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民专利>正文

开孔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65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窗,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并在保证空调效果的基础上兼具良好换气效果的开孔窗。它包括窗板,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窗孔。所述窗孔直径D为1-5cm,最佳直径为1.5-2cm;相邻两孔间距离L为10-100cm。并且在所述窗板上对应窗孔位置设有可活动的盖板及纱窗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使空气通过窗孔形成外界与房间之间的空气交换,且不会对空调效果造成太大影响,在达到良好的空气流通效果的同时又无需用电,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无论加工、安装还是使用都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户。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但室内外空气无法交换,造成室内空气不新鲜。针对这个问题,通常采用加装换气扇或直接开窗的方法来实现室内外的空气交换流通。但是,若直接开窗透气则有灰尘大且降低空调效果的缺点;若利用换气扇进行强制排气,不但安装不方便、不美观,且消耗能源的同时依然有降低空调效果的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并在保证空调效果的基础上兼具良好换气效果的开孔窗。根据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开孔窗,在窗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窗孔。为了保证空调效果,所述窗孔直径D为1-5cm,其最佳直径为1.5-2cm。为了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相邻两窗孔间距离L为10-100cm。设计时,可以在窗板上对应窗孔位置设置不需要空气流通时封闭窗孔的可活动盖板,以及开启窗孔时用于防蚊防虫的纱窗盖。本技术的设计使空气通过窗孔形成外界与房间之间的空气交换,且不会对空调效果造成太大影响,在达到良好的空气流通效果的同时又无需用电,降低能耗,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无论加工、安装还是使用都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窗板及窗孔的侧面结构位置图。图2为本技术实现为实施例1时的正面结构设计图。图3为本技术实现为实施例2时的正面结构设计图。图4为本技术开设多个窗孔时的正面结构设计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开孔窗,在窗板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窗孔2。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空调效果,所述窗孔2直径D为1-5cm,其最佳直径为1.5-2cm;为了达到良好换气效果,避免空气短路,相邻两窗孔间距离L为10-100cm。如图2、3所示,设计时,可以在窗板1上对应窗孔2位置设置不需要空气流通时封闭窗孔的可活动的盖板3,以及开启窗孔时用于防蚊防虫的纱窗盖4。由于关上窗后房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而在窗板1上开设窗孔2后,完全可以使空气通过窗孔2形成外界与房间之间的空气交换;而且在此基础上,设置盖板3可以根据需要在不用空气流通的时候封闭窗孔2;设置纱窗盖4则可以根据需要在开启窗孔时使用,以达到防蚊防虫的效果。实施例1如图2所示,在窗板1上开设两个直径为2cm,间距为15cm的窗孔2,并在对应窗孔2的位置设有中间固定于窗板上两窗孔圆点连线的中点处,两端符合窗孔形状及大小的可活动的盖板3和可活动的纱窗盖4。在需要空气流通时,只需转动盖板3至可完全开启窗孔2的位置即可实现空气的流通,若需要防蚊防虫,则可转动纱窗盖4至完全覆盖住窗孔2的位置即可;在不需要空气流通时,只需转动盖板3至完全覆盖窗孔2的位置即可。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窗板1上开设有两个直径为1.8cm,间距为18cm的窗孔2,并在窗孔2上固定有形状大小符合窗孔2的纱窗盖4,同时在对应窗孔2的位置设有中间固定于窗板上两窗孔圆点连线的中点处,两端符合窗孔形状及大小的可活动的盖板3。在需要空气流通时,只需将盖板3转至可完全开启窗孔2的位置即可,且由于纱窗盖4固定于窗孔2上,所以此时多孔窗可同时实现防蚊防虫的效果;在不需要空气流通时,只需转动可活动盖板3至完全覆盖窗孔2的位置即可。实施例3如图4所示,若使用对象为大面积窗板,可在窗板1上根据需要开设多个直径为2cm的窗孔2,且相邻两个窗孔间的距离为15cm,同样可以在对应窗孔2的位置设有中间固定于窗板上两窗孔圆点连线的中点处,两端符合窗孔形状及大小的可活动的盖板3,并在窗孔2上固定有形状大小符合窗孔2的纱窗盖4。在需要空气流通时,只需将盖板3转至可完全开启窗孔2的位置即可,且由于纱窗盖4固定于窗孔2上,所以此时多孔窗可同时实现防蚊防虫的效果;在不需要空气流通时,只需转动可活动盖板3至完全覆盖窗孔2的位置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开孔窗,包括窗板(1),其特征在于在窗板(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窗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孔(2)直径D为1-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孔(2)的最佳直径为1.5-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孔(2)相邻两孔间距离L为10-10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板(1)上对应窗孔位置设有可活动的盖板(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板(1)上对应窗孔位置设有纱窗盖(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窗,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并在保证空调效果的基础上兼具良好换气效果的开孔窗。它包括窗板,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窗孔。所述窗孔直径D为1-5cm,最佳直径为1.5-2cm;相邻两孔间距离L为10-100cm。并且在所述窗板上对应窗孔位置设有可活动的盖板及纱窗盖。本技术的设计使空气通过窗孔形成外界与房间之间的空气交换,且不会对空调效果造成太大影响,在达到良好的空气流通效果的同时又无需用电,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无论加工、安装还是使用都简单方便。文档编号E06B7/28GK2767621SQ200420103098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忠民 申请人:李忠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孔窗,包括窗板(1),其特征在于在窗板(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窗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