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油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361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油底盘,该底盘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内燃机的支架,所述内燃机在所述底盘本体的正投影区域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周围设置有围边,所述围边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本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油底盘,保护了周围的环境,而且可以将泄漏的油收集后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油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机械的底盘,特别涉及一种集油底盘。
技术介绍
动力机械尤其是内燃机驱动的机器,经常存在漏油问题。目前的内燃机驱动的动力机械通常采用平底盘设计,在发生漏油时,平底盘不能很好的应对漏油这种情况,不但会让漏油流的到处都是,一方面很难彻底清理干净漏油,另一方面,油漏到土壤中,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油底盘,避免油泄漏到土壤中污染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集油底盘,用于内燃机驱动的动力机械,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内燃机的支架,所述内燃机在所述底盘本体的正投影区域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周围设置有围边,所述围边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本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油口。优选地,所述排油口位于所述底板的最低点。优选地,所述底盘本体中固定有放油管,所述放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油口。优选地,所述放油管的另一端设有放油法兰接头。优选地,所述底盘本体采用钢框架结构。优选地,所述放油管呈L形。本技术的集油底盘,当漏油发生时,泄漏的油会存放在底盘内,不会污染土壤。使用本技术的集油底盘,油不会泄漏到土壤中,保护了周围的环境,而且可以将泄漏的油收集后回收处理。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是示意性的,未按比例绘制也并非意在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集油底盘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底盘本体的钢框架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放油管固定在底盘本体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集油底盘,用于内燃机驱动的动力机械,包括底盘本体10,所述底盘本体10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内燃机的支架20,所述内燃机在所述底盘本体10的正投影区域设置有底板30,所述底板30倾斜设置,所述底板30的周围设置有围边40,所述围边40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本体10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油口31。所述底板30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底盘本体10上,所述底板30与所述围边40可以采用焊接,防止漏油,也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来防止漏油。所述底板30倾斜设置是指所述底板30与水平面呈一个角度倾斜。所述排油口31位于所述底板30的最低点,方便能够将油全部排出。在所述围边40的外部区域,可以安装平板。所述围边40的内部区域,是内燃机安装区域,也是可能发生漏油区域,所述围边40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来,将泄漏的油收集在所述围边40所围区域。所述底盘本体10中固定有放油管50,所述放油管50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油口31,所述放油管50的另一端设有放油法兰接头51,所述放油管50用于将油导出底盘本体10,所述放油法兰接头51用于预留给客户回收泄漏的油。所述放油管50呈L形,方便从所述底盘本体10的侧面放油。所述底盘本体10采用钢框架结构。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应当了解,本技术并非意在使这些具体细节来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根据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和特征进行等同或类似的改变,这些改变将也落在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油底盘,用于内燃机驱动的动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内燃机的支架,所述内燃机在所述底盘本体的正投影区域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周围设置有围边,所述围边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本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油底盘,用于内燃机驱动的动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内燃机的支架,所述内燃机在所述底盘本体的正投影区域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底板的周围设置有围边,所述围边焊接固定在所述底盘本体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油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油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口位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丽群娄桦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