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玮专利>正文

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60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58
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布置的上盘、中盘和下盘,上盘为圆锥状,中盘和下盘为圆盘状,中盘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锥磨面,中盘上的锥磨面与上盘的锥磨面配合,形成上宽下窄的研磨腔,下盘外圈的底部设置有浆槽,浆槽设有出浆口,下盘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该磨浆机构由上盘、中盘和下盘组成,物料先在上盘与中盘之间的研磨腔内进行粗磨,再在中盘与下盘之间的研磨腔内进行精磨,可极大程度上改善现有两磨式研磨机构研磨不充分的缺陷,另外,该磨浆机构还增设了减振结构,可有效化解研磨机构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延长研磨装置的使用寿命,该新型磨浆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优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A Pulp Refining Mechanism with Vibration Absorb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lping mechanism with vibration absorp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upper, middle and lower discs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pper disc is conical, the middle disc and the lower disc are disc-shaped,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iddle disc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oncave conical grinding surface. The conical grinding surface on the middle disc is matched with the conical grinding surface of the upper disc to form an upper wide and lower narrow grinding cavity.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ring of the lower disc is provided with a slurry groove, and the slurry A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plate and the base. The pulp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upper, middle and lower discs. The material is roughly grinded in the grinding chamber between upper and middle discs, and then finely grinded in the grinding chamber between the middle and lower disc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inadequate grinding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two-grinding mechanism. In addition,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is added to the pulping mechanism,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produced by the high-speed operation of the grinding mechanism. The new type of grinding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outstandi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属于磨浆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磨浆机构普遍由上盘和下盘组成,通过上下盘的相互旋转实现对物料的研磨,传统的研磨机构仅由上下盘组成,存在研磨面积小,研磨不充分,成品渣体较多,需二次加工等缺陷;另外,现有磨浆机构还没有设置减振机构,高速运转发生震动时,易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磨浆机构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磨浆机构,该磨浆机构由上盘、中盘和下盘组成,物料先在上盘与中盘之间的研磨腔内进行粗磨,再在中盘与下盘之间的研磨腔内进行精磨,可极大程度上改善现有两磨式研磨机构研磨不充分的缺陷,另外,该磨浆机构还增设了减振结构,可有效化解研磨机构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延长研磨装置的使用寿命,该新型磨浆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优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布置的上盘、中盘和下盘,上盘为圆锥状,中盘和下盘为圆盘状,中盘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锥磨面,中盘上的锥磨面与上盘的锥磨面配合,形成上宽下窄的研磨腔,下盘外圈的底部设置有浆槽,浆槽设有出浆口,下盘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减振结构由相匹配的套筒、弹簧和竖轴组成,所的套筒固定在底座上,竖轴固定在下盘的下方,弹簧套装在竖轴的中上段,竖轴的的下段套在套筒内;使用时,物料从研磨腔顶部进入,进行粗磨,再经由中盘中部通孔侧壁上的通道进入中盘与下盘之间的研磨腔进行精磨,最后流经浆槽,从出浆口排进储存器。优选的,浆槽的槽口上盖设有环形盖板,环形盖板的内圈大于中盘的外圈,环形盖板的环形槽与浆槽的外沿为配合关系。优选的,环形盖板的内圈为坡面。优选的,浆槽的出浆口设置有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磨浆机构中增设了减振结构,可有效化解研磨机构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延长研磨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磨浆机构由上盘、中盘和下盘组成,物料先在上盘与中盘之间的研磨腔内进行粗磨,再在中盘与下盘之间的研磨腔内进行精磨,可极大程度上改善现有两磨式研磨机构研磨不充分的缺陷,具有突出的实用性。3.本专利技术还将上盘与中盘之间的研磨腔设置成上宽下窄的结构,该设计能够有效引导物料进入研磨腔,保证研磨的顺利进行。4.本专利技术在下盘外圈的浆槽上设置了盖板,盖板可有效防止灰尘如浆槽,提高浆水的清洁度。5.本专利技术在浆槽的出浆口处设置了滤网,可滤去浆水中的杂质,进一步提高浆水的清洁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盘1,中盘2,环形盖板3,浆槽4,下盘5,底座6,套筒7,弹簧8,竖轴9,滤网10,环形槽11,坡面12,研磨腔13,安置孔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2,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布置的上盘1、中盘2和下盘5,上盘1为圆锥状,中盘2和下盘5为圆盘状,中盘2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锥磨面,中盘2上的锥磨面与上盘1的锥磨面配合,形成上宽下窄的研磨腔13,下盘5外圈的底部设置有浆槽4,浆槽4设有出浆口,下盘5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减振结构由相匹配的套筒7、弹簧8和竖轴9组成,所的套筒7固定在底座6上,竖轴9固定在下盘5的下方,弹簧8套装在竖轴9的中上段,竖轴的9的下段套在套筒7内;使用时,物料从研磨腔13顶部进入,进行粗磨,再经由中盘2中部通孔侧壁上的通道进入中盘2与下盘5之间的研磨腔进行精磨,最后流经浆槽4,从出浆口排进储存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浆槽4的槽口上盖设有环形盖板3,环形盖板3的内圈大于中盘2的外圈,环形盖板3的环形槽11与浆槽8的外沿为配合关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环形盖板3的内圈为坡面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浆槽4的出浆口设置有滤网10。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布置的上盘1、中盘2和下盘5,上盘1为圆锥状,中盘2和下盘5为圆盘状,中盘2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锥磨面,中盘2上的锥磨面与上盘1的锥磨面配合,形成上宽下窄的研磨腔13,下盘5外圈的底部设置有浆槽4,浆槽4设有出浆口,下盘5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上盘(1)通过安置孔14固定在研磨装置上方,下盘(5)通过减振结构固定在研磨装置底部,中盘(2)通过其内孔与下置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减振结构由相匹配的套筒7、弹簧8和竖轴9组成,所的套筒7固定在底座6上,竖轴9固定在下盘5的下方,弹簧8套装在竖轴9的中上段,竖轴的9的下段套在套筒7内。浆槽4的槽口上盖设有环形盖板3,环形盖板3的内圈大于中盘2的外圈,环形盖板3的环形槽11与浆槽8的外沿为配合关系。环形盖板3的内圈为坡面12,浆槽4的出浆口设置有滤网10。使用时,物料从研磨腔13顶部进入,进行粗磨,再经由中盘2中部通孔侧壁上的通道进入中盘2与下盘5之间的研磨腔进行精磨,最后流经浆槽4,从出浆口排进储存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简单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布置的上盘(1)、中盘(2)和下盘(5),所述的上盘(1)为圆锥状,所述的中盘(2)和下盘(5)为圆盘状,所述中盘(2)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锥磨面,所述中盘(2)上的锥磨面与上盘(1)的锥磨面配合,形成上宽下窄的研磨腔(13),所述下盘(5)外圈的底部设置有浆槽(4),所述的浆槽(4)设有出浆口,所述下盘(5)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的减振结构由相匹配的套筒(7)、弹簧(8)和竖轴(9)组成,所的套筒(7)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的竖轴(9)固定在下盘(5)的下方,所述的弹簧(8)套装在竖轴(9)的中上段,所述的竖轴的(9)的下段套在套筒(7)内;使用时,物料从研磨腔(13)顶部进入,进行粗磨,再经由中盘(2)中部通孔侧壁上的通道进入中盘(2)与下盘(5)之间的研磨腔进行精磨,最后流经浆槽(4),从出浆口排进储存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振结构的磨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布置的上盘(1)、中盘(2)和下盘(5),所述的上盘(1)为圆锥状,所述的中盘(2)和下盘(5)为圆盘状,所述中盘(2)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内凹的锥磨面,所述中盘(2)上的锥磨面与上盘(1)的锥磨面配合,形成上宽下窄的研磨腔(13),所述下盘(5)外圈的底部设置有浆槽(4),所述的浆槽(4)设有出浆口,所述下盘(5)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的减振结构由相匹配的套筒(7)、弹簧(8)和竖轴(9)组成,所的套筒(7)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的竖轴(9)固定在下盘(5)的下方,所述的弹簧(8)套装在竖轴(9)的中上段,所述的竖轴的(9)的下段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玮
申请(专利权)人:肖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