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30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沿其长度对称设置有燕尾槽,燕尾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远离燕尾槽槽底的一侧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两个套筒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两端,第一连接杆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口,且套筒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套筒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燕尾槽、滑块、套筒、第一连接杆、螺杆和正反电机的设计,可以实现套筒沿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升降杆、固定块、限位板等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升降杆高度的精细调节。

A surgical fixator for general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rgical fixing bracket for general surgery,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a dovetail groove along its length. A slider is sliding in the dovetail groove. The slider extends from one side fa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dovetail groove to an externally fixed sleeve connected with a vertical sleeve. The bottom ends of the two sleeves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position. Under the support plate, the top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and a lifting rod is sliding in the sleeve. The top side wall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pening. A fixed block is fixed at the second opening, and the fixed block is a cavity structure. In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design of dovetail groove, slider, sleeve, first connecting rod, screw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tor, the sleeve can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height of lifting rod can be fine adjusted by the design of lifting rod, fixing block, limit plat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
,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现有的外科手术中,需要将患处切开,然后进行后续的操作,在切口处需要用拉钩撑开固定住,方便医生操作,但是现有的设施只能很简单的撑开切口,不能精确的调节切口张开的大小,而且现有设施中的支架不能够移动和转动,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沿其长度对称设置有燕尾槽,燕尾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远离燕尾槽槽底的一侧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两个套筒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两端,第一连接杆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口,且套筒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套筒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空腔结构,固定块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套,第一转轴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贯穿固定块的侧壁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圆盘,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限位条和靠近限位条的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块靠近限位条的一端内壁阵列有四个限位块,限位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拉钩。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侧设置有螺杆,螺杆转动安装在支撑板的底壁上,第一连接杆螺纹安装在螺杆上,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的输出轴,正反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底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转轴内部的侧壁上对称固定焊接有卡键,所述第一转轴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卡槽,卡键和卡槽相吻合。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限位条和间隙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槽和刻度条,齿轮套和齿槽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贯穿凹槽的侧壁延伸至外部,第二转轴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上焊接有转动片,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处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固定连接在升降杆上,所述转动套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燕尾槽、滑块、套筒、第一连接杆、螺杆和正反电机的设计,可以实现套筒沿支撑板长度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升降杆、固定块、限位板、第一转轴、齿轮套、第二连接杆、圆盘、限位条、弹簧和限位块的设计可以实现升降杆高度的精细调节,并且能够在调节后保证紧固性,通过升降杆、第二转轴、转动套和紧固螺母的设计可以实现支撑杆的伸缩和转动,通过刻度盘的设计可以实现支撑杆转动角度的识别,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能够精确的控制升降杆升降高度和支撑杆转动的角度,同时能方便移动拉钩的位置,减少手术时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第一连接杆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第二转轴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固定块处剖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第一转轴处侧面剖析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第一转轴处正视剖析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的限位块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燕尾槽、3滑块、4套筒、5第一连接杆、6升降杆、7固定块、8限位板、9第一转轴、10齿轮套、11第二连接杆、12圆盘、13限位条、14弹簧、15限位块、16齿轮套卡键、17第二转轴、18转动套、19紧固螺母、20刻度盘、21支撑杆、22限位杆、23拉钩、24螺杆、25正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侧壁沿其长度对称设置有燕尾槽2,燕尾槽2内滑动安装有滑块3,滑块3远离燕尾槽2槽底的一侧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4,两个套筒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第一连接杆5位于支撑板1的下方,支撑板1的底侧设置有螺杆24,螺杆24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的底壁上,第一连接杆5螺纹安装在螺杆24上,螺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25的输出轴,正反电机25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的底壁上,套筒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口,且套筒4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6,套筒4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为空腔结构,固定块7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上固定套设有齿轮套10,升降杆6的侧壁上设置有齿槽和刻度条,齿轮套10和齿槽相啮合,第一转轴9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位于第一转轴9内部的侧壁上对称固定焊接有卡键16,第一转轴9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卡槽,卡键16和卡槽相吻合,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滑动贯穿固定块7的侧壁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2,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3,限位条13和靠近限位条13的限位板8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套设在第二连接杆11上,固定块7靠近限位条13的一端内壁阵列有四个限位块15,限位块15固定连接在固定块7的内侧壁上,限位块15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限位条13和间隙相吻合,升降杆6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套18,第二转轴17的两端贯穿凹槽的侧壁延伸至外部,第二转轴17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紧固螺母19,紧固螺母19上焊接有转动片,第二转轴17的另一端处设置有刻度盘20,刻度盘20固定连接在升降杆6上,转动套18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杆22,转动套18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21,两个支撑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拉钩23,本技术中,通过燕尾槽2、滑块3、套筒4、第一连接杆5、螺杆24和正反电机25的设计,可以实现套筒4沿支撑板1长度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升降杆6、固定块7、限位板8、第一转轴9、齿轮套10、第二连接杆11、圆盘12、限位条13、弹簧14和限位块15的设计可以实现升降杆6高度的精细调节,并且能够在调节后保证紧固性,通过升降杆6、第二转轴17、转动套18和紧固螺母19的设计可以实现支撑杆21的伸缩和转动,通过刻度盘20的设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沿其长度对称设置有燕尾槽(2),燕尾槽(2)内滑动安装有滑块(3),滑块(3)远离燕尾槽(2)槽底的一侧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4),两个套筒(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第一连接杆(5)位于支撑板(1)的下方,所述套筒(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口,且套筒(4)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6),套筒(4)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为空腔结构,固定块(7)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上固定套设有齿轮套(10),第一转轴(9)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滑动贯穿固定块(7)的侧壁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2),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3),限位条(13)和靠近限位条(13)的限位板(8)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套设在第二连接杆(11)上,固定块(7)靠近限位条(13)的一端内壁阵列有四个限位块(15),限位块(15)固定连接在固定块(7)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杆(6)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套(18),转动套(18)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21),两个支撑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拉钩(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用手术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沿其长度对称设置有燕尾槽(2),燕尾槽(2)内滑动安装有滑块(3),滑块(3)远离燕尾槽(2)槽底的一侧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4),两个套筒(4)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第一连接杆(5)位于支撑板(1)的下方,所述套筒(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口,且套筒(4)内滑动安装有升降杆(6),套筒(4)的顶端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为空腔结构,固定块(7)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板(8),两个限位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上固定套设有齿轮套(10),第一转轴(9)的内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滑动贯穿固定块(7)的侧壁延伸至外部固定连接有圆盘(12),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3),限位条(13)和靠近限位条(13)的限位板(8)之间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套设在第二连接杆(11)上,固定块(7)靠近限位条(13)的一端内壁阵列有四个限位块(15),限位块(15)固定连接在固定块(7)的内侧壁上,所述升降杆(6)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套(18),转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