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温度区的制冷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50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第一和第二温度区(2,3)、具有两个并行的支路(14,15)的制冷剂回路(13),其中,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一支路(14)具有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16)和用于给所述第一温度区(2)调温的第一热交换器(5),并且,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二支路(15)具有第二节流部位(18)和用于给所述第二温度区(3)调温的第二热交换器(6)。分支部(在所述分支部上,所述制冷剂回路(13)分成所述两个支路(14,15))构造成用于使气体和液体分离的离析器(11),并且,所述第二支路(15)与所述离析器(11)的液体出口(23)连接。

Refrigerators with multiple temperature zon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which comprises a refrigerant circuit (13) with two parallel branches (14,15) and a first throttle (16) with controllable throttle position and a first heat exchanger (5)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temperature zone (2), and a second branch (15) of the two branches has a second one. The throttle position (18)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6)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temperature region (3). The branch (on the branch, the refrigerant loop (13) is divided into the two branches (14, 15) to construct a separator (11) for separating gas and liquid, and the second branch (15)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outlet (23) of the separator (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个温度区的制冷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具有至少两个温度区和一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对于这些温度区中每个而言具有热交换器和连接在热交换器之前的节流部位,在这些节流部位中,至少一个节流部位是可控制的。借助于这个可控制的节流部位可以使热交换器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在宽的极限内改变。当所调设到的压力低于环境温度下的制冷剂的蒸汽压力时,热交换器作为冷却所配属的温度区的蒸发器起作用。反之,如果可控制的节流部位打开到这样的程度,以使得位于其后方的热交换器中的压力超过了环境温度下的制冷剂的蒸汽压力,则制冷剂蒸汽可以在热交换器中冷凝并且所配属的温度区被加热。
技术介绍
如果在制冷剂回路中布置在并行的支路中的两个热交换器中的一个要加热而另一个要冷却,则这两个热交换器上游的制冷剂回路必定不仅引导蒸汽而且引导液态制冷剂,到达要冷却的热交换器的支路中的制冷剂蒸汽由于缺少相态变换(Phasenwechsel)而无助于冷却功率,然而必须耗费功,以便挤压经过连接在热交换器之前的节流部位的制冷剂蒸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改善以上所说明类型的制冷器具的有效作用率。该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提出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器具),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温度区;具有两个并行支路的制冷剂回路,其中,这两个支路中的第一支路具有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以及具有用于给第一温度区调温的第一热交换器,并且这两个支路中的第二支路具有第二节流部位以及具有用于给第二温度区调温的第二热交换器,在所述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中,一分支部(在该分支部上,制冷剂回路分支成两个支路)构造成用于使气体与液体分离的离析器(Abscheider),并且第二支路与离析器的液体出口连接。以此方式,将到达直至分支部的制冷剂蒸汽有针对性地输送至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在该处通过放热来实现冷凝,而禁止蒸汽通过第二蒸发器无用地(nutzlos)流出。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应能够调设到比第二节流部位的压降要小的压降。为了能够在第一热交换器中维持对于冷凝所必需的高压力,在第一支路中在第一热交换器下游应设置第三节流部位。为了使第一节流部位的调整不必然地也改变第一支路的通过量,于是第三节流部位也应是能调整的。离析器应具有空腔,在所述空腔上构造有入口、液体出口和气体出口。为了将气体和液体通过重力实现分离,液体出口应比气体出口位于空腔的更深/更低的部位处。这种高度差应这样适配于制冷剂回路的填充量,使得当第一节流部位部分敞开时,从而,制冷剂在该第一节流部位处被堵塞(staut)、液态制冷剂能够溢出(überlaufen)到气体出口中、并且能够到达至第一热交换器。只有这样,第一热交换器也能够被使用于冷却第一温度区。为了避免液体滴入到气体出口中,气体出口不应具有向上敞开的横截面。适宜地,离析器可以被用于接收其中的干燥材料,该干燥材料以已知的方式用于联结(Binden)制冷剂的湿气残余。优选地,干燥材料位于入口与上述两个出口之间的空腔中。在此,入口应布置在干燥材料上方,并且至少液体出口应布置在干燥材料下方,以确保了干燥材料至少与制冷剂的液态相态强烈地相互作用。液化器在制冷剂回路中应连接在分支部(Verzweigung)之前,以确保第二支路的充分地供给。为了利用从第一热交换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蒸发器应连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后。优选地,该蒸发器位于汇合点下游,上述支路在所述汇合点上相遇。第四节流部位可以在第二支路中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下游,以便在该第一热交换器中能够调设成比位于进一步下游的蒸发器中更高的蒸发温度。转速调节式压缩机能够实现不中断的压缩机运行进而确保在这些热交换器中所调设的压力被连续地维持。附图说明参照附图从实施例的说明得出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附图示出: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器具的示意性的示图;图2以轴向截面示出制冷器具的离析器的第一构型;图3示出离析器的第二构型;和图4示出离析器的第三构型。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示出具有隔热壳体1的家用制冷器具,在所述壳体1中构造有多个温度区2,3,4,分别呈能够借助门封闭的格室的形式。附图示出三个这样的温度区,然而也可以设置另外的温度区。每个温度区2,3,4配有热交换器5,6,7、例如:压焊板(Rollbond)类型或者管板(Tube-on-sheet)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可以在温度区2,3,4的格室内部在壁前方或者在壁中暴露地安装在隔热层与限界格室的内部容器之间。替代地,这些温度区2,3,4也可以划分成存放格室和热交换器腔室,其中,通风机8驱动了存放格室与热交换器腔室之间的空气交换。这些热交换器5,6,7与转速调节式压缩机9、液化器10、离析器11、多个节流部位以及与使它们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路12共同构成制冷剂回路13。从压缩机9出发,制冷剂管路12的高压区段通过液化器10延伸至离析器11。在该处分成两个支路14,15。在支路14上,节流部位16、热交换器5和节流部位17串行连接,在支路15上,节流部位18、热交换器6和节流部位19串行连接。这些支路14,15在汇合点20上又相遇;从该处出发,制冷剂管路12的低压区段通过热交换器7延伸回至压缩机9。通过这些节流部位16-19,使这些热交换器5、6保持在比热交换器7更高的压力上。因为最低的蒸发温度在热交换器7中占主导,因此温度区4典型地作为冷冻区使用。这些节流部位18,19的可穿透性这样选择,以使得在热交换器6中形成的蒸发温度明显高于热交换器7的蒸发温度,并且实现温度区3作为正常冷却区或者保鲜冷却区的使用。在节流部位16上的压降可以在能够实现这个温度区2也作为正常冷却区或者保鲜冷却区使用的这些值之间进行调设并且几乎可调到零。当液化器10中以及热交换器5中的压力实际上相等时,这具有这样的后果:制冷剂的冷凝不仅仅在液化器9中发生,而且也在热交换器5中发生,并且热交换器5将温度区2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温度。在热交换器5中冷凝的必然的后果是:不仅仅液态制冷剂,而且蒸汽也离开了液化器9并且向前挤入制冷剂管路中。如果这种蒸汽到达支路15中,则蒸汽可能会在节流部位18上再次膨胀;在此,失去了由压缩机9在蒸汽上所做的功,而不发挥有用的冷却作用。反之,从液化器9到达支路14中的液态制冷剂在其热交换器5上不再释放值得重视的热,但是同时不再可供使用于温度区3的冷却。离析器11用于:选择性地将液化器9中已经液化的制冷剂输送给热交换器6,从而液化器9的放热功率以没有损失的方式对于热交换器6有利,而蒸汽被馈入到热交换器5中并且其加热功率因此由于前置的液化器9而不显著减小。图2示出穿过根据第一构型的离析器11的轴向截面。壳体21由(优选金属的)管件构成,所述管件在其端部上缩窄,以便构成由液化器9所导致的相态混合物(Phasengemisch)用的入口22和液态制冷剂用的出口23。支路15的一端焊入到出口23中。在中间的高度上,在壳体21中钻出开口,并且该开口由套筒(Muffe)包围,以便构成制冷剂蒸汽用的出口24。支路14的一端导入到该出口24中。壳体21的内部通过筛件或者格栅25划分成上腔室26和下腔室27。入口22通入到借助干燥材料28填充的上腔室26中。这些出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具有:‑第一温度区和第二温度区(2,3),‑制冷剂回路(13),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并行的两个支路(14,15),其中,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一支路(14)具有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16)以及具有用于给所述第一温度区(2)调温的第一热交换器(5),其中,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二支路(15)具有第二节流部位(18)以及具有用于给所述第二温度区(3)调温的第二热交换器(6),其特征在于,一分支部构造成离析器(11),所述离析器用于将气体与液体分离,在所述分支部处,所述制冷剂回路(13)分支成所述两个支路(14,15),并且所述第二支路(15)与所述离析器(11)的液体出口(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4 DE 102017215488.81.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具有:-第一温度区和第二温度区(2,3),-制冷剂回路(13),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并行的两个支路(14,15),其中,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一支路(14)具有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16)以及具有用于给所述第一温度区(2)调温的第一热交换器(5),其中,所述两个支路的第二支路(15)具有第二节流部位(18)以及具有用于给所述第二温度区(3)调温的第二热交换器(6),其特征在于,一分支部构造成离析器(11),所述离析器用于将气体与液体分离,在所述分支部处,所述制冷剂回路(13)分支成所述两个支路(14,15),并且所述第二支路(15)与所述离析器(11)的液体出口(2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制的第一节流部位(16)能调设到比所述第二节流部位(18)的压降小的压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路(14)中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下游设置有可控制的第三节流部位(17)。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析器(11)具有空腔(26,27),在所述空腔上形成有:入口(22)、所述液体出口(23)和气体出口(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巴布克
申请(专利权)人: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