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光栅膜贴合校正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光栅膜贴合校正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端。
技术介绍
随着3D(threedimensional)技术的迅速发展,裸眼立体显示技术是当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前沿技术方向,世界各国如日本、韩国、欧美、中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及显示技术企业都在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通过裸眼立体显示设备,观看者无需佩戴3D眼镜,直接可以观看到像立体电影那样的立体图像,将会成为平板显示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今后具备2D(2-dimensional)/3D转换的液晶立体显示器将会越来越多,并将在绝大部分市场空间替代普通的液晶显示器。从技术上来看,裸眼立体显示设备包括光屏障式(Barrier)、柱状透镜(VentricularLens)技术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Backlight)等等。现有的3D光栅膜贴合于3D显示屏,外贴的光栅膜,要求与像素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以方便左眼像素进入左眼,右眼像素进入右眼,以形成3D显示效果,但贴合难度高,不能任意贴合,需要与液晶像素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角度不能轻易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光栅膜贴合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 获取3D光栅膜贴合于移动端设备上的信息;S2. 载入预设的测试图案;S3.判断是否贴合正确;若否,进入步骤S4,若是,进入步骤S5;S4.获取用户的触控感应,改变所述的测试图案的角度及坐标偏移量,使所述的测试图案逐渐可视为横向条纹,返回步骤S3;S5.获取所述的测试图案的角度与坐标偏移量,存储为配置参数;S6.调用所述的配置参数对3D图像进行重新排图,显示正确的3D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光栅膜贴合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3D光栅膜贴合于移动端设备上的信息;S2.载入预设的测试图案;S3.判断是否贴合正确;若否,进入步骤S4,若是,进入步骤S5;S4.获取用户的触控感应,改变所述的测试图案的角度及坐标偏移量,使所述的测试图案逐渐可视为横向条纹,返回步骤S3;S5.获取所述的测试图案的角度与坐标偏移量,存储为配置参数;S6.调用所述的配置参数对3D图像进行重新排图,显示正确的3D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是否贴合正确,具体是:若所述的测试图案显示为横向间隔的黑白条纹,则判断为所述的3D光栅膜贴合正确;若所述的测试图案会显示为黑白间隔的色块,则判断为所述的3D光栅膜贴合不正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标偏移量具体的计算方法为:A1,获取3D光栅斜向的角度a=arctan(i/j);其中,a为过显示屏顶点的左右眼光栅分隔线与显示屏的夹角,i为横坐标像素个数,j为纵坐标像素个数;A2:获取用户微调角度,进行角度校正,所述的微调角度为:a2=a+auser;auser为相对于角度a贴歪的角度;A3:获取所述的3D光栅之间的横向像素间距Pw;A4:计算屏幕中每个像素的坐标值的3D像素排列值(X,Y),其中,横向坐标X,纵向坐标Y,根据公式求出左右均值:Cotv=1+a/360,Cotv为每个像素的倾斜度;Pv1=Pw-mod(x,Pw);Pv1为当前像素的值;Pv=(Pv1+max(Pv-cotv,0.0))*0.5*min(Pv1/cotv,1.0)-(max(Pv1-1.0,0.0)+max(Pv1-cotv-1.0,0.0))*0.5*min((Pv1-1.0)/cotv,1.0);Pv为每一像素中左眼像素及右眼像素占的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光栅斜向贴合3D显示屏,倾斜角度为0度~180度中的任一角度。5.一种3D光栅膜贴合校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3D光栅膜贴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3D光栅膜贴合于移动端设备上的信息;测试图案载入单元,用于载入预设的测试图案;贴合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贴合正确;若否,进入触控感应获取单元,若是,进入角度与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