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20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涉及光交箱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两侧上、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通过底端设置的卡块与箱体顶部两侧上、下部设置的卡槽连接,壳体通过内顶端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壳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箱体内部两侧上端侧壁连接,箱体内顶部靠近壳体处固定连接有给风箱,给风箱正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给风箱内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安装管,安装管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铁芯,铁芯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电磁线圈,且铁芯底端磁性连接有铁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铁芯、铁柱、卡块、卡槽、螺栓和PLC控制器结构,具有通风量可控、安装更换便捷的优点。

An Intelligent Optical Cabinet Heat Dissipator with Controllable Ventilation Volu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an optical intersection box with controllable ventil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ptical intersec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ell,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shel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rod,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uck groo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box through a chuck at the bottom, the shell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cooling fan through a servo motor fixed at the inner top, and the middle parts of the shel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ateral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box body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op part of the box body is close to the shell. A feeding bellows are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feeding bellows. A temperature sensor is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eeding bellows. Installation pipes are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feeding bellows and connected with iron cores. The surface of the iron cores is evenly wound and connected with electromagnetic coils, and the bottom of the iron cores is magnetically connected with iron pilla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rollable ventilation volume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replacement by setting temperature sensors, iron cores, iron pillars, chucks, chucks, bolts and PLC controll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交箱
,具体为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光缆交接箱,通常又称为街边柜,一般放置在主干光缆上,用于光缆分枝,它是一个无源设备,与原来的铜缆交接箱功能类似,只是将大对数的光缆,通过光缆交接箱后,分为不同方向的几个小对数光缆,当然,这个功能光缆接头盒也可以实现,但不同的是,光缆交接箱可以实现光缆的跳接,也可以用于测试和维护,一般,光缆交接箱是馈线光缆和配线光缆的划分点,一般的光缆交接箱均由:箱体、一体化熔接盘、光缆固定板、挂柱等部分组成。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对箱体进行散热的过程中,无法控制通风量,易造成资源的浪费;2、散热风扇通常设置于箱体内部,造成安装更换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通风量不可控、安装更换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箱体顶部中央位置开设的凹槽内部,所述壳体两侧上、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上端螺纹连接螺栓,所述支杆通过底端设置的卡块与箱体顶部两侧上、下部设置的卡槽连接,所述壳体通过内顶端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接杆与箱体内部两侧上端侧壁连接,所述箱体内顶部靠近壳体处固定连接有给风箱,所述给风箱正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给风箱内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电磁线圈,且铁芯底端磁性连接有铁柱。优选的,所述壳体顶端上、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显示屏和PLC控制器,且壳体顶端中央位置镶嵌连接有按钮。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给风箱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底端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架并与第一通孔之间错位设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安装管、固定架、铁芯和铁柱,具有控制通风量、节约资源的效果,解决了对箱体进行散热的过程中,无法控制通风量,易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在给风箱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PLC控制器对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调节散热风扇进行相应转速的转动作用,实现对通风量的控制,有助于成本的节约,且在给风箱内部安装管中设置有铁芯,利用对铁芯表面电磁线圈的通电作用,对相应第二通孔内部的铁柱进行吸引作用,实现对指定位置的散热作用,提高了散热的效率,进一步节约了成本。(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杆、凹槽、螺栓、卡块和卡槽,具有便于对散热风扇进行安装更换的效果,解决了散热风扇通常设置于箱体内部,造成安装更换不便的问题,散热风扇通过外部的壳体设置于箱体顶部的凹槽中,对散热风扇进行安装时,利用支杆底端卡块与箱体顶部卡槽之间的连接,对散热风扇进行初步的结构固定,并通过螺栓对散热风扇进行二次结构固定,对散热风扇进行更换时,拧开螺栓,对支杆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卡块与卡槽之间分离,由凹槽取出散热风扇,实现散热风扇的更换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给风箱内部示意图。图中:1、连接杆;2、给风箱;3、第二通孔;4、铁柱;5、箱体;6、壳体;7、伺服电机;8、散热风扇;9、第一通孔;10、温度传感器;11、固定架;12、卡槽;13、支杆;14、凹槽;15、显示屏;16、PLC控制器;17、按钮;18、螺栓;19、卡块;20、铁芯;21、电磁线圈;22、安装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包括壳体6,壳体6设置于箱体5顶部中央位置开设的凹槽14内部,壳体6两侧上、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杆13,且支杆13上端螺纹连接螺栓18,支杆13通过底端设置的卡块19与箱体5顶部两侧上、下部设置的卡槽12连接,散热风扇8通过外部的壳体6设置于箱体顶部的凹槽14中,对散热风扇8进行安装时,利用支杆13底端卡块19与箱体5顶部卡槽12之间的连接,对散热风扇8进行初步的结构固定,并通过螺栓18对散热风扇8进行二次结构固定,对散热风扇8进行更换时,拧开螺栓18,对支杆13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卡块19与卡槽12之间分离,由凹槽14取出散热风扇8,实现散热风扇8的更换作用,壳体6顶端上、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显示屏15和PLC控制器16,且壳体6顶端中央位置镶嵌连接有按钮17,PLC控制器16型号为S7400,壳体6通过内顶端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7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8,伺服电机7型号为Y2100L2,散热风扇8型号为GBF6028B,壳体6两侧中部通过连接杆1与箱体5内部两侧上端侧壁连接,箱体5内顶部靠近壳体6处固定连接有给风箱2,给风箱2正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型号为PT100,PLC控制器16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7、温度传感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给风箱2内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安装管22,安装管2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铁芯20,铁芯20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电磁线圈21,且铁芯20底端磁性连接有铁柱4,壳体6、给风箱2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3,且第二通孔3底端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架11并与第一通孔9之间错位设置,在给风箱2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通过温度传感器10对箱体5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PLC控制器16对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调节散热风扇8进行相应转速的转动作用,实现对通风量的控制,有助于成本的节约,且在给风箱2内部安装管22中设置有铁芯20,利用对铁芯20表面电磁线圈21的通电作用,对相应第二通孔3内部的铁柱4进行吸引作用,实现对指定位置的散热作用,提高了散热的效率,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工作原理:使用时,散热风扇8通过外部的壳体6设置于箱体顶部的凹槽14中,对散热风扇8进行安装时,利用支杆13底端卡块19与箱体5顶部卡槽12之间的连接,对散热风扇8进行初步的结构固定,并通过螺栓18对散热风扇8进行二次结构固定,对散热风扇8进行更换时,拧开螺栓18,对支杆13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卡块19与卡槽12之间分离,由凹槽14取出散热风扇8,实现散热风扇8的更换作用,在给风箱2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通过温度传感器10对箱体5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PLC控制器16对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调节散热风扇8进行相应转速的转动作用,实现对通风量的控制,有助于成本的节约,且在给风箱2内部安装管22中设置有铁芯20,利用对铁芯20表面电磁线圈21的通电作用,对相应第二通孔3内部的铁柱4进行吸引作用,实现对指定位置的散热作用,提高了散热的效率,进一步节约了成本。综上可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设置于箱体(5)顶部中央位置开设的凹槽(14)内部,所述壳体(6)两侧上、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杆(13),且支杆(13)上端螺纹连接螺栓(18),所述支杆(13)通过底端设置的卡块(19)与箱体(5)顶部两侧上、下部设置的卡槽(12)连接;所述壳体(6)通过内顶端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7)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8),所述壳体(6)两侧中部通过连接杆(1)与箱体(5)内部两侧上端侧壁连接,所述箱体(5)内顶部靠近壳体(6)处固定连接有给风箱(2);所述给风箱(2)正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给风箱(2)内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安装管(22),所述安装管(2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铁芯(20),所述铁芯(20)表面均匀缠绕连接有电磁线圈(21),且铁芯(20)底端磁性连接有铁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通风量智能光交箱散热装置,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设置于箱体(5)顶部中央位置开设的凹槽(14)内部,所述壳体(6)两侧上、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杆(13),且支杆(13)上端螺纹连接螺栓(18),所述支杆(13)通过底端设置的卡块(19)与箱体(5)顶部两侧上、下部设置的卡槽(12)连接;所述壳体(6)通过内顶端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7)转动连接有散热风扇(8),所述壳体(6)两侧中部通过连接杆(1)与箱体(5)内部两侧上端侧壁连接,所述箱体(5)内顶部靠近壳体(6)处固定连接有给风箱(2);所述给风箱(2)正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给风箱(2)内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安装管(22),所述安装管(22)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铁芯(2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宗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