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及其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71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其包括上壳体模块、下壳体模块、短路模块,其中:上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上接线机构,上接线机构设置有母针,下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下接线机构,下接线机构设置有公针,其中母针和公针相配合,母针和公针的插合与分离实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的连接和分离;短路模块包括上短路模块和下短路模块,下短路模块设置有推出机构,上短路模块设置有短路块;在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短路块与上接线机构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分离过程中不会产生拉弧,且该连接器为直插式连接器,接线简便。

Modularized Direct Insertion Self-Short Circuit Connector Unit and Its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dular direct insertion self-short circuit connector unit,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module, a lower shell module and a short circuit module. The upper shell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upper wiring mechanisms, the upper wir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mother needle, the lower shell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lower wiring mechanisms, and the lower wir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male needle, in which the mother needle and the male needle are matched, and the female needle and the male needle are matched. The inser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common needle realizes the conne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upper shell module and the lower shell module; the short circuit module includes the upper short circuit module and the lower short circuit module; the lower short circuit module has a push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short circuit module has a short circuit block; the short circuit block contacts the upper connection mechanism when the upper shell module and the lower shell module are separated. In the separation process,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generate arc pulling, and the connector is a straight-in connector with simple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及其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精密,部分电子设备需要安装在其上的连接器插座在与插头插合前插座的接触件之间具有短路功能,防止静电或其它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而当插头与插座对接插合后又需要插座的接触件之间绝缘,以正常传输信号。在电气实验中经常需要通过电连接器将电气设备与测试仪器连接,在对带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如互感器)进行电气参数测量时,常因该类电气设备断电时易产生反电动势,导致电气元件和电气设备被损坏。因此,为了测试、应用方面的安全保护,需要在电气线路间实现短路和开路的切换。目前,也有些电连接器上设置了短路结构,但这些大多结构复杂、占空间大,无法满足系统小型化的要求,也由于制造成本高,无法得到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不会出现拉弧现象,且该连接器为直插式连接器,接线简便。本技术的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所述连接器单元包括上壳体模块、下壳体模块、短路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上接线机构,所述上接线机构设置有母针,所述下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下接线机构,所述下接线机构设置有公针,其中所述母针和公针相配合,母针和公针的插合与分离实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的连接和分离;所述短路模块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上接线机构和下接线机构之间;所述短路模块包括上短路模块和下短路模块,其中所述上短路模块设置于上壳体模块内,所述下短路模块设置于下壳体模块内;所述下短路模块设置有推出机构,所述上短路模块设置有短路块;在所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上接线机构接触,实现上接线机构的自短路;在所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插合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推出机构相接触且沿着所属插针的插合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从而与上接线机构相分离。进一步地,前述上壳体模块包括上壳体、上盖,其中: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纳上接线机构的第一容置腔,上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上盖相配合的第二容置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线口,所述进线从第一进线口进入后与所述上接线机构相接触;所述下壳体模块包括下壳体、下盖,其中: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纳下接线机构的第三容置腔,下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下盖配合的第四容置腔;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线口,所述进线从第二进线口进入后与所述下接线机构相接触。进一步地,前述上接线机构包括母针、第一弹簧、第一推钮,其中:所述母针设置于上壳体内,所述母针的下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母针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一固定端,其中第一弹簧的第一固定端与母针的一侧设置的第一限位部相接触,所述母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弹簧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的上部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呈接触或分离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部与短路块呈接触或分离状态;所述第一推钮与第一弹簧相接触,当所述第一推钮向下按压时,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自由端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做逆时针运动;所述下接线机构包括公针、第二弹簧、第二推钮,其中:所述公针设置于下壳体内,所述公针的下端设置有插针,所述公针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具有第二自由端和第二固定端,其中第二弹簧的第二固定端与公针的一侧设置的第三限位部相接触,所述公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限位部,第二弹簧的第二自由端与第四限位部的上部设置的第二凸起部呈接触或分离状态;所述第二推钮与第二弹簧相接触,当所述第二推钮向下按压时,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自由端绕所属第二定位部做逆时针运动。进一步地,前述母针设置有第一进线线径限位部和第一进线长度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进线线径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公针设置有第二进线线径限位部和第二进线长度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二进线线径限位部位于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之间。进一步地,前述上短路模块包括弹簧、短路块,其中: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弹簧容置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容置腔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于短路块内;当上壳体模块与下壳体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母针的第二限位部的下部呈接触状态。进一步地,前述上壳体的其中一组对应两侧边的外侧有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上壳体的另外一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槽;所述下壳体的其中一组对应两侧边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下壳体的另外一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槽。进一步地,前述上壳体对应两侧边的外侧有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的尺寸不相同;下壳体的其中一组对应两侧边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的尺寸不相同。进一步地,前述上盖和下盖的其中一组对边上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分别与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相卡合。进一步地,前述上壳体的设置有第一卡接槽的侧边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下壳体的设置有第二卡接槽的侧边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间隙。一种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该自短路连接器包括前述的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托架,其中所述自短路连接器单元与所述托架连接。由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本技术的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其中设置有短路模块,该短路模块能够实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在插拔过程中的自短路,该短路模块结构简单,通过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的插合使短路模块与上壳体模块实现接触或分离状态。上接线机构和下接线机构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推钮,在接线过程中,进线能够直接插入进线口,该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在进线下变形,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由于弹力的原因与进线接触,将该进线固定在进线口内。在上壳体、下壳体上均设置有连接部,其中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通过该连接部与托架相配合,实现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与框架的连接。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A-A向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分离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图1A-A向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中间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图1A-A向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插合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上接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下接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相关序号的名称如下:1、上壳体模块,2、下壳体模块,4、第一凸起部,5、第二凸起部,6、公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单元包括上壳体模块、下壳体模块、短路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上接线机构,所述上接线机构设置有母针,所述下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下接线机构,所述下接线机构设置有公针,其中所述母针和公针相配合,母针和公针的插合与分离实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的连接和分离;所述短路模块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上接线机构和下接线机构之间;所述短路模块包括上短路模块和下短路模块,其中所述上短路模块设置于上壳体模块内,所述下短路模块设置于下壳体模块内;所述下短路模块设置有推出机构,所述上短路模块设置有短路块;在所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上接线机构接触,实现上接线机构的自短路;在所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插合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推出机构相接触且沿着所属插针的插合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从而与上接线机构相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单元包括上壳体模块、下壳体模块、短路模块,其中:所述上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上接线机构,所述上接线机构设置有母针,所述下壳体模块设置有多个下接线机构,所述下接线机构设置有公针,其中所述母针和公针相配合,母针和公针的插合与分离实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的连接和分离;所述短路模块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上接线机构和下接线机构之间;所述短路模块包括上短路模块和下短路模块,其中所述上短路模块设置于上壳体模块内,所述下短路模块设置于下壳体模块内;所述下短路模块设置有推出机构,所述上短路模块设置有短路块;在所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上接线机构接触,实现上接线机构的自短路;在所述上壳体模块和下壳体模块处于插合状态时所述短路块与推出机构相接触且沿着所属插针的插合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从而与上接线机构相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模块包括上壳体、上盖,其中: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纳上接线机构的第一容置腔,上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上盖相配合的第二容置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线口,所述进线从第一进线口进入后与所述上接线机构相接触;所述下壳体模块包括下壳体、下盖,其中: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容纳下接线机构的第三容置腔,下壳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下盖配合的第四容置腔;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线口,所述进线从第二进线口进入后与所述下接线机构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的直插式自短路连接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线机构包括母针、第一弹簧、第一推钮,其中:所述母针设置于上壳体内,所述母针的下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母针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一固定端,其中第一弹簧的第一固定端与母针的一侧设置的第一限位部相接触,所述母针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弹簧的第一自由端与第二限位部的上部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呈接触或分离状态,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部与短路块呈接触或分离状态;所述第一推钮与第一弹簧相接触,当所述第一推钮向下按压时,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自由端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做逆时针运动;所述下接线机构包括公针、第二弹簧、第二推钮,其中:所述公针设置于下壳体内,所述公针的下端设置有插针,所述公针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淼赵文菁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