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碰撞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80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碰撞交换机,包括壳体、交换机本体,壳体包括下壳体、上盖板,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开口朝上的盒状结构,下壳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交换机本体设有八个网络接口,前侧板设有与各网络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网线插孔,上盖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前侧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包括由主板体前侧向下向后翻折的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端部向下垂直翻折的竖直部,翻边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前侧板连接;翻边结构的水平部是向前突出前侧板的,以使得翻边结构形成防撞部。翻边结构使得上盖板前部形成防撞部,网络接口处于翻边结构的下方,进而使得网线插头的与网络接口的插接部分能够被防护。

Anti-collision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collision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switch body. The shell includes a lower shell and an upper cover plate. The lower shell is a box-shaped structure with an opening facing upward. The lower shell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front plate, a left plate, a right plate and a rear plate. The switch body is provided with eight network interfaces, and the fron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etwork line corresponding to each network interface. The flanging structure includes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main board which is folded downward and backward and the vertical part which is folded downward vertically from the end of the horizontal part. The vertical part of the flanging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side plate.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flanging structure is to protrude the front side plate forward so as to form a collision-proof part of the flanging structure. The flanging structure makes the front part of the upper cover plate form a collision-proof part, and the network interface is under the flanging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connection part between the network plug and the network interface be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碰撞交换机
本技术涉及交换机
,具体涉及一种防碰撞交换机。
技术介绍
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现有交换机普遍存在散热问题,仅仅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散热孔是不够的。另外,交换机一般都是方盒型结构,网络接口及电源接口等其他接口设置在交换机前侧,实际使用时,交换机前侧插有很多线。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场合,交换机很容易与其他物件发生碰撞,或者,不小心有其他物品掉落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一侧时,会导致网线松动或损坏,进而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碰撞交换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交换机存在的缺少防护结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防碰撞交换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碰撞交换机,包括壳体、交换机本体,壳体包括下壳体、上盖板,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开口朝上的盒状结构,下壳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交换机本体设有八个网络接口,前侧板设有与各网络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网线插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上盖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前侧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包括由主板体前侧向下向后翻折的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端部向下垂直翻折的竖直部,翻边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前侧板连接;翻边结构的水平部是向前突出前侧板的,以使得翻边结构形成防撞部,主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下翻折的连接板,记为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连接板与左侧板连接,右连接板与右侧板连接。进一步地,各所述网络接口呈一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上均设有螺钉孔,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位于下壳体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结构的水平部的长度为3~4cm。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内于后侧板上装有散热风扇,后侧板上于散热风扇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包括若干个散热圆孔。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底部四角设有支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防碰撞交换机,包括壳体、交换机本体,壳体包括下壳体、上盖板,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开口朝上的盒状结构。上盖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前侧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包括由主板体前侧向下向后翻折的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端部向下垂直翻折的竖直部,翻边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前侧板连接,翻边结构的水平部是向前突出前侧板的,翻边结构使得上盖板前部形成防撞部,网络接口处于翻边结构的下方,进而使得网线插头的与网络接口的插接部分能够被防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碰撞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碰撞交换机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碰撞交换机的上盖板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防碰撞交换机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防碰撞交换机包括壳体、交换机本体,壳体包括下壳体2、上盖板1,上盖板1设置在下壳体2上侧。下壳体2为一体成型的开口朝上的盒状结构,交换机本体位于下壳体内。下壳体包括底板25、前侧板21、左侧板23、右侧板22、后侧板24。交换机本体设有八个网络接口3,各网络接口呈一排设置。前侧板21设有与各网络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网线插孔211,供网线插头插接。上盖板1包括主板体11,主板体11前侧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包括由主板体前侧向下向后翻折的水平部12及由水平部12的端部向下垂直翻折的竖直部13,翻边结构的竖直部13与前侧板21连接。翻边结构的水平部是向前突出前侧板的,以使得翻边结构形成防撞部。水平部与主板体贴合。主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下翻折的连接板,记为左连接板、右连接板14,左连接板与左侧板连接,右连接板14与右侧板22连接。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上均设有螺钉孔,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位于下壳体内部。翻边结构的水平部的长度为3cm,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4cm的长度。伸出长度的设计,满足网线接头处不易被碰撞到即可。翻边结构不需要特别长,过长的话,会占用更大空间。为了更美观,翻边结构的竖直部在组装时,位于下壳体内侧,然后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防止与上盖板干涉,前侧板高度低于左、右侧板。左侧板23和右侧板22上均设有散热孔,右侧板22上的记为右散热孔221。左、右侧板22上的散热孔为若干个矩形孔。下壳体内于后侧板上装有散热风扇,后侧板24上于散热风扇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出风口241,出风口包括若干个散热圆孔。散热风扇通过风扇安装架,固定在后侧板上,利用螺钉连接,实现可拆卸,以便于清理散热风扇。下壳体底部四角设有支脚,支脚用于将壳体支撑起来,离开地面一定的距离,防潮,且能提高散热效果。支脚高度采用1cm或0.5cm即可。支脚底部设置成软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碰撞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交换机本体,壳体包括下壳体、上盖板,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开口朝上的盒状结构,下壳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交换机本体设有八个网络接口,前侧板设有与各网络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网线插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上盖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前侧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包括由主板体前侧向下向后翻折的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端部向下垂直翻折的竖直部,翻边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前侧板连接;翻边结构的水平部是向前突出前侧板的,以使得翻边结构形成防撞部,主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下翻折的连接板,记为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连接板与左侧板连接,右连接板与右侧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碰撞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交换机本体,壳体包括下壳体、上盖板,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开口朝上的盒状结构,下壳体包括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交换机本体设有八个网络接口,前侧板设有与各网络接口一一对应设置的网线插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上盖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前侧设有翻边结构,翻边结构包括由主板体前侧向下向后翻折的水平部及由水平部的端部向下垂直翻折的竖直部,翻边结构的竖直部与所述前侧板连接;翻边结构的水平部是向前突出前侧板的,以使得翻边结构形成防撞部,主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下翻折的连接板,记为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连接板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洪洋陈志忠万军杰赵强高波付保庆郭浩杰李典王志徐超杨军峰聂保春蒋凯桑万里王晓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铭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