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刚专利>正文

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030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07
传统的医疗技术在显微镜下利用无创缝合线进行血管端侧吻合法是最经典的血运重建外科技术,但随着血管直径的减小,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吻合口的直视化仍然存在困难,容易导致漏缝或误缝对侧血管壁,导致吻合口漏血或不通,吻合技术难度成倍增加,极大的限制了该技术的普遍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管吻合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应用于小血管搭桥术中,在不增加血管内膜损伤的前提下,将受体血管两层血管壁隔离开,增加术中显微镜下的可视化程度,达到优化缝合程序、提高吻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An auxiliary anastomotic stoma plasty device for small vessel bypass surgery

Tradi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is the most classic surgical technique of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by using non-invasive suture under microscope. However, with the decrease of vessel diameter,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visualize the anastomotic stoma directly even under high power microscopy, which easily leads to leakage or mistake of the opposite vessel wall, which leads to leakage or obstruction of anastomotic stomosis. The difficulty of anastomotic technique is multipli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xiliary anastomotic stoma forming device for vascular anastomosis, which is applied in small vessel bypass surgery. Without increasing the damage of vascular intima, the recipient vessel is separated from two layers of vessel wall, and the visualization degree under the operation microscope is increased, so as to optimize the suture procedure, improve the anastomotic speed and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Objective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血管搭桥术
,特别涉及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是最常见的引起人缺血性疾病的原因,可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为社会、家庭带来严重负担。传统的医疗技术在显微镜下利用无创缝合线进行血管端侧吻合法是最经典的血运重建外科技术,应用于冠脉搭桥、颅内外血管搭桥,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残疾风险,但随着血管直径的减小,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吻合口的直视化仍然存在困难,容易导致漏缝或误缝对侧血管壁,导致吻合口漏血或不通,吻合技术难度成倍增加,对术者的要求高并且手术时间相应延长,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极大的限制了该技术的普遍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1提供了一种血管吻合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应用于小血管搭桥术中,在不增加血管内膜损伤的前提下,将受体血管两层血管壁隔离开,增加术中显微镜下的可视化程度,达到优化缝合程序、提高吻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体包括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连接线,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不小于第一球体的直径,所述连接线为柔性连接线。优选的,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材质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球体的直径为1mm~2mm。优选的,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为2mm~3mm。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径向直径为0.1~0.3mm。优选的,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为表面光滑的金属球;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为金属丝线,采用金属丝线的目的在于其与金属球作用的一致性,在金属丝线与小血管壁接触时不会带来副作用。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线的长度长于第一球体直径长度的5倍。优选的,所述连接线长度为1.5~2.0cm。优选的,所述金属球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连接线与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材质相同,且所述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连接线为一体成型。技术效果技术方案1由于具有,包括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连接线,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不小于第一球体的直径,所述连接线为柔性连接线。因此具有以下效果: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大小不同,便于在术中根据血管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球体,保证了手术的质量以及效率;连接线的径向直径较细,保证了在手术中连接线不影响手术的进行,同时易弯,不易断保证了装置的耐久性。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材质相同。因此具有以下效果:相同的材质保证了上述装置构成的一致性,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能同时适用各种不同的情形,以便手术及时有效的进行。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第一球体的直径为1mm~2mm。因此具有以下效果:第一球体的直径范围符合了小血管搭桥术中撑开血管时对第一球体大小的要求,保证了手术的进行。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为2mm~3mm。因此具有以下效果:第二球体的直径范围符合了小血管搭桥术中撑开血管时对第二球体大小的要求,保证了手术的进行。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连接线的径向直径为0.1~0.3mm。因此具有以下效果:连接线的直径较细,在手术中避免了对连接线的误判,也与血管的缝合线形成了有效的区分,同时较细的连接线易弯曲,满足了术中对第一球体或第二球体不同位置的需求。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2或5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为表面光滑的金属球。因此具有以下效果:经过多次抛光表面光滑的金属球,在与小血管接触时不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同时抗酸、抗腐蚀,提高了装置的寿命。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连接线的长度长于第一球体直径长度的5倍。因此具有以下效果:连接线的长度较长,一方面方便球体的取用,另一方面有利于金属球在小血管之间放置时,防止金属球的摆动,提高了手术稳定性,同时保证了连接线的韧性和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在上述取值范围时,连接线的长度超出了显微镜下的手术操作范围,避免了术中对连接线和缝合线的误判。技术方案8是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连接线长度为1.5~2.0cm。因此具有以下效果:上述取值范围满足了手术时对连接线的长度要求,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手术效率。技术方案9是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金属球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因此具有以下效果:不锈钢材质抗酸抗腐蚀,既保证在术中对缝合处不会产生不利的副作用,也保证了装置整体的耐久和使用寿命。技术方案10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由于具有,所述第一球体、第二球体和连接线为一体成型。因此具有以下效果:一体成型有利于装置整体的强度,避免了因工艺不精导致连接线断裂或者连接线与金属球之间连接点的断开,保证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强度。有益效果1、上述装置在术中通过将金属球放置在小血管中,能有效的将血管壁分开,完全避免了漏缝或误缝对侧血管壁这一情况的发生,并且可视化程度良好,在术中能清晰的与血管壁分辨,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2、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应用于临床,降低小血管搭桥技术的难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利于成批量生产,应用于搭桥技术成熟的医疗中心,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3、基于该技术带来的优势,开展基层医院技术骨干培训,进一步推广小血管搭桥技术,帮助更多患者获得高效的治疗并降低费用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小血管搭桥术的步骤示意图。图3是表示小血管搭桥术的步骤示意图。图4是表示小血管搭桥术的步骤示意图。图5是表示小血管搭桥术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包括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的连接线3,所述第一球体1的直径为1mm,第二球体2的直径为2mm,连接线3的径向直径为0.1mm;所述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的材质相同,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为表面光滑的金属球,所述连接线3长度为1.5cm。本实施例中,金属球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球体1、第二球体2和连接线3为一体成型。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包括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的连接线3,所述第一球体1的直径为2mm,第二球体2的直径为3mm,连接线3的径向直径为0.2mm;所述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的材质相同,所述连接线3的材质与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相同,第一球体1和第二球体2为表面光滑的金属球,所述连接线3为金属丝线,所述连接线3长度为2cm。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球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体1、第二球体2和连接线3为一体成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装置的使用过程,如图2至图5所示,在进行小血管搭桥手术时,简要的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受体动脉5临时阻断后,利用显微镜剪开部分血管壁,形成与供体动脉4边缘相匹配的吻合口6;步骤二、将与供体动脉4直径匹配的第一球体1放入受体动脉5的吻合口6内,此时受体动脉5的前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连接线,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不小于第一球体的直径,所述连接线为柔性连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连接线,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不小于第一球体的直径,所述连接线为柔性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的材质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的直径为1mm~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为2mm~3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血管搭桥术中辅助吻合口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径向直径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漆松涛张国忠李明洲冯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