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91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形成在第一电极层上的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微LED;固化的第一导电胶,所述微LED通过所述固化的第一导电胶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层;TFT阵列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微LED一一对应的多个TFT,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微LED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

A micro-LED display panel, its fabr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LED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 first substrate; a first electrode layer form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multiple micro-LEDs formed on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that are electrically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a solidified first conductive adhesive, which connects the micro-LED to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through the solidified first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a TFT array substrat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one by one corresponding to the micro-LED. A plurality of TFTs, the drain poles of the TFT and the micro-LED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display device of a micro-LED display panel,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yield of the micro-LED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微LED显示技术(MicroLED)为微型化LED阵列结构,具有自发光显示特性,其具有全固态、长寿命、高亮度、低功耗、体积较小、超高分辨率、可应用于高温或辐射等极端环境的优势。且MicroLED不仅效率较高、寿命较长,材料不易受到环境影响而相对稳定,也能避免产生残影现象等,广泛应用于显示屏、背光源及照明等显示领域。目前的MicroLED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通常为分别制作MicroLED和MicroLED的控制电路基板,然后通过多次转印的方式将MicroLED转移到控制电路基板上,再进行电连接。由于需要多次转印,MicroLED在多次转印过程中易损伤,导致微LED显示器件的制作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LED显示面板,以提高微LED显示器件的制作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微LED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形成在第一电极层上的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微LED;固化的第一导电胶,所述微LED通过所述固化的第一导电胶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层;和TFT阵列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微LED一一对应的多个TFT,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微LED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阵列排布的凸柱,所述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凸柱;所述第一导电胶形成在所述凸柱顶部的第一电极层上。优选地,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被分隔成彼此电隔离的与所述多个TFT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透明电极,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固化的第二透明导电胶,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通过所述固化的第二透明导电胶与对应的微LED连接。优选地,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胶的表面上的光致发光层,所述光致发光层包括由蓝光激发而发射红光的第二量子点区域、由蓝光激发而发射绿光的第三量子点区域以及能够透过蓝光的第四区域。优选地,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胶的表面上的光致发光层,所述光致发光层包括由第一颜色的光激发而发射第二颜色的光的第二量子点区域、由第一颜色的光激发而发射第三颜色的光的第三量子点区域以及由第一颜色的光激发而发射第四颜色的光的第四量子点区域。优选地,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为紫外光或近紫外光,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为蓝光,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为红光,所述第四颜色的光为绿光。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固化的第一导电胶;在所述彼此电隔离的固化的第一导电胶上形成与其一一对应的多个微LED;形成TFT阵列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微LED一一对应的多个TFT,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微LED电连接。优选地,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凸柱,所述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凸柱;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固化的第一导电胶包括在所述凸柱顶部的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所述第一导电胶。优选地,在所述彼此电隔离的固化的第一导电胶上形成与其一一对应的多个微LED包括通过绝缘体上硅工艺形成LED阵列;在所述凸柱顶部的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导电紫外胶;通过转印工艺将LED阵列中与凸柱位置对应的LED转印到对应凸柱上的导电紫外胶上;对导电紫外胶进行紫外光照固化。本专利技术还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微LED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微LED显示面板中用于微LED与外部的正、负极实现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位于LED的上、下两侧,形成有LED的基板和设置有LED控制电路的基板可直接对盒形成微LED显示器件,LED仅需通过一次转印工艺转印至基板上即可形成微LED显示面板,无需多次转印,从而降低了LED在转印过程中的损伤可能性,提高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良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图2~图18示出示出图1所示流程图中步骤对应的面板截面图。图19~图2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微LED显示面板转印流程。图2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微LED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10,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如图2所示,在第一基板108上形成第一电极层110。其中第一基板可以为透明的,例如玻璃,可用于底发光的情景或透明显示的情景。第一电极层可以为ITO薄膜。S110: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10上形成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固化的第一导电胶111(图中以3个为例)。S120:仍如图3所示,在所述彼此电隔离的固化的第一导电胶上形成与其一一对应的多个微LED(310、320、330)。具体地,形成固化的第一导电胶的方式例如图21所示,通过导电紫外胶将微LED(图中以3个示例)分别粘接。对导电紫外胶进行紫外光照固化。通过紫外光照射使得导电紫外胶固化以固定微LED。S130:如图4-18所示,形成TFT阵列基板100,其设置有与所述微LED一一对应的多个TFT,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微LED电连接。在一个优选示例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极层110上形成第一LED310、第二LED320和第三LED330,所述第一LED310、第二LED320和第三LED330出射第一颜色的光。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出射紫光。在一个优选示例中,出射蓝光。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LED310、第二LED320和第三LED330通常包括依次上下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301、发光层302、第二光导体层303和导电层304。其中,第一半导体层301和导电层304分别与控制电路的电压输入线和公共线连接。第一半导体层301可以为掺杂第一杂质的N型,或者为掺杂第二杂质的P型,相应地,第二半导体层303可以为掺杂第二杂质的P型,或者为掺杂第一杂质的N型。例如,第一杂质为施主杂质,第二杂质为受主杂质,根据所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第一杂质和第二杂质可以为不同的元素,例如对于蓝光GaN基器件,第一杂质可以为硅(Si)元素,第二杂质可以为镁(Mg)元素。LED的发光层302可以是由多层量子阱(MQWs)形成的发光层,量子阱作为发光层可以提高LED的发光效率和亮度,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发光层302为多层量子阱,也可以是单层量子阱层,或由量子阱和势垒层交替形成的多层的发光层,或由量子点形成的单层或多层发光层,还可以是本征半导体层或低掺杂半导体层类型的发光层或发光叠层,只要是能够发射蓝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形成在第一电极层上的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微LED;固化的第一导电胶,所述微LED通过所述固化的第一导电胶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层;和TFT阵列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微LED一一对应的多个TFT,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微LED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形成在第一电极层上的彼此电隔离的多个微LED;固化的第一导电胶,所述微LED通过所述固化的第一导电胶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层;和TFT阵列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微LED一一对应的多个TFT,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微LED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阵列排布的凸柱,所述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凸柱;所述第一导电胶形成在所述凸柱顶部的第一电极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被分隔成彼此电隔离的与所述多个TFT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透明电极,所述TFT的漏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电连接;固化的第二透明导电胶,所述第二透明电极通过固化的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胶与对应的微LED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胶的表面上的光致发光层,所述光致发光层包括由蓝光激发而发射红光的第二量子点区域、由蓝光激发而发射绿光的第三量子点区域以及能够透过蓝光的第四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FT阵列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胶的表面上的光致发光层,所述光致发光层包括由第一颜色的光激发而发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昭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