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复合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23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铝塑复合型材,包括两个铝合金型材,和一个连接在这两个铝合金型材之间的塑料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型材将所述两个铝合金型材的连接面隔离开,并且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空腔。(*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门窗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铝塑复合型材
技术介绍
现在建筑门窗有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等。铝合金门窗特点是耐腐蚀,不易变形,密封性能较好,但保温性能较差;而塑料门窗隔热保温性能好,节约能源,但是强度差,装饰性不如铝合金门窗。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铝塑复合门窗,这种铝塑复合门窗由铝塑复合型材10制成,铝塑复合型材10包括两个铝合金型材11、12以及连接在这两个铝合金型材11、12之间的两根隔热条13。如图1所示,两根隔热条13与两侧的铝合金型材11、12以燕尾槽(其截面呈梯形,内大口小)14的形式插接组合在一起,再经过复合即可制成铝塑复合型材10。然而,这种铝塑复合型材的两个隔热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热量还可以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在两侧的铝合金型材间直接传导。此外,由于隔热条难以形成安装五金件时所需的槽口,其长度一般较短,因此这种铝塑复合型材的保温性能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好保温性能的铝塑复合型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塑复合型材,包括两个铝合金型材,和一个连接在这两个铝合金型材之间的塑料型材,所述塑料型材将所述两个铝合金型材的连接面隔离开,并且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空腔。上述的铝塑复合型材中,可以在所述塑料型材未连接所述铝合金型材的一侧上设有一个欧洲标准五金件槽口。该槽口使五金件的互换性提高,从而降低了门窗的制造成本。上述的铝塑复合型材中,可以在两个铝合金型材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燕尾槽,所述塑料型材连接面的对应位置设有可穿入所述燕尾槽与其紧密配合的接合部,并且塑料型材两个连接侧边的中部均设有一个小凹槽。以增大塑料型材连接侧的弹性,实现与铝合金型材间的无间隙配合。上述的铝塑复合型材中,可以在燕尾槽的一个或两个燕尾上形成与所述接合部咬合的锯齿。以加强复合的紧密度。由上可知,本技术的铝塑复合型材通过内部设有空腔的塑料型材能够很好的改善铝塑复合型材的隔热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塑料型材连接面中部的小凹槽以及所述燕尾槽的燕尾上的锯齿能够大大加强所述铝合金型材和所述塑料型材之间复合的强度和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铝塑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20的结构示意图,铝塑复合型材20包括两个铝合金型材21、22,和一个连接在这两个铝合金型材21、22之间的塑料型材23,塑料型材23的截面大致为中空的矩形,并将两侧的铝合金型材的连接面隔离开。如图2所示,在每个铝合金型材21、22的连接面上各设有两个燕尾槽24,塑料型材23两侧的连接面上则分别设有两个穿在燕尾槽24中的接合部25,其截面形状与燕尾槽24基本相同,通过两者之间的紧密配合将塑料型材和铝合金型材复合在一起。与图1所示现有技术铝塑复合型材10比较,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条13换成了内部设有空腔26的塑料型材23,两个铝合金型材21、22的连接面被塑料型材23隔离开,热量不能以对流、辐射等方式在两个连接面之间直接传递。而且,塑料型材23截面的长度也大于图1中的隔热条。因此本技术具有更好的隔热效果。为了加强隔热效果,还可以在塑料型材23内部形成两个或以上的空腔。铝合金型材21、22上的空腔27用于容纳连接件,而塑料型材23上下侧的凹槽28用来镶装密封条。本技术的塑料型材可以根据安装配件时所需的形状而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在本技术中,在塑料型材23两个连接侧边的内侧(或外侧)中部各设有一个小凹槽,下文中将其称为消间隙槽29,它使所述侧边更具有弹性。在实际应用中,在塑料型材23的接合部25通过穿条机穿入铝合金型材21、22的燕尾槽24中之后,当利用复合机沿图2中所示方向F施压时,由于消间隙槽29的存在,这两个侧边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向内弯曲,使燕尾槽24和接合部25之间的间隙能够完全消除,提高复合的精度(如果所述侧边刚性太大,未弯曲到所需角度,就不能完全消除间隙)。同时,弹性形变产生的回复力增大了接合部和燕尾槽之间的摩擦力,加强了铝合金型材和塑料型材之间复合的强度。此外,本技术燕尾槽24的一个燕尾上开有锯齿(图2中未示出),以便在复合机的作用下使燕尾槽24的燕尾能够紧紧咬合进接合部25中,使燕尾槽和接合部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从而增强铝合金型材和塑料型材之间复合的可靠性。当然,也可以在燕尾槽24的两个燕尾上都开有锯齿。在以后的实施例中均具有上述的“消间隙槽”和“锯齿”结构,就不再一一说明。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铝合金型材31的一侧上设有一个伸出边32,用于在制成门窗时安装玻璃或类似物,伸出边2上还设有一个镶装密封条的凹槽33。这种结构的铝塑复合型材适合于作为门窗的边框使用。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铝合金型材41上设有两个伸出边42、43,其作用与第三实施例一样。这种铝塑复合型材适合于作为门窗的中框使用。图5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铝塑复合型材5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个铝合金型材51、52,和一个连接在这两个铝合金型材51、52之间的塑料型材53。铝型材51、52与塑料型材53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本实施例中的塑料型材53非连接的一侧上形成一个欧洲标准五金件槽口(简称“欧槽”)58,用于安装与铝塑复合型材相配合的五金件,以制成铝塑复合门窗。在现有的铝塑复合型材上设置的是安装铝合金门窗用五金件的槽口,由于铝合金门窗上的该槽口的规格没有通用的统一标准,使得可安装的五金件的规格受到限制,并且互换性很差,影响了市场的推广。而本实施例中的“欧槽”58是适用于安装塑料门窗用五金件的槽口,具有国际统一标准,因此使五金件的互换性提高,从而降低了门窗的制造成本。如图5所示,为了适应在塑料型材53上设置一个“欧槽”的结构特点,燕尾槽55和接合部57均比较宽。并且为了保证塑料型材53的强度,在塑料型材53的空腔内还设有一个加强筋59,此加强筋59将塑料型材53的内腔分成了两部分。权利要求1.一种铝塑复合型材,包括两个铝合金型材,和一个连接在这两个铝合金型材之间的塑料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型材将所述两个铝合金型材的连接面隔离开,并且内部设有至少一个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型材未连接所述铝合金型材的一个侧边上形成有一个欧洲标准五金件槽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塑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铝合金型材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燕尾槽,所述塑料型材连接面的对应位置设有可穿入所述燕尾槽与其紧密配合的接合部,并且塑料型材两个连接侧边的中部均设有一个小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的一个或两个燕尾上还形成有与所述接合部咬合的锯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复合型材,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兵石清任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