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拉林专利>正文

自动隐形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44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隐形纱窗,其技术关键是纱窗前端通过扣件与推拉式玻璃窗扇呈固定式活连接,纱窗的后端固定并缠绕在两端固连有卷式弹簧的卷芯上。当不使用纱窗时,可关闭玻璃窗或解开扣件使纱窗自动隐入立式设置为窗框的窗纱盒内,这样即不影响室内采光,又不使纱窗落上许多尘土,当使用纱窗时,只需扣上扣件拉动玻璃窗扇即可。(*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窗,特别是一种自动隐形纱窗。目前,建筑业使用及市售的纱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窗纱直接固定于窗框之上组成以合页为轴转动的纱窗。这种纱窗打开时,往往占居室内空间。在不使用而关闭纱窗时又对室内采光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纱窗同玻璃窗一样,需要一定的框架。另一类是将窗纱直接固定于窗框上,开关玻璃窗靠窗框下面设置的推拉把手进行。这类纱窗优点是避免了开关玻璃窗时蚊蝇进入室内,不足的是纱窗不易活动打开,对室内采光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不使用时,易落上许多灰尘,时常需要清洗,人们使用不方便。诸如一些高档化的铝合金推拉式窗户,目前其纱窗的设置仍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隐形纱窗,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窗纱盒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不使用窗纱示意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纱窗(1)、推拉式玻璃窗扇(2)、窗纱盒(3)、扣件(4)、端盖(5)、卷芯(6)和弹簧(7)组成。本技术以园桶状立式设置的窗纱盒(3)替代一立式窗框。纱窗盒(3)内设置有卷芯(6)。纱窗(1)的前端通过扣件(4)与推拉式玻璃窗扇(2)固定式活连接,纱窗(1)的后端固定并缠绕在两端固连有卷式弹簧(7)的卷芯(6)上,卷式弹簧(7)设置在窗纱盒(3)两端的端盖(5)内,并且两弹簧(7)的另一端均与端盖(5)呈固连接。当需要打开玻璃窗扇(2)使用纱窗(1)时,将扣件(4)扣上,推拉玻璃窗扇(2),则纱窗(1)即从窗纱盒(3)内拉出。当需要关闭玻璃窗扇(2)时,只需推拉玻璃窗扇(2),纱窗(1)则在卷式弹簧(7)的作用下,自动卷在卷芯(6)上,关闭玻璃窗扇(2)后,整个窗户上看不到纱窗(1)。当需要打开玻璃窗扇(2),又不需要纱窗(1)时,将扣件(4)解扣即可。本技术的优点是纱窗为隐蔽于窗纱盒内,只有使用时才拉出来,即避免了不使用纱窗时,许多尘土落到纱窗上,又不影响玻璃窗的采光效果,并且纱窗的后端卷在两端设置弹簧的卷芯上,纱窗拉出来后受到前后拉力,纱窗很平展,弹簧的弹力还可使玻璃窗扇关闭时,使纱窗自动卷到卷芯上。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隐形纱窗,其特征是纱窗(1)的前端通过扣件(4)与推拉式玻璃窗扇(2)呈固定式活连接,纱窗(1)的后端固定并缠绕在两端固连有卷式弹簧(7)的卷芯(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隐形纱窗,其特征是圆桶状立式设置的窗纱盒(3)为一立式窗框,卷芯(6)位于其中,窗纱盒(3)两端的端盖(5)内设置有卷式弹簧(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隐形纱窗,其技术关键是纱窗前端通过扣件与推拉式玻璃窗扇呈固定式活连接,纱窗的后端固定并缠绕在两端固连有卷式弹簧的卷芯上。当不使用纱窗时,可关闭玻璃窗或解开扣件使纱窗自动隐入立式设置为窗框的窗纱盒内,这样即不影响室内采光,又不使纱窗落上许多尘土,当使用纱窗时,只需扣上扣件拉动玻璃窗扇即可。文档编号E06B9/52GK2245111SQ9524550公开日1997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5日专利技术者张拉林 申请人:张拉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隐形纱窗,其特征是:纱窗(1)的前端通过扣件(4)与推拉式玻璃窗扇(2)呈固定式活连接,纱窗(1)的后端固定并缠绕在两端固连有卷式弹簧(7)的卷芯(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拉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拉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