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1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2:21
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使用方便,可准确检测交流电的存在,安全性好,其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接收天线为铜箔,将铜箔作为PCB板上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端即天线接口ANT,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LED发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An Inductive AC Detector

An inductive AC detector is easy to use, can accurately detect the existence of AC, and has good security. It includes PCB board, which is equipped with receiving antenna and copper foil. The copper foil is used as the input of inductive signal receiving and amplifying circuit on PCB board. The input end is antenna interface ANT, and the output end of inductive signal receiving and amplify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buzzer sound drive separately. The input of the driving circuit and the LED light-emitting driv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
本技术专利涉及交流电检测
,具体为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
技术介绍
电子行业中常采用交流检电器对交流电进行检测,目前使用较多的交流检电器为接触式,俗称“电笔”,它的使用原则要求电笔必须接触相线,即“火线”,但在非接触式的场合就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对于高压交流电的检测来说,使用接触式的交流检电器进行电磁辐射信号的检测存在很大的使用局限性,接触式交流检电器需要人工手持电笔进行检验操作,操作复杂,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感应式交流检电器,不用接触相线,利用交流电在空间的电磁辐射,经天线接收、滤波、放大,控制LED发光及蜂鸣器发声,以此来检测交流电的存在。对于高压交流电的检测来说,感应式交流检电器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触式交流检电器不适用于非接触式的场合,使用操作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使用方便,可准确检测交流电的存在,安全性好。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为铜箔,将所述铜箔作为所述PCB板上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即天线接口ANT,所述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LED发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包括所述天线接口ANT,所述天线接口ANT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4一端、R1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3V电压源、电阻R9、R10、R2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路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R15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包括所述电阻R4、R9、R10,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7、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6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13的一端、蜂鸣器BZ1的一端,所述蜂鸣器BZ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LED发光驱动电路包括所述电阻R15、R2,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阳极连接后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交流电路中有交流电存在就会产生电磁波,当检电器靠近交流电时,PCB板上铜箔作为天线接口ANT,会感应到50Hz的交流电信号,电压越高、靠近的距离越近,感应信号就越强,利用交流电在空间的电磁辐射,经天线接口ANT接收,经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进行滤波、放大,并经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控制蜂鸣器发声,经LED发光驱动电路控制LED发光,以此来检测交流电的存在,使用铜箔作为天线感应交流电中的电磁波,有效避免了检电器直接接触相线,使用方便,并且可准确检测交流电的存在,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各电路的连接关系图;图2为本技术的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包括PCB板(图中未画出),PCB板上设置有接收天线,接收天线为铜箔1,将铜箔1作为PCB板上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端即天线接口ANT,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3、LED发光驱动电路4的输入端;如图2所示,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2包括天线接口ANT,天线接口ANT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4一端、R1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3V电压源、电阻R9、R10、R2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电路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R15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如图3所示,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3包括电阻R4、R9、R10,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7、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集电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13的一端、蜂鸣器BZ1的一端,蜂鸣器BZ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如图4所示,LED发光驱动电路4包括电阻R15、R2,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的阳极连接后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本技术应用于高电位理疗椅上,当检电器靠近交流电时,铜箔作为接收天线会感应到50Hz的交流电信号,电压越高、靠近的距离越近,感应信号就越强。当检电器接近交流电时,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2中的天线接口ANT会接收感应到50Hz的交流电信号,经三极管Q1、Q7放大,在三极管Q3的基极产生直流正玄波信号,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容C3滤波生成需要的电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越强,三极管Q3集电极的电压有效值就越大,当附近没有交流电或是距离太远时,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为铜箔,将所述铜箔作为所述PCB板上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即天线接口ANT,所述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LED发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包括所述天线接口ANT,所述天线接口ANT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4一端、R1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3V电压源、电阻R9、R10、R2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路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R15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为铜箔,将所述铜箔作为所述PCB板上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即天线接口ANT,所述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LED发光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感应信号接收放大电路包括所述天线接口ANT,所述天线接口ANT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4一端、R1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3V电压源、电阻R9、R10、R2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路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4、R15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式交流检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发声驱动电路包括所述电阻R4、R9、R10,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奎郑兵强薛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麦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