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39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用来活动地装设于一导管的内部空间,自行车内线结构包括一内线本体及一凹凸结构,凹凸结构设于内线本体与导管间,凹凸结构沿内线本体的轴线形成多个凸段,使内线本体的外表面不接触导管的内壁,如此一来,凹凸结构与导管的接触面积小,进而降低自行车内线结构与导管间的表面摩擦力,使在操控上会更加顺畅滑动,达到轻松控制的功效。

A bicycle interio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icycle inner line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be positioned in the inner space of a catheter. The bicycle inner line structure includes an inner line body and a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The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inner line body and the catheter. The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forms a plurality of convex segments along the axis of the inner line body, so th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line body does not touc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theter. Thus, the concave-convex The contact area of the catheter is small, which reduces the surface friction between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the catheter of the bicycle, and makes the operation more smooth and easy 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与自行车导管间表面摩擦力的自行车内线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自行车在操控剎车或变速时,通常会有顺畅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传统自行车的内线,如剎车内线或变速内线,其表面与自行车导管的接触面大,进而产生较大的表面摩擦力,因此当使用者在操控牵引内线时,内线与自行车导管的表面摩擦力,让使用者在操控剎车内线时需耗费较大力气才能达到剎车效果,因顺畅度不足容易让手腕肌肉产生疲劳,而在操控变速内线时会产生变速控制敏锐度不佳的问题。而市场上为了解决传统自行车的内线的问题,研究人员使用纳米高科技在内线的表面包覆有可塑性材质的保护层,利用保护层来降低与自行车导管间的表面摩擦力;然而,纳米技术价格高,成品单价昂贵,制作时间长,虽然保护层的表面平整,但是保护层与自行车导管的接触面积大,降低表面摩擦力的效果有限,因此使用者在操控内线时,不管是剎车或变速上还是会有顺畅度不足及敏锐度不佳,借以无法达到高级的剎车及变速效果的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自行车内线在操控上有不完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具有低成本、单价便宜及工艺时间短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降低内线结构与自行车导管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减少内线结构与自行车导管间的表面摩擦力,因而内线在自行车导管中能顺畅的滑移。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用来活动地装设于一导管的内部空间,自行车内线结构包括一内线本体及一凹凸结构,凹凸结构设于内线本体与导管间,凹凸结构沿内线本体的轴线形成多个凸段,使内线本体的外表面不接触导管的内壁。较佳地,凹凸结构与内线本体为一体成形。较佳地,凹凸结构为螺旋状或凸点状。较佳地,凹凸结构包括一线绳,线绳以缠绕方式设于内线本体的外表面。较佳地,两相邻的两凸段彼此具有一间距,间距的距离为2至4厘米。较佳地,线绳选自于由聚丙烯、聚氯乙烯、尼龙、铁氟龙、克维拉合成纤维、聚乙烯中的任一种。较佳地,内线本体选自于钢索或克维拉合成纤维。较佳地,自行车内线结构还包括一保护层,包设于内线本体及凹凸结构,保护层选自于由聚丙烯、聚氯乙烯、尼龙、铁氟龙的任一种。借此,本专利技术自行车内线结构的结构简单,且凹凸结构的凸段以及搭配两相邻的两凸段间的特定间距,能减少凹凸结构与导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再加上保护层的可塑性材质,二者相辅相成,进而有效降低自行车内线结构与导管间的表面摩擦力,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操控时自行车内线结构能顺畅在导管中滑动,即可轻松达到流畅及敏锐度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线绳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0、导管;210、内部空间;100、自行车内线结构;10、内线本体;20、11、凹凸结构;21、凸段;30、保护层;D1、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现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对象按适于列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100,其用来活动地装设于一导管200的一内部空间210,自行车内线结构100包括一内线本体10、一凹凸结构20及一保护层30,凹凸结构20设于内线本体10与导管200间,保护层30包设在内线本体10及凹凸结构20上,并不以此为限,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内线结构100也可为内线本体10及凹凸结构20所组成,且将凹凸结构20固定结合在内线本体10上,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线本体10为笔直长条状的剎车内线或变速内线,内线本体10可为钢索或克维拉合成纤维,但不限于此。凹凸结构20可设于导管200的内壁上或内线本体10的外表面上,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凹凸结构20设于内线本体10的外表面上,凹凸结构20具有一线绳,线绳沿内线本体10的轴线纵向螺旋缠绕形成多个凸段21,其中,线绳的截面直径小于内线本体10的截面直径,线绳直径需搭配导管200的内部空间210做调整,线绳可为塑性材质,例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尼龙、铁氟龙、克维拉合成纤维、聚乙烯(PE)的任一种,但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两相邻的两凸段21间彼此保有一间距D1,使内线本体10的外表面不会接触到导管200的内壁,如此一来,利用凹凸结构20的可有效减少与导管200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降低自行车内线结构100与导管200内壁间的表面摩擦力。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间距D1的距离为2厘米至4厘米,若间距D1的距离小于2厘米或大于4厘米时皆会产生在操作上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当两相邻的两凸段21的间距D1为1厘米时,会使内线本体10上的凸段21整体太过紧密,进而增加凸段21与导管200内壁间的接触面积,此时凹凸结构20与导管200内壁间的表面摩擦力大,在操作使用上产生顺畅度不佳的问题;当两相邻的两凸段21的间距D1为6厘米时,此时两相邻的两凸段21的距离太宽,会使部分内线本体10的外表面接触到导管200内壁,因此在操控上还是会产生些许不顺畅的问题。保护层30可为聚丙烯、聚氯乙烯、尼龙、铁氟龙等合成聚合材料的任一种,但不限于此。保护层30主要用来保护及固定内线本体10及凹凸结构20,避免内线本体10及凹凸结构20裸露外界环境而受到破坏,并且可加强整体的强度及美观。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在操控自行车内线结构100时,自行车内线结构100整体结构会产生些微幅度弯曲,此时包设有保护层30的部分凸段21会接触导管200内壁,由于两相邻的两凸段21间的间距D1,此时凹凸结构20可有效减少与导管200内壁的接触面积,再加上保护层30的可塑性材质,进而有效降低表面摩擦力的功效,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操控上会更加顺畅滑动及敏锐,达到轻松控制自行车内线结构100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与前述实施型态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型态不同之处。请参阅图5,于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100,其用来活动地装设于一导管200的一内部空间210,自行车内线结构100包括一内线本体10、一凹凸结构11及一保护层30。凹凸结构11与内线本体10为一体成形,于实际制造过程可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其中一种通过钢线压扁机模具直接以热压方式在内线本体10的外表面一体形成凹凸结构11,另一种是利用内线制造机在内线本体10制造过程以扭转方式直接在内线本体10的外表面上一体形成凹凸结构11,其中,凹凸结构11可为螺旋状或凸点状的其中一种;借此,进一步降低自行车内线结构100的成本及工艺时间,同时也可达到降低表面摩擦力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自行车内线结构100利用凹凸结构20、11,以及两相邻间的特定间距D1,来减少凹凸结构20、11与导管200内壁的接触面积,再加上保护层30的可塑性材质,进而降低表面摩擦力的效果,如此一来,在操控自行车内线结构100时会更加顺畅滑动,达到轻松控制的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用来活动地装设于一导管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内线结构包括:一内线本体;以及一凹凸结构,其设于该内线本体与该导管间,该凹凸结构沿该内线本体的轴线形成多个凸段,使得该内线本体的外表面不接触该导管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5 TW 1061289081.一种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用来活动地装设于一导管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内线结构包括:一内线本体;以及一凹凸结构,其设于该内线本体与该导管间,该凹凸结构沿该内线本体的轴线形成多个凸段,使得该内线本体的外表面不接触该导管的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凸结构与该内线本体相互一体成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凸结构为螺旋状或凸点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内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凹凸结构包括一线绳,该线绳以缠绕方式设于该内线本体的外表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邦
申请(专利权)人:利达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