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11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涉及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贯穿电机箱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容纳底座,所述容纳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块,所述容纳底座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定位装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该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通过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的改良,以及容纳底座、导向杆、导向块、导向弹簧和容纳盒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避免了由于翻料操作过快且材料质量相对过小而导致的材料掉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材料,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A Feed Turning Mechanism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rning mechanism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dible fungi processing. The material turning mechanism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 includes a motor box,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otor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rough a coupling, the left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runs through the left side of the motor box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accommodating base, the bottom of the accommodat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il block, and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accommodating base are fixed.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uide rod, and the top of the guide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uide block.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positioning device and detection device, as well as the combined use of parts such as base, guide rod, guide block, guide spring and container, the turning mechanism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 avoids material dropping due to the quick turning operation and relatively small material quality, thus saving material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facilitating the use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三百五十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现有申请号CN201410711147.1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生物肥生产发酵料翻料的翻料板及其翻料机构,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所述翻料板包括以轴线为对称条形结构的板叶,所述板叶具有两端部宽度小于中部宽度的工作面,板叶的轴线位置开设有装配孔,板叶的工作面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位于轴线一段的高度大于两端部的高度;本技术的翻料板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在高深度的翻料过程中板叶受力情况良好,使得该翻料板能够运用在有机生物肥生产中发酵料的翻料过程中,具有翻料效率高、机械可靠性好的优点,本技术的翻料机构通过翻料板间独特的组合方式,使得翻料过程机构整体受力情况良好,且翻料操作过渡平稳,特别适合于大面积、大批量堆料的翻料降温过程。该技术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等问题需要解决:1、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翻料操作过快且材料质量相对过小而导致的材料掉落,造成一定的材料浪费,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同时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增加了人力的支出。2、该技术翻料的程度不高,容易出现由于材料堆积而导致的底部材料难以翻至整体的上部,提高了翻料操作的难度,给产品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于是,本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解决了容易出现由于翻料操作过快且材料质量相对过小而导致的材料掉落,以及容易出现由于材料堆积而导致的底部材料难以翻至整体的上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贯穿电机箱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容纳底座,所述容纳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块,所述容纳底座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定位装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设有与容纳底座配合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线圈块配合设置的线圈板,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容纳底座配合设置的容纳盒,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导向板与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导向弹簧,且导向弹簧环绕设置于导向杆的表面,所述容纳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电机箱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的底部与容纳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架上贯穿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两端均套设有定位螺母,所述导向杆套设于定位螺栓的表面,所述定位框架上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两端均套设有调节螺母。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电片,所述检测外壳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导电片,所述检测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液,且当检测外壳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导电液分别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外壳,所述控制外壳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安全电阻和熔断器,所述控制外壳的右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机开关和电源开关。所述线圈块的正极端与正极电源电性接通,所述线圈块的负极端与线圈板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线圈板的负极端与安全电阻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安全电阻的负极端与电源开关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正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通过导电液与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与安全电阻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负极端与负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正极端与电机开关的负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和电源开关的正极端均与负极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限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电机箱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杆配合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线圈块和线圈板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控制外壳的左侧设置有透气网板。优选的,所述定位框架上镶嵌有定位球,且定位球与导向杆的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大于导向块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通过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的改良,以及容纳底座、导向杆、导向块、导向弹簧和容纳盒等部件的配合使用,避免了由于翻料操作过快且材料质量相对过小而导致的材料掉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材料,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同时增加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的支出。(2)、该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通过控制机构的改良,以及电机、线圈块和线圈板的配合使用,避免了由于材料堆积而导致的底部材料难以翻至整体的上部,降低了翻料操作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箱;2、电机;3、转动轴;4、容纳底座;5、线圈块;6、定位装置;61、定位框架;62、定位螺母;63、定位螺栓;64、调节螺栓;65、调节螺母;66、定位球;7、导向杆;8、导向块;9、导向板;10、线圈板;11、容纳盒;12、限位环;13、导向弹簧;14、检测装置;141、第一导电片;142、导电液;143、检测外壳;144、第二导电片;15、限位杆;16、第一支撑杆;17、限位块;18、第二支撑杆;19、控制机构;191、散热孔;192、透气网板;193、安全电阻;194、电路板;195、电机开关;196、熔断器;197、电源开关;198、控制外壳;20、受力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包括电机箱1,电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左端贯穿电机箱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容纳底座4,容纳底座4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块5,线圈块5和线圈板1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线圈块5和线圈板10用于配合容纳底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包括电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左端贯穿电机箱(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容纳底座(4),所述容纳底座(4)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块(5),所述容纳底座(4)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定位装置(6)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杆(7)的表面套设有与容纳底座(4)配合设置的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线圈块(5)配合设置的线圈板(10),所述导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容纳底座(4)配合设置的容纳盒(11),所述导向杆(7)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12),所述导向板(9)与限位环(12)之间设置有导向弹簧(13),且导向弹簧(13)环绕设置于导向杆(7)的表面,所述容纳底座(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14),所述检测装置(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所述电机箱(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机构(19);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框架(61),所述定位框架(61)的底部与容纳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架(61)上贯穿设置有定位螺栓(63),所述定位螺栓(63)的两端均套设有定位螺母(62),所述导向杆(7)套设于定位螺栓(63)的表面,所述定位框架(61)上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栓(64),所述调节螺栓(64)的两端均套设有调节螺母(65);所述检测装置(14)包括检测外壳(143),所述检测外壳(143)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电片(141),所述检测外壳(143)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导电片(144),所述检测外壳(143)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液(142),且当检测外壳(143)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导电液(142)分别与第一导电片(141)和第二导电片(144)接触;所述控制机构(19)包括控制外壳(198),所述控制外壳(198)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94),所述电路板(19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安全电阻(193)和熔断器(196),所述控制外壳(198)的右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机开关(195)和电源开关(197);所述线圈块(5)的正极端与正极电源电性接通,所述线圈块(5)的负极端与线圈板(10)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线圈板(10)的负极端与安全电阻(193)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安全电阻(193)的负极端与电源开关(197)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141)与正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141)通过导电液(142)与第二导电片(14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144)与安全电阻(193)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的负极端与负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2)的正极端与电机开关(195)的负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195)和电源开关(197)的正极端均与负极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用菌加工的翻料机构,包括电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左端贯穿电机箱(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容纳底座(4),所述容纳底座(4)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块(5),所述容纳底座(4)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定位装置(6)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杆(7)的表面套设有与容纳底座(4)配合设置的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线圈块(5)配合设置的线圈板(10),所述导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容纳底座(4)配合设置的容纳盒(11),所述导向杆(7)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12),所述导向板(9)与限位环(12)之间设置有导向弹簧(13),且导向弹簧(13)环绕设置于导向杆(7)的表面,所述容纳底座(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14),所述检测装置(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所述电机箱(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机构(19);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框架(61),所述定位框架(61)的底部与容纳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架(61)上贯穿设置有定位螺栓(63),所述定位螺栓(63)的两端均套设有定位螺母(62),所述导向杆(7)套设于定位螺栓(63)的表面,所述定位框架(61)上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栓(64),所述调节螺栓(64)的两端均套设有调节螺母(65);所述检测装置(14)包括检测外壳(143),所述检测外壳(143)内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电片(141),所述检测外壳(143)内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导电片(144),所述检测外壳(143)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液(142),且当检测外壳(143)位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导电液(142)分别与第一导电片(141)和第二导电片(144)接触;所述控制机构(19)包括控制外壳(198),所述控制外壳(198)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94),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鑫强盛斌姚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知黔韵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