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夹及其用于移动瓷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090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瓷砖夹及其用于移动瓷砖的方法,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并且向两侧延伸的把手和设置在支撑柱底部用于夹持瓷砖的夹持件,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柱的底部,第一夹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包括第一水平夹持板和第一竖直夹持板,第一竖直夹持板的顶部与第一水平夹持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第二夹持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包括第二水平夹持板和第二竖直夹持板,第二竖直夹持板的顶部与第二水平夹持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瓷砖,方便瓷砖的移动,本申请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优点。

Ceramic tile clip and its method for moving ceramic t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ramic tile clamp and a method for moving ceramic tiles, including a supporting column, a handl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extending toward both sides, and a clamping devic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for clamping ceramic tiles.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rod and a second clamping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clamping rod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rod are rot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lamping rod is rot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includes the first horizontal clamping plate and the first vertical clamping plate. The top of the first vertical clamping plate is fixed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lamp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clamping plate. The second clamping plate includes the second horizontal clamp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vertical clamping plate, and the top and the second water of the second vertical clamping plate. The flat clamping plate is fixed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ceramic tile can be moved conveniently by clamping the ceramic tile, and the appl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practical conven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瓷砖夹及其用于移动瓷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瓷砖夹及其用于移动瓷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瓷砖是常用的建筑用品之一,当前商场等公众场所的地板均粘贴瓷砖,大多数的家具装修地面尤其是卫生间的地面,均粘贴瓷砖。瓷砖本身系易碎的产品,其从一地移动至另一地点采用人工搬移的方式,有些瓷砖的尺寸较大,搬运起来很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瓷砖夹,解决现有技术中瓷砖的移动不便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瓷砖夹,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并且向两侧延伸的把手和设置在支撑柱底部用于夹持瓷砖的夹持件,所述的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柱的底部,第一夹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的第一夹持板包括第一水平夹持板和第一竖直夹持板,所述的第一竖直夹持板的顶部与第一水平夹持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夹持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夹持板,所述的第二夹持板包括第二水平夹持板和第二竖直夹持板,所述的第二竖直夹持板的顶部与第二水平夹持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本申请采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持住瓷砖,通过把手将瓷砖夹向上抬起,可将瓷砖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方便瓷砖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相配合转动设置在支撑柱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的底部开有贯穿起两侧的缺口,所述的缺口的宽度大于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厚度之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夹持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夹持杆上延期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的支撑柱的底部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与缺口垂直,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直径相等,均与第一螺栓的直径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把手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上的固定套和设置在固定套两侧水平设置的两根支撑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杆上远离固定套的一端设置方框形的抓握框,所述的抓握框的顶点处设置倒圆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套上开有贯穿起两侧的第四通孔,所述的支撑柱上自上而下开有多个可与第四通孔相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的固定套与支撑柱通过设置在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内的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相配合实现可拆卸的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吊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前述的瓷砖夹移动瓷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调整固定套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使固定套上的第四通孔与支撑柱上的第五通孔相对,将第二螺栓穿插入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内,并将第二螺母拧在第二螺栓上;步骤2,根据要移动的瓷砖的宽度,调整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使第一夹持杆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夹持杆上的第二通孔与支撑柱底部的第三通孔对应,用第一螺栓穿插如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在第一螺栓上拧上第一螺母;步骤3,将本瓷砖夹放置在瓷砖上,使第一竖直夹持板和第二竖直夹持板分别位于瓷砖的两侧;步骤4,两个人从两侧分别手持抓握框,向上抬起,此时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夹住瓷砖,继续向上抬起瓷砖夹,并将瓷砖移动到指定地点,完成瓷砖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如瓷砖的质量较大,步骤4可采用吊车等工具钩住支撑柱顶部的吊环,将瓷砖移动到指定地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瓷砖,方便瓷砖的移动,本申请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的右视图。图3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立体分解图。其中:1、支撑柱;2、把手;3、第一夹持杆;4、第二夹持杆;5、第一夹持板;6、第一水平夹持板;7、第一竖直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第二水平夹持板;10、第二竖直夹持板;11、第一螺栓;12、第一螺母;13、缺口;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第三通孔;17、固定套;18、支撑杆;19、第四通孔;20、第五通孔;21、第二螺栓;22、第二螺母;23、吊环;24、抓握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的瓷砖夹,包括支撑柱1、设置在支撑柱1上并且向两侧延伸的把手2和设置在支撑柱1底部用于夹持瓷砖的夹持件,所述的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柱1的底部,第一夹持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5,所述的第一夹持板5包括第一水平夹持板6和第一竖直夹持板7,所述的第一竖直夹持板7的顶部与第一水平夹持板6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夹持杆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夹持板8,所述的第二夹持板8包括第二水平夹持板9和第二竖直夹持板10,所述的第二竖直夹持板10的顶部与第二水平夹持板9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固定。本实施例优选的将第一竖直夹持板7靠近第二竖直夹持板10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即第一竖直夹持板7上部的厚度小于下部的厚度,当支撑柱1将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向上拉起时,第一竖直夹持板7可以更好的加紧瓷砖,防止瓷砖脱落,本申请中第二竖直夹持板10的形状与第一竖直夹持板7的形状相同。本申请中的支撑柱1采用方钢制成,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由长条的钢板制成,本申请中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通过第一螺栓11与第一螺母12相配合转动设置在支撑柱1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1的底部相对的两个面上开有贯穿起两侧的缺口13,所述的缺口13的宽度大于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厚度之和,本实施例优选的缺口13的宽度略大于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厚度之和,即不影响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相对支撑柱1的转动,同时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在转动时也不会轻易发生晃动。本申请中实现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与支撑柱1底部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是:在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一通孔14,所述的第二夹持杆4上延期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二通孔15,所述的支撑柱1的底部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第三通孔16,所述的第三通孔16与缺口13垂直,所述的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的直径相等,均与第一螺栓11的直径相等,将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放置在缺口13内,使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共轴线,将第一螺栓11穿插到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内,将第一螺母12拧在第一螺栓11的螺杆上即可实现第一夹持杆3、第二夹持杆4和支撑柱1的转动连接。本申请中所述的把手2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固定套17和设置在固定套17两侧水平设置的两根支撑杆18,设置支撑杆18可在远离支撑柱1的位置对支撑柱1施加向上的力,所述的支撑杆18上远离固定套17的一端设置方框形的抓握框24,所述的抓握框24的顶点处设置倒圆角,使用时,可以手持抓握框24,并对抓握框24施加向上的力,将支撑柱1向上抬起,更加的方便用力抬起支撑柱1。本申请中所述的固定套17上开有贯穿起两侧的第四通孔19,所述的支撑柱1上自上而下开有多个可与第四通孔19相对应的第五通孔20,所述的固定套17与支撑柱1通过设置在第四通孔19与第五通孔20内的第二螺栓21与第二螺母22相配合实现可拆卸的安装,本申请中的固定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瓷砖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设置在支撑柱(1)上并且向两侧延伸的把手(2)和设置在支撑柱(1)底部用于夹持瓷砖的夹持件,所述的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柱(1)的底部,第一夹持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5),所述的第一夹持板(5)包括第一水平夹持板(6)和第一竖直夹持板(7),所述的第一竖直夹持板(7)的顶部与第一水平夹持板(6)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夹持杆(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夹持板(8),所述的第二夹持板(8)包括第二水平夹持板(9)和第二竖直夹持板(10),所述的第二竖直夹持板(10)的顶部与第二水平夹持板(9)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砖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设置在支撑柱(1)上并且向两侧延伸的把手(2)和设置在支撑柱(1)底部用于夹持瓷砖的夹持件,所述的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支撑柱(1)的底部,第一夹持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5),所述的第一夹持板(5)包括第一水平夹持板(6)和第一竖直夹持板(7),所述的第一竖直夹持板(7)的顶部与第一水平夹持板(6)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夹持杆(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夹持板(8),所述的第二夹持板(8)包括第二水平夹持板(9)和第二竖直夹持板(10),所述的第二竖直夹持板(10)的顶部与第二水平夹持板(9)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通过第一螺栓(11)与第一螺母(12)相配合转动设置在支撑柱(1)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1)的底部开有贯穿起两侧的缺口(13),所述的缺口(13)的宽度大于第一夹持杆(3)和第二夹持杆(4)的厚度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持杆(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一通孔(14),所述的第二夹持杆(4)上延期长度方向开有多个第二通孔(15),所述的支撑柱(1)的底部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第三通孔(16),所述的第三通孔(16)与缺口(13)垂直,所述的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和第三通孔(16)的直径相等,均与第一螺栓(11)的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2)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固定套(17)和设置在固定套(17)两侧水平设置的两根支撑杆(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瓷砖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德明诸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玉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