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12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包括立柱、横梁和墙体,所述立柱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卡槽和第一滑槽,横梁的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墙体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F型凹槽,墙体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二F型凹槽,第一F型凹槽和第二F型凹槽的内表面与墙体的外表面之间均贯穿有第一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通过L型销柱的推拉实现墙体的固定,给墙体的拆卸更换提供了方便,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完成后就不能进行更改,这样在对损坏的墙体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就需要将整个建筑拆解,这样的墙体更换十分的不方便,给更换人员带来了巨大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上世纪末终于实现,外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完成后就不能进行更改,这样在对损坏的墙体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就需要将整个建筑拆解,这样的墙体更换十分的不方便,给更换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完成后就不能进行更改,这样在对损坏的墙体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就需要将整个建筑拆解,墙体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包括立柱、横梁和墙体,所述立柱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卡槽和第一滑槽,所述横梁的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墙体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F型凹槽,所述墙体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二F型凹槽,所述第一F型凹槽和第二F型凹槽的内表面与墙体的外表面之间均贯穿有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销柱,所述横梁的表面贯穿有第二钢管,且L型销柱的表面与第二钢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立柱的表面贯穿有第三钢管,且L型销柱的表面与第三钢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横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墙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墙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墙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横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的外表面与第三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F型凹槽的表面和第二F型凹槽的表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有封门,所述L型销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优选的,所述墙体的顶部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贯穿墙体并延伸至第一F型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墙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通过在立柱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卡槽和第一滑槽,横梁的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墙体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F型凹槽,墙体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二F型凹槽,第一F型凹槽和第二F型凹槽的内表面与墙体的外表面之间均贯穿有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销柱,横梁的表面贯穿有第二钢管,且L型销柱的表面与第二钢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立柱的表面贯穿有第三钢管,且L型销柱的表面与第三钢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L型销柱的推拉实现墙体的固定,给墙体的拆卸更换提供了方便,配合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设置,提升了墙体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完成后就不能进行更改,这样在对损坏的墙体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就需要将整个建筑拆解,这样的墙体更换十分的不方便,给更换人员带来了巨大麻烦的问题。(2)、该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墙体的顶部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一侧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贯穿墙体并延伸至第一F型凹槽的内部,在墙体安装完成后利用充气管进行充气,将墙体与立柱和横梁之间的缝隙堵住,使用简单方便,保证了房间的密闭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后视图。图中:1—立柱、2—横梁、3—墙体、4—卡槽、5—第一滑槽、6—第一F型凹槽、7—第二F型凹槽、8—第一钢管、9—L型销柱、10—第二钢管、11—第三钢管、12—第二滑槽、13—第一凸块、14—第二凸块、15—第三滑槽、16—第三凸块、17—封门、18—弹性块、19—气囊、20—充气管、21—横板、2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包括立柱1、横梁2和墙体3,立柱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卡槽4和第一滑槽5,横梁2的表面与卡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墙体3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F型凹槽6,第一F型凹槽6的表面和第二F型凹槽7的表面均通过铰链铰接有封门17,墙体3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二F型凹槽7,第一F型凹槽6和第二F型凹槽7的内表面与墙体3的外表面之间均贯穿有第一钢管8,第一钢管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销柱9,L型销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18,弹性块18可以在减轻L型销柱9落下时的冲击力,对建筑进行保护,横梁2的表面贯穿有第二钢管10,且L型销柱9的表面与第二钢管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立柱1的表面贯穿有第三钢管11,且L型销柱9的表面与第三钢管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L型销柱9的推拉实现墙体3的固定,给墙体3的拆卸更换提供了方便,配合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第三凸块16、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12和第三滑槽15的设置,提升了墙体3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组装完成后就不能进行更改,这样在对损坏的墙体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就需要将整个建筑拆解,这样的墙体更换十分的不方便,给更换人员带来了巨大麻烦的问题,横梁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墙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3,第一凸块13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墙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14,第二凸块14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利用第二凸块14和第一滑槽5的配合实现了墙体3的纵向固定,墙体3的底部开设有第三滑槽15,横梁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凸块16,第三凸块16的外表面与第三滑槽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凸块13和第二滑槽12的配合与第三凸块16和第三滑槽15的配合实现了墙体3的横向固定,墙体3的顶部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19,气囊19的一侧连通有充气管20,充气管20的一端贯穿墙体3并延伸至第一F型凹槽6的内部,在墙体3安装完成后利用充气管20对气囊19进行充气,将墙体3与立柱1和横梁2之间的缝隙堵住,使用简单方便,保证了房间的密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包括立柱(1)、横梁(2)和墙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卡槽(4)和第一滑槽(5),所述横梁(2)的表面与卡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墙体(3)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F型凹槽(6),所述墙体(3)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二F型凹槽(7),所述第一F型凹槽(6)和第二F型凹槽(7)的内表面与墙体(3)的外表面之间均贯穿有第一钢管(8),所述第一钢管(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销柱(9),所述横梁(2)的表面贯穿有第二钢管(10),且L型销柱(9)的表面与第二钢管(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立柱(1)的表面贯穿有第三钢管(11),且L型销柱(9)的表面与第三钢管(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包括立柱(1)、横梁(2)和墙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卡槽(4)和第一滑槽(5),所述横梁(2)的表面与卡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墙体(3)表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F型凹槽(6),所述墙体(3)表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二F型凹槽(7),所述第一F型凹槽(6)和第二F型凹槽(7)的内表面与墙体(3)的外表面之间均贯穿有第一钢管(8),所述第一钢管(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销柱(9),所述横梁(2)的表面贯穿有第二钢管(10),且L型销柱(9)的表面与第二钢管(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立柱(1)的表面贯穿有第三钢管(11),且L型销柱(9)的表面与第三钢管(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体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墙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3),所述第一凸块(13)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占鳌唐佐文欧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房屋科技东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