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节结构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19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架、升降架、连接组件与调节组件,所述升降架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驱动锥齿轮、从动咬合套、从动咬合杆与传动锥齿轮,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位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从动咬合套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从动咬合杆与所述从动咬合套相互咬合且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咬合杆的端部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咬合。所述高度调节结构能够精准地调节高度。

Height adjustment structure and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ight adjustment structure. The height adjustment structure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 lifting frame, a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a regulating component. The lifting frame is slidingly insert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eat, a driving bevel gear, a driven occlusion sleeve, a driven occlusion rod and a driving bevel gear. The connect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driving bevel gear is located in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moving occlusion sleeve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lifting frame, and the driven occlusion rod and the driven occlusion sleeve engage each other, and the driven occlusion rod penetrates the support frame. The driving bevel gear is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driven occlusion rod and occludes with the driving bevel gear. The height adjusting structure can accurately adjust th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度调节结构及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度调节结构及座椅。
技术介绍
座椅是生活及办公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座椅一般包括底座、坐垫与靠垫,所述坐垫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靠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坐垫的一侧,所述底座一般具有升降机构,用以调节所述坐垫的高度。然而,由于所述升降机构一般采用弹性结构与卡扣相结合的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升降机构不能实现对高度的精准调节,而仅是实现两个或三个高度档位的粗放式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精准调节高度的高度调节结构。一种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架、升降架、连接组件与调节组件,所述升降架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驱动锥齿轮、从动咬合套、从动咬合杆与传动锥齿轮,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位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从动咬合套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从动咬合杆与所述从动咬合套相互咬合且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咬合杆的端部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咬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与调节套,所述调节杆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座中,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套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并位于所述升降架的外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收容筒,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凸设有插设筒,所述插设筒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收容筒中,所述从动咬合套固定于所述插设筒的内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咬合套设置于所述插设筒的底部,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插设筒中并与所述从动咬合套互相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插设筒远离所述从动咬合套的一端,所述从动咬合杆的顶部穿设于所述固定套内。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抵持套,所述抵持套包绕于所述插设筒的顶部周缘,并抵持于所述收容筒的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锥齿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传动锥齿轮的旋转轴线垂直,所述传动锥齿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从动咬合杆的轴线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并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安装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两个所述收容筒,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凸设有两个所述插设筒,所述两个插设筒分别插设于所述两个收容筒中,所述连接组件的数目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收容筒中。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的相对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两个连接组件的连接座内,并与所述两个连接组件的驱动锥齿轮固定连接。一种座椅,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在使用时,用手旋转所述调节套并通过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驱动锥齿轮旋转,所述驱动锥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锥齿轮驱动所述从动咬合杆旋转,所述从动咬合杆通过所述从动咬合套驱动所述升降架相对所述支撑架升降。由于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是通过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从动咬合杆与从动咬合套来实现的,即所述升降架的升降精度是由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从动咬合杆与从动咬合套的螺距来决定的,相对于仅有两个或三个高度档位的粗放式调节,本技术的高度调节结构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高度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座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度调节结构。例如,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架、升降架、连接组件与调节组件,所述升降架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驱动锥齿轮、从动咬合套、从动咬合杆与传动锥齿轮。例如,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位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从动咬合套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例如,所述从动咬合杆与所述从动咬合套相互咬合且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咬合杆的端部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咬合。例如,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与调节套,所述调节杆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座中,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例如,所述调节套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并位于所述升降架的外侧。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高度调节结构100,包括支撑架20、升降架30、连接组件40与调节组件50,所述升降架30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支撑架20上,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连接座41、驱动锥齿轮42、从动咬合套43、从动咬合杆44与传动锥齿轮45,所述连接座4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上,所述驱动锥齿轮42位于所述连接座41内,所述从动咬合套43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架30上,所述从动咬合杆44与所述从动咬合套43相互咬合且所述从动咬合杆44穿设于所述支撑架20内,所述传动锥齿轮45固定于所述从动咬合杆44的端部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42咬合,所述调节组件50包括调节杆51与调节套52,所述调节杆51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座41中,所述驱动锥齿轮42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51上,所述调节套52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51上并位于所述升降架30的外侧。例如,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00在使用时,用手旋转所述调节套52并通过所述调节杆51带动所述驱动锥齿轮42旋转,所述驱动锥齿轮42通过所述传动锥齿轮45驱动所述从动咬合杆44旋转,所述从动咬合杆44通过所述从动咬合套43驱动所述升降架30相对所述支撑架20升降。由于所述升降架30的升降是通过驱动锥齿轮42、传动锥齿轮45、从动咬合杆44与从动咬合套43来实现的,即所述升降架30的升降精度是由驱动锥齿轮42、传动锥齿轮45、从动咬合杆44与从动咬合套43的螺距来决定的,相对于仅有两个或三个高度档位的粗放式调节,本技术的高度调节结构100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高度调节。例如,为了便于设置所述插设筒31,所述支撑架20上形成有收容筒21,所述升降架30的底部凸设有插设筒31,所述插设筒31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收容筒21中,所述从动咬合套43固定于所述插设筒31的内侧。所述从动咬合套43设置于所述插设筒31的底部,所述从动咬合杆44穿设于所述插设筒31中并与所述从动咬合套43互相螺合。所述连接组件40还包括固定套46,所述固定套46固定于所述插设筒31远离所述从动咬合套43的一端,所述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升降架、连接组件与调节组件,所述升降架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驱动锥齿轮、从动咬合套、从动咬合杆与传动锥齿轮,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位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从动咬合套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从动咬合杆与所述从动咬合套相互咬合且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咬合杆的端部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咬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与调节套,所述调节杆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座中,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套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并位于所述升降架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升降架、连接组件与调节组件,所述升降架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驱动锥齿轮、从动咬合套、从动咬合杆与传动锥齿轮,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位于所述连接座内,所述从动咬合套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从动咬合杆与所述从动咬合套相互咬合且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传动锥齿轮固定于所述从动咬合杆的端部并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咬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与调节套,所述调节杆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连接座中,所述驱动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套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并位于所述升降架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收容筒,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凸设有插设筒,所述插设筒滑动地插设于所述收容筒中,所述从动咬合套固定于所述插设筒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咬合套设置于所述插设筒的底部,所述从动咬合杆穿设于所述插设筒中并与所述从动咬合套互相螺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基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好习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