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宪友专利>正文

防雾、防霜隔温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41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防雾、防霜隔温层结构,用比较简单的装置解决寒冬在透明体上结雾霜所带来的麻烦。形成一封闭的隔温腔来缓解室内或室外的温差,达到在透明体不上雾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元件少易于生产,安装方便,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机动车、特种机械、房屋等设施的透明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防雾层1和圆柱体2组成,其特征是:防雾层1是在玻璃上形成封闭空间的透明膜,透明圆柱体2粘接于防雾层1和玻璃之间的封闭空间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寒冷地区的透明体上防雾、防霜的装置。技术背景透明体上霜给居民及机动车驾驶员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市场上用的是液体防雾防霜剂,试用效果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防雾、防霜隔温层结构,用比较简单的装置解决寒冬在透明体上结雾霜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形成一封闭的隔温腔来缓解室内或室外的温差,达到在透明体不上雾霜的目的。本技术元件少易于生产,安装方便,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机动车、特种机械、房屋等设施的透明体上。本技术由防雾层1和圆柱体2组成,其特征是防雾层1是在玻璃上形成封闭空间的透明膜,透明圆柱体2粘接于防雾层1和玻璃之间的封闭空间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隔绝室内或室外的空气,减少温差,达到不能上霜的程度。透明圆柱体2可以防止防霜层颤动,增加了防霜层的稳定性及强度。防雾、防霜层与原透明体周边贴合形成有空间的隔蹭,缓解温差并隔绝室内或室外空气,防止上雾霜。附图中间是剖视图,可根据透明体的自身几何形状选适合的平行的防霜层,装在室内外均可,内凸形的适合室内曲面应用。还有内凹形的适合室外曲面使用。粘接安装时先将透明体擦干净,用粘接力强、不易老化的粘接剂把圆柱体一面涂胶粘结在透明体中间,面积大的可适当增加几点。在圆柱的对面和防霜层周边粘接面均匀的涂上透明胶,按胶的固化时间,达到一定强度后可启动运行。另一种方法可选择与玻璃稍小一点的防雾层,圆柱体粘结同上。将玻璃胶皮伢子圆胶条抽出,把防雾层镶进胶皮伢子内,与玻璃贴合再把圆胶条塞回去即可。上述两种方法安装都必须使防霜层与透明体形成的空间不得漏气。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有损坏、漏气、霜雾影响视线时应停车修补,放出里面的水蒸气再进行修补。本技术防止透明体上挂雾、霜影响视线,对机动车驾驶员尤为重要。可减少驾、乘人员因玻璃上霜雾视线不清所带来的麻烦及隐患,提高工作效率,为行车安全减少事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权利要求1.一种防雾、防霜隔温层结构,由防雾层(1)和圆柱体(2)组成,其特征是防雾层(1)是在玻璃上形成封闭空间的透明膜,透明圆柱体(2)粘接于防雾层(1)和玻璃之间的封闭空间中。专利摘要本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防雾、防霜隔温层结构,用比较简单的装置解决寒冬在透明体上结雾霜所带来的麻烦。形成一封闭的隔温腔来缓解室内或室外的温差,达到在透明体不上雾霜的目的。本技术元件少易于生产,安装方便,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机动车、特种机械、房屋等设施的透明体上。本技术由防雾层1和圆柱体2组成,其特征是防雾层1是在玻璃上形成封闭空间的透明膜,透明圆柱体2粘接于防雾层1和玻璃之间的封闭空间中。文档编号E06B3/30GK2774834SQ20042001902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孟宪友, 赵东升 申请人:孟宪友, 赵东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雾、防霜隔温层结构,由防雾层(1)和圆柱体(2)组成,其特征是:防雾层(1)是在玻璃上形成封闭空间的透明膜,透明圆柱体(2)粘接于防雾层(1)和玻璃之间的封闭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友赵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孟宪友赵东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