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49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4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加热机构,包括:储水装置;出水管,设置在储水装置上;温控机构,包括引流孔;进水机构,用于将自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温控机构的引流孔以进入出水管和用于将自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储水装置内。进水机构可以将水源供至储水装置中,以满足储水装置进水的要求。由此,将引流孔与储水装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隔离,从而避免了储水装置中的水垢对引流孔的影响;并且避免低温水源进入储水装置与储水装置中的热水换热后进入温控机构,造成初期温度波动,用户体验不佳。再者,进水机构中的水的流速较快,因此进水机构中的水还可以对引流孔起到冲刷作用,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在引流孔结垢。

Water heating mechanism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water hea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water storage device; a water outlet pip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a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including a drainage hole; and a water inlet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to guide the water from the water inlet mechanism to the drainage hole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for entering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guiding the water from the water inlet mechanism to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The water intake mechanism can supply the water source to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to meet the water intake requirements of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Therefore, the drainage hole and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are separ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avoiding the influence of scale on the drainage hole in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and avoiding the low-temperature water source entering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and the water storage device after heat transfer into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resulting in initial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user experience is not good. Furthermore, the water flow in the water intake mechanism is faster, so the water in the water intake mechanism can also scour the drainage hole, thus further avoiding scaling in the drainag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加热机构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诸如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或者小厨宝等水加热机构可以将电能或者热能转换至水加热机构的储水装置中的水,并且从出水管中排出。为了使出水管排出的温度符合预设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水加热机构可以包括储水装置、设置在储水装置上的出水管、温控机构和设置在出水管位于储水装置的高温区域处的高温入口,所述温控机构包括位于储水装置的低温区域处的引流孔。温控机构可以通过改变引流孔和/或高温入口的开度大小等来改变自出水管流出的水的温度。例如,文献1(公告号为CN203550218U、名称为“一种电热水器出水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文件)、文献2(公告号为CN204478497U、名称为“出水调温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文件)、文献3(申请号为201020231069.2、名称为“一种热水器出水管及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中国专利技术文件)、文献4(申请号为200610168041.7、名称为“一体式截止混水复合阀及单进出水口的电热水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均公开了类似的结构。但是经过研究和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温控机构存在一些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和实践发现,水加热机构的引流孔容易被部分地或全部地堵塞,从而致使该温控机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失效。这是因为调温机构位于内胆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结垢,造成堵塞问题;如果调温机构位于内胆底部区域堵塞风险更高,因为水垢在加热棒上生成,脱落后重力沉积到内胆底部,同时引流孔也设置在储水装置的底部区域,因而这些水垢更容易附着在引流孔处。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引流孔的低温水来自于储水装置中。但是,诸如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储水装置内的水会存在着相互换热过程,这样会导致储水装置中的底部区域的水也处于较高的温度。当用户在这种状态下取水时,自所述出水管导出的水可能会处于较高的温度。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加热机构,其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加热机构,包括:储水装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引流孔;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用于将自所述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所述温控机构的引流孔以进入所述出水管和用于将自所述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优选地,所述引流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的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和所述出水管之间形成的供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引流孔和所述储水装置连通。优选地,所述导流机构套设在所述出水管外。优选地,所述导流机构穿设在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导流机构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外并用于接收水源,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优选地,所述进水机构包括罩设在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上并接近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的挡水罩。优选地,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包括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具有一组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的出水孔。优选地,所述导流机构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内,所述导流机构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与所述供水流道连通的出水端。优选地,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连通。优选地,当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导流机构的第一端连通时,所述进水机构还包括罩设在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并接近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的挡水罩,其中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临近于所述储水装置的内侧壁。优选地,所述引流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的进水管和挡水罩,所述进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的出水端;所述挡水罩罩设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引流孔。优选地,所述挡水罩穿设在所述出水管上。优选地,所述引流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的出水端;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接近所述引流孔设置,并与所述引流孔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到50毫米之间。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并列设置。优选地,所述水加热机构具有由所述进水机构形成的引流空间,所述引流空间分别能与所述引流孔和所述储水装置直接地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的部位沿所述进水机构内水的流动方向位于所述引流孔的下游。优选地,所述水加热机构为电热水器、或者热泵热水器或者小厨宝或者燃气热水器。优选地,所述引流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内。优选地,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内的导流机构,所述引流孔设置在导流机构的外侧壁上,所述温控机构设置在所述导流机构与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导流机构具有穿出所述出水管并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的出水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机构可以将水源供至储水装置中,以满足储水装置进水的要求。此外所述进水机构还可以将较为干净的水源直接导入引流孔中,不再需要将储水装置中带有水垢的水导入引流孔中,避免结垢。同时进水机构能够将引流孔与储水装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隔离,从而避免了储水装置中的水垢对引流孔的影响。并且,由于自所述进水机构导入的水源的温度较为稳定(即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下),因而即使在加热过程中,自所述出水管导出的水的温度也不会出现尖峰值,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甚至烫伤用户的风险,从而避免对用户造成影响。再者,所述进水机构中的水的流速较快,因此所述进水机构中的水还可以对引流孔起到冲刷作用,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在引流孔结垢。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水加热机构。图2示出了图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水加热机构的开机时间和出水温度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水加热机构的开机时间和出水温度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水加热机构。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储水装置;10、安装孔;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2、出水管;21、引流孔;3、温控机构;4、进水机构;40、供水流道;41、导流机构;42、出水孔;43、挡水罩;44、进水管;45、稳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装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引流孔;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用于将自所述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所述温控机构的引流孔以进入所述出水管和用于将自所述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所述储水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装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引流孔;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用于将自所述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所述温控机构的引流孔以进入所述出水管和用于将自所述进水机构流出的水导向所述储水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上的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和所述出水管之间形成的供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引流孔和所述储水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套设在所述出水管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穿设在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导流机构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外并用于接收水源,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罩设在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上并接近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的挡水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包括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具有一组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的出水孔。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内,所述导流机构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引流孔位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装置上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与所述供水流道连通的出水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连通;或者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导流机构的第一端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建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