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181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52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包括杯体,杯体上设有“U”形的把手,所述的把手中设有把手腔,所述的把手腔为“L”形空腔,把手腔的竖直段设置在把手的竖直段中,把手腔的水平段设置在把手的下水平段中,把手腔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把手腔的下端与杯体内腔连通,在把手腔与杯体内腔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滤网。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实现茶水与茶叶的分离,从而达到更方便的饮茶目的。

A tea cup with filtering function

A tea cup with filtering function includes a cup body and a U-shaped handle. The handl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handle body. The handle cavity is an L-shaped cavity.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handl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handle,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handl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handle, the upper end of the handl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handl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up. A filter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between the handle cavity and the cup body cavity. The abov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and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tea and tea, so as to achieve more convenient tea drinking purp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杯,特别是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杯结构单一,在泡茶时,茶叶由于漂浮在茶水中,饮用时很容易连茶水带茶叶一同饮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能够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实现茶水与茶叶的分离,从而达到更方便的饮茶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包括杯体,杯体上设有“U”形的把手,所述的把手中设有把手腔,所述的把手腔为“L”形空腔,把手腔的竖直段设置在把手的竖直段中,把手腔的水平段设置在把手的下水平段中,把手腔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把手腔的下端与杯体内腔连通,在把手腔与杯体内腔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滤网。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把手腔的上端设有第一盖体,所述的第一盖体上设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的把手腔靠近上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段,第一盖体通过第一螺纹柱与第一内螺纹段固定设置在把手腔上端开口处。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把手腔在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位置上设有竖直朝下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有第二盖体。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盖体上设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的开口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段,第二盖体通过第二螺纹柱与第二内螺纹段固定设置在开口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茶叶放置在把手部分,并通过滤网实现茶叶与饮用茶水部分的分隔,能够有效避免饮茶过程中,茶叶进入饮用者口中;(2)茶杯在使用之后,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冲洗,不会发生茶叶沾附在把手腔内壁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把手腔上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把手腔竖直段下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杯体在清洗时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中:杯体1,把手2,把手腔3,滤网4,第一盖体5,第一螺纹柱6,第一内螺纹段7,第二盖体5’,第二螺纹柱6’,第二内螺纹段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中,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包括杯体1,杯体1上设有“U”形的把手2,所述的把手2中设有把手腔3,所述的把手腔3为“L”形空腔,把手腔3的竖直段设置在把手2的竖直段中,把手腔3的水平段设置在把手2的下水平段中,把手腔3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把手腔3的下端与杯体1内腔连通,在把手腔3与杯体1内腔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滤网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把手腔3的上端设有第一盖体5,所述的第一盖体5上设有第一螺纹柱6,所述的把手腔3靠近上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段7,第一盖体5通过第一螺纹柱6与第一内螺纹段7固定设置在把手腔3上端开口处。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把手腔3在竖直段与水平段相交位置上设有竖直朝下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有第二盖体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盖体5’上设有第二螺纹柱6’,所述的开口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段7’,第二盖体5’通过第二螺纹柱6’与第二内螺纹段7’固定设置在开口处。使用时,旋转第一盖体5,使第一盖体5与把手2分离,然后将茶叶添加至把手腔3中,然后盖上第一盖体5并拧紧,向杯体1内添加热水,热水穿过滤网4进入把手腔3中,把手腔3内的茶叶被浸泡,但无法进入杯体1中,因此饮用者可以直接饮用茶水而不必担心茶叶入口的问题;使用之后,倒掉杯体1中剩余的茶水,然后通过旋转将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5’均卸下,卸下第一盖体5和第二盖体5’之后,以如图5所示拿持杯体1,然后分别向杯体1、把手腔3上端冲水,使水流进入把手腔3中冲出把手腔3中的茶叶残留即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茶叶放置在把手部分,并通过滤网实现茶叶与饮用茶水部分的分隔,能够有效避免饮茶过程中,茶叶进入饮用者口中;茶杯在使用之后,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冲洗,不会发生茶叶沾附在把手腔内壁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是:杯体(1)上设有“U”形的把手(2),所述的把手(2)中设有把手腔(3),所述的把手腔(3)为“L”形空腔,把手腔(3)的竖直段设置在把手(2)的竖直段中,把手腔(3)的水平段设置在把手(2)的下水平段中,把手腔(3)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把手腔(3)的下端与杯体(1)内腔连通,在把手腔(3)与杯体(1)内腔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滤网(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包括杯体(1),其特征是:杯体(1)上设有“U”形的把手(2),所述的把手(2)中设有把手腔(3),所述的把手腔(3)为“L”形空腔,把手腔(3)的竖直段设置在把手(2)的竖直段中,把手腔(3)的水平段设置在把手(2)的下水平段中,把手腔(3)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把手腔(3)的下端与杯体(1)内腔连通,在把手腔(3)与杯体(1)内腔的连接位置上设有滤网(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腔(3)的上端设有第一盖体(5),所述的第一盖体(5)上设有第一螺纹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