,所述搅拌叶片的一端与安装套筒固定,另一端与搅拌环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转动能够带动搅拌叶片对酸性废水进行搅拌,搅拌叶片的倾斜设置能够增大搅拌时与酸性废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且能够增强酸性废水轴向上的扰动,使筒体内部的酸性废水能够循环搅拌,从而提高了酸性废水的中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环外侧圆周阵列有若干倾斜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倾斜方向与搅拌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组件转动时搅拌桨也会同时对酸性废水进行搅拌,且搅拌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搅拌桨的倾斜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加了酸性废水搅拌时的扰动程度,从而使酸性废水和碱液混合更加充分。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环上方设有环形的搅拌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组件转动时搅拌框也会同时对酸性废水进行搅拌,搅拌框能够进一步增强筒体内靠近筒体内壁的酸性废水的横向扰动,使筒体内的酸性废水能够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了酸性废水的中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框外侧关于搅拌轴对称设有刮板,所述刮板远离搅拌框的一侧与第一中和筒的内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一侧与第一中和筒的内壁抵触,刮板随着搅拌框一起转动时使第一中和筒的内壁不易结垢。同时刮板转动进一步增加了酸性废水搅拌时的扰动程度,从而使酸性废水和碱液混合更加充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和筒内壁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中和筒液位达到上侧一定高度时,第一液位感应器感应到后,三通阀二停止向第一中和筒内加酸性废水。当第一中和筒液位达到下侧一定高度时,第二液位感应器感应到后,三通阀二开始向第一中和筒内加酸性废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和筒内设有pH探测器,所述pH探测器的探头位于第一中和筒中的液面之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根据pH探测器显示的pH值,启停三通阀一,控制第一中和筒内的碱液的加入量,从而提高酸性废水的中和效果,并且不会造成碱液的浪费。进一步的,所述压滤装置包括机架、油压缸和推板;所述机架上依次挂设有若干中空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外侧设有过滤布,所述过滤板的竖截面为工字型,若干所述过滤板上均开设有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形成过水通道,相邻所述过滤板之间形成滤饼腔,每个所述过滤板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滤饼腔内且不与通孔重合,每个所述过滤板下侧设有出水阀;所述油压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油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与机架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压缸工作,使活塞杆伸出,带动推板向前运动,从而使过滤板相互挤压至相邻过滤板之间相互密封,使压滤装置保持过滤所需状态。将中和后的酸性废水进入滤饼腔,经滤饼腔相对两侧的过滤布进行过滤后,通过过滤板下方的进水口流入中空的过滤板内部空腔,之后过滤后的废水从出水阀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位于推板的移动轨迹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性废水压滤后,活塞杆回缩,带动推板向远离过滤板的方向运动,直至推板与行程开关抵触,行程开关感应活塞杆停止运动。行程开关使推板不会一直向后运动,从而使推板不会与油压缸碰撞,保护油压缸不受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中和装置和压滤装置的设置,经济、有效地处理酸性污水,而且设备构成简单,占地面积小;2.通过搅拌组件、电机、搅拌叶片、搅拌桨和刮板的设置,增加了酸性废水搅拌时的扰动程度,从而使酸性废水和碱液混合更加充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中和装置和压滤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搅拌环、安装套筒、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机架、行程开关和过滤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过水通道和进水口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中和装置;11、加药筒;111、第一出料管;112、第一提升泵;113、三通阀一;114、第一进料管;115、第二进料管;12、第一中和筒;121、第一进水管;122、三通阀二;123、第三进水管;124、第二提升泵;125、第一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包括中和装置(1)和与中和装置(1)连通的压滤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中和装置(1)包括置于地面的加药筒(11)、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所述加药筒(11)下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111),所述第一出料管(111)连通有第一提升泵(112),所述第一出料管(111)远离加药筒(11)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一(113),所述三通阀一(113)的另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料管(114)和第二进料管(115),所述第一进料管(114)和第二进料管(115)分别与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连通;所述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上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水管(121)和第二进水管(131),所述第一进水管(121)和第二进水管(131)远离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二(122),所述三通阀二(12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三进水管(123),所述第三进水管(123)上设有第二提升泵(124)且与污水池(4)连通;所述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下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25)和第二出水管(133),第一出水管(125)和第二出水管(133)远离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三(132),所述三通阀三(13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三出水管(134),所述第三出水管(134)上连通有气动隔膜泵(135)且与压滤装置(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包括中和装置(1)和与中和装置(1)连通的压滤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中和装置(1)包括置于地面的加药筒(11)、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所述加药筒(11)下侧连通有第一出料管(111),所述第一出料管(111)连通有第一提升泵(112),所述第一出料管(111)远离加药筒(11)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一(113),所述三通阀一(113)的另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料管(114)和第二进料管(115),所述第一进料管(114)和第二进料管(115)分别与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连通;所述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上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水管(121)和第二进水管(131),所述第一进水管(121)和第二进水管(131)远离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二(122),所述三通阀二(12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三进水管(123),所述第三进水管(123)上设有第二提升泵(124)且与污水池(4)连通;所述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下侧分别连通有第一出水管(125)和第二出水管(133),第一出水管(125)和第二出水管(133)远离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三(132),所述三通阀三(13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三出水管(134),所述第三出水管(134)上连通有气动隔膜泵(135)且与压滤装置(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循环加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中和筒(12)和第二中和筒(1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和筒(12)上设有搅拌组件(3),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搅拌轴(31)、安装套筒(32)以及与安装套筒(32)同轴设置的搅拌环(33);所述第一中和筒(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4),所述电机(34)的转子与搅拌轴(3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31)位于筒体中部且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筒(32)与搅拌轴(3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筒(32)与搅拌环(33)形成的环形区域中设有若干搅拌叶片(35);若干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沃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