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09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2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套挖装置,涉及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料斗、连接杆、支撑部、弹性部、活动板。连接杆设置在料斗上盖的上表面,为可拆卸式,连接杆通过上盖对套挖装置进行提升或施压;料斗底部设有凸起结构,其凸出的一端与活动板通过铰链连接,活动板预设位置与料斗内部的弹性部连接,弹性部同时与支撑部连接。挖石过程中,石块顶开活动板,进入料斗内部;提升过程中,在石块重力作用下,活动板闭合,石块不会掉落。护套对弹性部和支撑部起保护作用,避免受到石块的挤压。本申请提供的套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就可将石块从基坑内取出,配合旋挖钻,可有效提高桩基础施工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挖装置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础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套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机场、民用建筑等建设的全面飞速发展,桩基础作为建筑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桩基础是预埋在地基,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弯能力的传力构件,用于将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载荷传递给地基。桩基础首先需要在地基上打孔,施工单位一般选用适用范围较广的旋挖钻进行施工,旋挖钻基本可适用于所有地层。旋挖钻机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灌注桩桩孔的成孔设备,具有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好、尘土泥浆污染少等特点。但是对存在大石块、质地较硬的石块地基挖孔工程中,旋挖钻施工同样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砂卵石地质挖孔时,特别是存在较大的砂卵石,旋挖钻机无法正常旋进施工,挖孔过程中会出现扩孔严重的问题,造成混凝土用量增加,施工成本增加。目前,对于直径较小、深度较浅的基坑,有时候会采用人工挖石方式,对于大孔径、深度较大的基坑,采用挖土机等大型设备进行挖掘。采用人工挖石,工人的人身安全有时候较难得到保障,特别在河滩,透水性强的地质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机械设备挖石,首先,需要投入机械设备的成本;其次,在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的料斗(1)、连接杆(2)、支撑部(3)、弹性部(4)、活动板(5),所述连接杆(2)设置在所述料斗(1)上盖的上表面,所述上盖为可拆卸式,所述料斗(1)的底部设有凸起结构(101),所述凸起结构(101)凸出的一端与预设数量的所述活动板(5)通过铰链连接,预设组数的所述活动板(5)拼接成完整的圆盘,所述活动板(5)以所述凸起结构(101)为基准转动,所述料斗(1)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活动板(5)预设组数一致的所述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料斗(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部(4)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的料斗(1)、连接杆(2)、支撑部(3)、弹性部(4)、活动板(5),所述连接杆(2)设置在所述料斗(1)上盖的上表面,所述上盖为可拆卸式,所述料斗(1)的底部设有凸起结构(101),所述凸起结构(101)凸出的一端与预设数量的所述活动板(5)通过铰链连接,预设组数的所述活动板(5)拼接成完整的圆盘,所述活动板(5)以所述凸起结构(101)为基准转动,所述料斗(1)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活动板(5)预设组数一致的所述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料斗(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4)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部(4)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5)的预设位置连接;每组所述弹性部(4)和所述支撑部(3)外侧包覆有护套(102),所述护套(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娜殷胜光吴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