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80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前侧盖板、一个大音箱和一个以上的小音箱,所述大音箱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小音箱的前侧容置腔,后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组件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大音箱和小音箱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的支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将小音箱内嵌放置在大音箱的前侧容置腔内,而且还能够将支撑组件内嵌放置在大音箱的第一容置腔内,大大减少了音响器材总占用空间,方便搬运人员打包及搬运,大大降低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

A New Portable Soundbox Combin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portable speaker combin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component, a front cover plate, a large speaker and more than one small speaker. The front side of the large speaker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side accommodation cavity for placing the small speaker, and the rea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for placing the support component. Both the large speaker and the small speaker are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component. Support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embed the small speaker in the front chamber of the big speaker, but also embed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s in the first chamber of the big speaker,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total occupied space of the audio equipment, facilitates the packing and handling of the porters,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por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音响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演出表演期间,往往都会根据场地需要来搭建音箱,在演出表演前需要将音响器材搬运至演出场地,而在演出表演结束后又需要将音响器材搬离演出场地,由于音响设备和安装组件较多,且每个音箱只能单独叠加放置,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打包运输,大大增大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能够大大减少了音响器材总占用空间,方便搬运人员打包及搬运,大大降低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前侧盖板、一个大音箱和一个以上的小音箱,所述大音箱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小音箱的前侧容置腔,所述前侧容置腔的形状大小与其总共放置的小音箱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前侧盖板覆盖设置在前侧容置腔的开口处,所述大音箱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组件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形状大小与支撑组件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大音箱和小音箱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的支撑孔。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跨设在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处用于防止支撑组件跌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片的数量为两块,其中一块第一挡片跨设在第一容置腔的上端开口处,另外一块第一挡片跨设在第一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处。进一步地,所述大音箱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功放的第二容置腔。进一步地,所述大音箱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的开口处还跨设有第二挡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腔和第三容置腔之间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和第三容置腔均设置在大音箱的后侧。进一步地,所述大音箱的左右两侧、底侧和顶侧均设置有用于搬运的提手开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大音箱的底侧。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盖板的形状大小与前侧容置腔的开口处形状大小相匹配。进一步地,还包括行走轮子,所述行走轮子设置在大音箱的后侧。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子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为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使支撑杆实现升降的摇臂。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杆,所述小音箱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小音箱的两侧设有插槽,两个以上的小音箱堆叠放置,通过连杆两端分别插入上下两个小音箱的插槽中对小音箱进行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前侧盖板、一个大音箱和一个以上的小音箱,所述大音箱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小音箱的前侧容置腔,后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组件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大音箱和小音箱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的支撑孔。本技术不仅能够将小音箱内嵌放置在大音箱的前侧容置腔内,而且还能够将支撑组件内嵌放置在大音箱的第一容置腔内,大大减少了音响器材总占用空间,方便搬运人员打包及搬运,大大降低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在使用时的整体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在使用时的整体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在使用时的整体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的大音箱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在搬运时小音箱放置在大音箱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包括支撑组件300、前侧盖板112、一个大音箱100和一个以上的小音箱200,所述大音箱10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小音箱200的前侧容置腔111,所述前侧容置腔111的形状大小与其总共放置的小音箱20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前侧盖板112覆盖设置在前侧容置腔111的开口处,所述大音箱10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组件300的第一容置腔121,所述第一容置腔121的形状大小与支撑组件30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大音箱100和小音箱200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300的支撑孔160。在搬运时,用户能够将小音箱200内嵌放置在大音箱100的前侧容置腔111内,再用前侧盖板112进行遮挡,防止其掉落;另外,用户还能够将支撑组件300内嵌放置在大音箱100的第一容置腔121内,本技术大大减少了音响器材总占用空间,方便搬运人员打包及搬运,大大降低了搬运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使用时,将小音箱200和支撑组件300取出,并用支撑组件300对小音箱200进行架设支撑,并将支撑组件300的底端安装在大音箱100的支撑孔160处,实现音响器材的搭建。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挡片122,所述第一挡片122跨设在第一容置腔121的开口处用于防止支撑组件300跌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片122的数量为两块,其中一块第一挡片122跨设在第一容置腔121的上端开口处,另外一块第一挡片122跨设在第一容置腔121的下端开口处。为了对支撑组件300进行遮挡防止其掉落,相应地在第一容置腔121的上端开口处和下端开口处均安装一块第一挡片122,安装更加牢固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大音箱100还设置有用于放置功放的第二容置腔131。为了方便接线,还相应设置了第二容置腔131来放置功放,当使用时,将电源线和通信线连接至第二容置腔131内的功放设备即可。进一步地,所述大音箱100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三容置腔141,所述第三容置腔141的开口处还跨设有第二挡片142。为了方便对电源线和通信线进行放置搬运,相应地还增设了第三容置腔141,用户能够直接将电源线和通信线放置在第三容置腔141内,并用第二挡片142进行遮挡防止其掉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腔131和第三容置腔141之间相连通。为了方便接线,相应地将第二容置腔131和第三容置腔141进行连通,用户能够将第三容置腔141内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直接连接至第三容置腔141内的功放插口,减少了电源线和通信线的绕线的繁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腔121、第二容置腔131和第三容置腔141均设置在大音箱100的后侧。为了美观以及方便装载,优选地,将第一容置腔121、第二容置腔131和第三容置腔141均设置在大音箱100的后侧。进一步地,还包括垫块400,所述垫块400设置在大音箱100的底侧。为了在使用时垫高大音箱100,防止其受损,相应地在大音箱100的底侧增设垫块400,避免了地面对大音箱100的磨损。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盖板112的形状大小与前侧容置腔111的开口处形状大小相匹配。为了在节省材料,相应地将前侧盖板112的形状大小与前侧容置腔111的开口处形状大小设计成相匹配。进一步地,还包括行走轮子500,所述行走轮子500设置在大音箱100的后侧。为了方便对器材进行搬运,相应地在大音箱100的后侧加装行走轮子500,在搬运时对大音箱100进行翻侧,使其后侧的行走轮子500着地,方便搬运。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子500的数量为四个。进一步地,所述大音箱100的左右两侧、底侧和顶侧均设置有用于搬运的提手开孔150。为了方便在垫块400着地期间对大音箱100进行搬运,相应地在大音箱100的左右两侧开设了提手开孔150;同时为了方便在行走轮子500着地期间对大音箱100进行搬运,相应地在大音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300)、前侧盖板(112)、一个大音箱(100)和一个以上的小音箱(200),所述大音箱(10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小音箱(200)的前侧容置腔(111),所述前侧容置腔(111)的形状大小与其总共放置的小音箱(20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前侧盖板(112)覆盖设置在前侧容置腔(111)的开口处,所述大音箱(10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组件(300)的第一容置腔(121),所述第一容置腔(121)的形状大小与支撑组件(30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大音箱(100)和小音箱(200)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300)的支撑孔(1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300)、前侧盖板(112)、一个大音箱(100)和一个以上的小音箱(200),所述大音箱(100)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小音箱(200)的前侧容置腔(111),所述前侧容置腔(111)的形状大小与其总共放置的小音箱(20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前侧盖板(112)覆盖设置在前侧容置腔(111)的开口处,所述大音箱(10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支撑组件(300)的第一容置腔(121),所述第一容置腔(121)的形状大小与支撑组件(30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大音箱(100)和小音箱(200)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组件(300)的支撑孔(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片(122),所述第一挡片(122)跨设在第一容置腔(121)的开口处用于防止支撑组件(300)跌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122)的数量为两块,其中一块第一挡片(122)跨设在第一容置腔(121)的上端开口处,另外一块第一挡片(122)跨设在第一容置腔(121)的下端开口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仙笛音响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