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雄专利>正文

紧固件旋拧多功能转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53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固件旋拧多功能转换头,属于五金工具。它包括套筒状的本体,该本体的外表面(1)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外表面(1‑1)和右段外表面(1‑2)构成,该本体的内表面(2)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内表面(2‑1)和右段内表面(2‑2)构成;左段外表面(1‑1)以及右段外表面(1‑2)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六角形、或十二角形、或十二齿形结构,左段内表面(2‑1)以及右段内表面(2‑2)为内四边形、或内六边形、或内六角形、或内十二角形、或内十二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与多种施力工具配套使用,而且通过搭配组合即可对不同规格、形状的紧固件进行旋拧;是一种用于旋拧紧固件的五金工具。

Multi-function switching head for fasten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switching head for screwing fasteners, which belongs to a hardware tool. It consists of a sleeve-like body whose outer surface (1) consists of a left outer surface (1) and a right outer surface (1) distributed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The inner surface (2) of the body consists of a left inner surface (2 1) and a right inner surface (2 2) distributed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The left outer surface (1 1) and the right outer surface (1 2) are quadrilateral or hexagonal.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eft segment (2 1)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ight segment (2 2) are inner quadrilateral, or inner hexagonal, or inner dodecagonal, or inner dodecadent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be matched with a variety of force applying tools, but also can screw fastener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and shapes by matching and combin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a hardware tool for screwing faste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固件旋拧多功能转换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套筒,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拧紧固件的转换元件;属于五金工具。
技术介绍
扳手套筒是用于旋拧紧固件的专用工具。目前广泛使用扳手套筒的内表面通常为内六边形、或内六角形、或内十二齿形结构,其外表面采用圆柱形结构。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也存在以下缺陷。1)只能使用与之配套的套杆手柄进行旋拧,套杆手柄一旦丢失便不能使用;2)只能旋拧带有外棱边的螺母或螺栓头,无法旋拧内六角螺栓;3)一支套筒只能对应一种形状和(或)一种尺寸的紧固件,因此需要配备若干尺寸序列的套筒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制造成本高;4)无法套入安装在管路中的管接头,因此不能旋拧安装在管路中的管接头等紧固件;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紧固件旋拧多功能转换头;本技术不仅能够与多种施力工具配套使用,而且通过搭配组合即可对不同规格、形状的紧固件进行旋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套筒状的本体,该本体的外表面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外表面和右段外表面构成,该本体的内表面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内表面和右段内表面构成;左段外表面以及右段外表面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六角形、或十二角形、或十二齿形结构,左段内表面以及右段内表面为内四边形、或内六边形、或内六角形、或内十二角形、或内十二齿形结构。本体的筒壁上有沿轴线方向开设的缺口;在本体的两对应筒壁上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套筒的基础上对其内外表面进行改进,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将原来的外圆柱面改为了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六角形、或十二角形、或十二齿形等具有棱边的几何结构,因此只需通过相互套接的方式、利用一种施力工具(如梅花扳手、固定扳手、活动扳手、套筒专用扳手、内六角扳手、施力杆等)即可实现紧固件旋拧;2)由于采用了具有棱边的多边形外表面,因此无需内六角扳手(利用通用扳手如活动扳手)也能实现内六角螺栓的旋拧;3)由于在套筒本体的筒壁上设置有C字形的开口,因此能够使安装在管路中的管接头嵌入本技术,然后通过活动扳手即可对管接头进行旋拧调节;4)将多个本技术相互套接还可起到延长套筒本体的作用,即便在空间狭小的场合也能实现紧固件旋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旋转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外表面1、左段外表面1-1、右段外表面1-2、内表面2、左段内表面2-1、右段内表面2-2、通孔3、开口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体呈套筒状结构,该本体的外表面1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外表面1-1和右段外表面1-2构成,该本体的内表面2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内表面2-1和右段内表面2-2构成;左段外表面1-1以及右段外表面1-2可以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六角形、或十二角形、或十二齿形五种结构之一,左段内表面2-1以及右段内表面2-2可以为内四边形、或内六边形、或内六角形、或内十二角形、或内十二齿形五种结构之一。实施例1如图1所示:当左段外表面1-1与右段外表面1-2结构相同时(如均为六边形结构),则所述本体的外表面1即为上述五种结构之一(如六边形结构)。实施例2如图2~4所示:当左段外表面1-1与右段外表面1-2结构不相同时(如左段外表面1-1为六角形结构、右段外表面1-2为十二角型结构),则所述本体的外表面1即为上述五种结构中两种结构的复合结构。实施例3如图1所示:当左段内表面2-1与右段内表面2-2结构相同时(如均为内六边形结构),则所述本体的内表面2即为上述五种结构之一(如内六边形结构)。实施例4如图2~4所示:当左段内表面2-1与右段内表面2-2结构不相同时(如左段内表面2-1为内十二齿形结构、右段内表面2-2为内六边形结构),则所述本体的内表面2即为上述五种结构中两种结构的复合结构。实施例5为了能够旋拧安装在管路中的紧固件(如管接头),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在本体的筒壁上有沿轴线方向开设的缺口4。实施例6为了确保在没有扳手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本技术旋拧紧固件,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在本体的两对应筒壁上开设有可供施力杆穿过的通孔3。显然,本技术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不同几何形状的内、外表面之间可组合得到百余种不同结构的本技术;多个本技术的灵活搭配组合,即可对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紧固件进行旋拧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固件旋拧多功能转换头,包括套筒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外表面(1)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外表面(1‑1)和右段外表面(1‑2)构成,该本体的内表面(2)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内表面(2‑1)和右段内表面(2‑2)构成;左段外表面(1‑1)以及右段外表面(1‑2)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六角形、或十二角形、或十二齿形结构,左段内表面(2‑1)以及右段内表面(2‑2)为内四边形、或内六边形、或内六角形、或内十二角形、或内十二齿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固件旋拧多功能转换头,包括套筒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外表面(1)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外表面(1-1)和右段外表面(1-2)构成,该本体的内表面(2)由沿轴线方向分布的左段内表面(2-1)和右段内表面(2-2)构成;左段外表面(1-1)以及右段外表面(1-2)为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六角形、或十二角形、或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