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26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传递窗,包括传递窗箱体、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传递窗箱体内部设有前后两侧均设置取物口的容纳腔以及可以使容纳腔移动的通道;传递窗前门及传递窗后门错位设置在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传递窗门均与所述容纳腔移动通道连通;容纳腔可以通过在移动通道中移动使取物口与传递窗门相连通;并且当容纳腔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时,另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完全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该设置能够保证传递窗两边空间的隔离性,减少了一侧区域对另一侧区域的影响。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维护方便。

A New Type of Transfer Window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transfer window, which comprises a transfer window box body, a front door of the transfer window and a back door of the transfer window; a receptacle chamber with both front and rear receptacles and a passageway for the receptacles to mov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transfer window box body; the front door of the transfer window and the rear door of the transfer window are positioned at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transfer window box body, and the transfer window doo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eceptacles moving passageway. The receptacle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fer window door by moving in the mobile channel, and when the receptacle on one side of the receptac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door or the back door of the transfer window, the other side of the receptacle is completely disconnected from the front door or the back door of the transfer window.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isolation of space on both sides of the transfer window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one side area on the other side area.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table operation, low failure rate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传递窗
本技术涉及超净工作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纳腔可移动的新型传递窗。
技术介绍
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传递窗采用双门互为连锁的设计,设有电子或机械连锁装置有效阻止交叉污染。但是无论是机械式或电子式,结构较为复杂给维修和使用上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出现机械损坏,或者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故障的情况较多,导致两边门均打不开,或者两扇门均处于同时打开状态,导致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影响,其隔离的效果得不到完全保证。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的传递窗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的传递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窗箱体、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所述传递窗箱体内部设有前后两侧均设置取物口的容纳腔以及可以使容纳腔移动的通道;所述传递窗前门及传递窗后门错位设置在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传递窗前门与传递窗后门均与所述容纳腔移动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可以通过在移动通道中移动使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并且当容纳腔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时,另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完全不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均设置第一密封条;其内侧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一侧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有密封垫;所述传递窗箱体外表面,与第一密封条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外侧设置突起,所述突起上端设有侧向延伸的凸缘;所述突起伸入所述密封槽内、其凸缘与所述密封凹槽扣合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均铰连接于传递窗箱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均设置把手和观察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递窗还包括操作控制单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设置杀菌装置。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底部设置传送带,其传送方向指向两侧的取物口。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托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容纳腔移动通道延伸方向,在位于取物口两侧的容纳腔外表面处设置滑动导轨;所述容纳腔移动通道内表面,与滑动导轨相对应处设置滑动导靴;所述滑动导轨可以卡入滑动导靴中。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的传递窗。本技术在传递窗箱体内部设置前后两侧均设有取物口的容纳腔以及可以使容纳腔移动的通道。容纳腔可以通过在移动通道中移动使取物口与一侧传递窗门相连通。并且当容纳腔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门相连通时,另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门完全不连通。从而能够保证传递窗两边空间的隔离性,减少了一侧区域对另一侧区域的影响。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维护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滑动导轨与滑动导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容纳腔俯视图。图中:1为传递窗箱体、11为容纳腔、111为取物口、112为杀菌装置、113为传送带、114为托盘、115为滑动导轨、12为纳腔移动通道、121为滑动导靴、13为剪叉升降设备、2为传递窗前门、3为传递窗后门、4为操作控制单元、5为第一密封条、51为密封槽、511为密封凹槽、511a为密封垫、6为第二密封条、61为突起、611为凸缘、7为把手、8为观察窗、9为警示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7所示,一种新型的传递窗,包括传递窗箱体1、传递窗前门2、传递窗后门3;传递窗箱体1内部设有前后两侧均设置取物口111的容纳腔11以及可以使容纳腔11做上下移动的通道12。传递窗前门2、传递窗后门3两者上下错位设置。传递窗前门2设置在传递窗箱体1前侧上部、传递窗后门3上下错位设置在传递窗箱体1后侧下部,传递窗前门2与传递窗后门3均与容纳腔移动通道12连通。容纳腔11通过设置在移动通道12底部的剪叉升降设备13在移动通道12中做上下运动。本实施例采用剪叉升降设备13是因为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常规的使容纳腔11运动的方式。当容纳腔11移动到移动通道12的上部时,一侧的取物口111可与传递窗前门2相连通,取物口111与传递窗前门2的门洞形状大小一致,两者可完全连通,而此时传递窗后门3与容纳腔11另一侧的取物口111完全不连通。当容纳腔11移动到移动通道12的下部时,情况正好相反。容纳腔11一侧取物口111与传递窗后门3相连通,另一侧取物口111与传递窗前门2完全不连通。当有物品需要传递时,操作人员操控容纳腔11移动到移动通道12的上部,打开传递窗前门2,将物品由一侧的取物口111放入容纳腔11中。操控容纳腔11移动到移动通道12的下部,打开传递窗后门3,将物品从另一侧的取物口111取走。该设置保证了容纳腔11一侧取物口111与外界连通时,另一侧取物口111与外界相隔离。从而能够保证传递窗两边空间的隔离性,并且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本实施例容纳腔11在传递窗箱体1中进行上下运动。根据具体条件也可以设置容纳腔11在传递窗箱体1中做左右运动或上下运动。传递窗前门2、传递窗后门3均设置第一密封条5,第一密封条5内侧设置密封槽51,密封槽51一侧设有密封凹槽511,密封凹槽511内设有密封垫511a;传递窗箱体1外表面,与第一密封条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密封条6;第二密封条6外侧设置突起61,突起61上端设有侧向延伸的凸缘611;突起61可伸入密封槽51内、其凸缘611与密封凹槽511扣合连接,密封垫511a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保证了密封性。该设计提高了本技术整体的密封性。传递窗前门2、传递窗后门3均铰连接于传递窗箱体,通过把手7开合。另外传递窗前门2、传递窗后门3均设置观察窗8,以观察传递的过程,保证传递的顺利进行。容纳腔11设置杀菌装置112,保证传递物品的洁净性,使细菌等微生物不会被带到另一个空间,提高了隔离性。容纳腔11底部设置传送带113,其传送方向指向两侧的取物口111。传送带113上设置托盘114。传递物品时可以将物品置于托盘114上,通过传送带113的运动,使物品移动到另一侧的取物口111处,使传递更加方便。容纳腔11外的外表面,取物口111左右两侧垂直设置滑动导轨115。同时移动通道12内表面,与滑动导轨115相对应处设置滑动导靴121。滑动导轨115可以卡入滑动导靴121中。该设计类似于电梯里的导轨和导靴,起到引导和限制容纳腔11移动,使其不发生偏离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密封性,提高了传递窗两侧空间的隔离性。传递窗两侧均设置警示灯9。当容纳腔11移动时,警示灯9持续闪烁以提示操作者。避免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窗箱体、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所述传递窗箱体内部设有前后两侧均设置取物口的容纳腔以及可以使容纳腔移动的通道;所述传递窗前门及传递窗后门错位设置在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传递窗前门与传递窗后门均与所述容纳腔移动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可以通过在移动通道中移动使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并且当容纳腔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时,另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完全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递窗箱体、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所述传递窗箱体内部设有前后两侧均设置取物口的容纳腔以及可以使容纳腔移动的通道;所述传递窗前门及传递窗后门错位设置在传递窗箱体前后两侧,传递窗前门与传递窗后门均与所述容纳腔移动通道连通;所述容纳腔可以通过在移动通道中移动使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并且当容纳腔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相连通时,另一侧取物口与传递窗前门或传递窗后门完全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窗前门、传递窗后门均设置第一密封条;其内侧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一侧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有密封垫;所述传递窗箱体外表面,与第一密封条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外侧设置突起,所述突起上端设有侧向延伸的凸缘;所述突起伸入所述密封槽内、其凸缘与所述密封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青
申请(专利权)人:西班泰克净化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