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踝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13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踝用具,包括第一套体、第二套体与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容纳足弓,第二套体容纳小腿,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套体的靠近足弓外侧与第二套体靠近外踝处,起到限制踝关节的内翻的作用,降低了踝关节的内翻损伤的机率。

An ankle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kle protect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ody, a second body and a connecting belt.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bel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The first body contains an arch of foot, the second body contains a leg,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bel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body near the arch of foot and the second body near the outer ankle to limit the inner part of the ankle joint. The effect of varus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varus injury of ankl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踝用具
本技术属于防护用具
,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一种护踝用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更加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户外运动,如:足球、篮球、跑步等等,在一些对抗性比较激烈的运动中,人体需要巨大的能量去完成某些碰撞或者动作,经常发生因为自身动作不协调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踝关节扭伤,该扭伤以内翻扭伤常见。发生扭伤后,踝关节韧带损伤,若不经系统治疗,则导致后期韧带松弛,踝关节不稳。踝关节是由胫骨远端、内外踝、距骨滑车构成的屈戍关节,能做背伸、跖屈运动。踝关节由关节囊保护,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侧副韧带保护,内侧为三角韧带,包括胫距韧带、胫跟韧带、胫舟韧带,外侧为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临床上最常见的踝关节韧带扭伤是距腓前韧带,其次是跟腓韧带,他们的损伤最常见于踝跖屈、内翻时摔倒着地。踝关节内翻扭伤会导致外侧韧带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外侧韧带容易造成损伤的原因:1.外踝比内踝约长1cm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较细密而强韧。因此,足的内翻活动可能性比外翻活动大。2.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宽的距骨体进入叉状关节窝,踝关节较稳定。3.足趾前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叉状关节窝,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活动,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踝关节的扭伤以内翻损伤多见,外翻损伤非常少见,而目前市面上未见专门针对内翻进行限制的护踝。常见的护踝以整体防护为主,没有针对性,其保护效果一般,且过多的防护导致踝关节的活动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护踝用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踝用具,包括用于容纳足弓的第一套体、用于容纳腿部内外踝的第二套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的连接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体为扁筒状的具有弹性的套体,由平面型的底垫和拱形上垫围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体为一端小另一端大的圆筒状的具有弹性的套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的厚度为2~4cm,所述连接带的厚度为2~3cm。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垫中与所述上垫连接的侧边部分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的端部包括带有第一粘接结构的母粘接部,所述第二套体外侧包括带有第二粘接结构的子粘接部,所述母粘接部与所述子粘接部通过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可分离地相互粘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上设有刺毛,所述第二粘接结构上设有圆毛,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通过所述刺毛与所述圆毛可分离地相互粘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体、第二套体与连接带的表面均设有用于透气的孔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体、第二套体与连接带均为竖条棒状毛圈的编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垫上用于与足底贴合的表面上设有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体、第二套体、连接带均由包括聚酯纤维、弹性纤维、硅胶、热塑性弹性体、锦纶至少一种的复合材料构成的套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踝用具,包括第一套体、第二套体与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容纳足弓,第二套体容纳小腿,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套体的靠近足弓外侧与第二套体靠近外踝处,起到限制踝关节的内翻的作用,降低了踝关节内翻损伤的机率。该护踝用具设计简单轻便,限制踝关节内翻效果明显,穿戴不显累赘,且对穿戴者的行动无明显阻碍左右,提升用户体验感。3.该护踝用具第一套体底部设有防滑垫,保证其吸附鞋底,防止打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护踝用具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护踝用具的穿戴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第一套体;20、第二套体;30、连接带;210、子粘接部;310、母粘接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本技术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技术理解为涵盖落入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下文中,可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踝用具,包括第一套体10、第二套体20与连接带30,所述第一套体10用于容纳足弓、所述第二套体20用于容纳腿部内外踝,所述连接带3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套体10与所述第二套体20。可选的,所述连接带30可与第一套体10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带30与第二套体20固定或者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踝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足弓的第一套体、用于容纳腿部内外踝的第二套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的连接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踝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足弓的第一套体、用于容纳腿部内外踝的第二套体、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的连接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踝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为扁筒状的具有弹性的套体,由平面型的底垫和拱形上垫围合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踝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为一端小另一端大的圆筒状的具有弹性的套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踝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的厚度为2~4cm,所述连接带的厚度为2~3c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踝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垫中与所述上垫连接的侧边部分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的端部包括带有第一粘接结构的母粘接部,所述第二套体外侧包括带有第二粘接结构的子粘接部,所述母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