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130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沉重块、仿生物块和吊钩块,所述沉重块的上端设置有穿连钓竿鱼线的钩眼,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仿生物块的第一球体,所述仿生物块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球体的第一腔槽,且第一腔槽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腔槽内外的螺栓孔;所述仿生物块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球体结构相同的第二球体;所述吊钩块上方设置有与第一腔槽结构相同的第二腔槽,其下方设置有按高低等间距绕吊钩块一圈设置有若干鱼钩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水流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一种模仿小动物在水底的摆动的仿生效果,从而提高得鱼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A swinging squid hoo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winging squid hook, which comprises a heavy block, a bionic block and a hook block connect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upper end of the heavy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eye through a fishing rod line. The lower end of the heavy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here for connecting the bionic block. The upper end of the bionic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vity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the first sphere, and the first cavity groove is arranged. Bolt holes connecting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first cavity groove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a second sphere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as the first sphere is arranged below the bionic block; a second cavity groove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as the first cavity groove is arranged above the hook block, and a number of fishhook group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hook block in a circle around the hook block with equal spac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hieve the imitation effect of imitating the swing of small animals under water by cooperating with water flow, thereby improving the fish yield, having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具体指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
技术介绍
随着渔洋捕捞业发展,人们对钓鱼器具作了大量改进,以提高生产能力。垂钓由传统的根据鱼类的不同放置不同的鱼饵,当鱼饵被吞食。鱼儿上钩的方式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采用仿生饵钓法,这是一种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方法,采用的鱼饵为仿生鱼饵,有别于传统的真饵,省去准备饵料的工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仿生鱼饵现在在钓鱼中使用十分广泛,以其耐久性、稳定性受到很大的欢迎,因此,仿生鱼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了仿生真饵的生物活性,在鱼饵中增加了小马达或者小振动电机,通过振动来叨叨动物仿真的效果,对鱼产生引诱力,提高钓鱼时鱼上钩的可能性,但是在小小的鱼饵中要加入小马达和小振动电机的工艺需要较为精细,成本高,且其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沉重块、仿生物块和吊钩块,所述沉重块的上端设置有穿连钓竿鱼线的钩眼,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仿生物块的第一球体,所述仿生物块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球体的第一腔槽,且第一腔槽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腔槽内外的螺栓孔;所述仿生物块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球体结构相同的第二球体;所述吊钩块上方设置有与第一腔槽结构相同的第二腔槽,其下方设置有按高低等间距绕吊钩块一圈设置有若干鱼钩组。所述鱼钩组均包含有若干荧光钩。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将传统的一体结构的鱼饵改进为三段式的连接方式,采用沉重块的设置有效解决了传统鱼饵效果差的缺点,沉重块、仿生物块和吊钩块的之间采用球体和和腔槽包附铰接的连接方式可促进鱼钩在流动的水底中进行移动,模仿小动物在水底的摆动,仿生效果好,并且减少其他结构或零部件的使用,连接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沉重块1、模仿虾、小鱼等生物形态外形设置的仿生物块2和吊钩块3,所述沉重块1的上端设置有穿连钓竿鱼线的钩眼11,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仿生物块2的第一球体12,所述仿生物块2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球体12的第一腔槽21,且第一腔槽2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腔槽21内外的螺栓孔22;所述仿生物块2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球体12结构相同的第二球体23;所述吊钩块3上方设置有与第一腔槽21结构相同的第二腔槽31,其下方设置有按高低等间距绕吊钩块3一圈设置有若干鱼钩组32,所述鱼钩组32均包含有若干荧光钩(未标识)。沉重块1、仿生物块2和吊钩块3之间才采用腔槽容纳球体的铰接方式连接,然后用螺栓通过固定在螺栓孔22使得球体无法从腔槽内脱落,使得仿生物块2和吊钩块3在水流中处于一个类似小型生物移动的摆动状态,达到仿生效果,从而可提高对鱼体的引诱力,提高得鱼率;采用上下两端均铰接的链接方式是确保鱼钩有处于摆动状态的部分,防止卡入东西而无法摆动的问题出现,保留局部或较小部分仿生效果;沉重块1的设置一则可便于鱼钩和鱼线的连接,更重要的是其主要起到整个鱼钩的重力作用,可利于鱼钩能下沉,提高垂钓效果,并且沉重块和仿生物块分离设置可降低仿生物块的重量,进而可促进仿生物块在水流中飘动的效果。鱼钩组32和荧光钩的设置主要便于提高捕鱼效果和效率。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小马达仿生鱼钩其制作成本降低,且相对于机械式运动更加灵活,仿生效果更真实,且使用寿命更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沉重块、仿生物块和吊钩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重块的上端设置有穿连钓竿鱼线的钩眼,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仿生物块的第一球体,所述仿生物块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球体的第一腔槽,且第一腔槽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腔槽内外的螺栓孔;所述仿生物块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球体结构相同但体积较小的第二球体;所述吊钩块上方设置有与第一腔槽结构相同的第二腔槽,其下方设置有按高低等间距绕吊钩块一圈设置有若干鱼钩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垂钓鱿鱼鱼钩,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沉重块、仿生物块和吊钩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重块的上端设置有穿连钓竿鱼线的钩眼,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仿生物块的第一球体,所述仿生物块的上方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球体的第一腔槽,且第一腔槽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通第一腔槽内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财武
申请(专利权)人:海之星福建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