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孔清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07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包括清渣筒、固定支撑板、活动板以及提手,其中,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板共同配合形成清渣筒的桶底,固定支撑板固定于清渣筒的底端开口处将其开口部分封闭,固定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插入的开槽,活动板插入固定支撑板上的开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活动以打开或封闭清渣筒的底端开口,提手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以控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支撑板移动。使用本锚杆孔清理工具,很方便清理锚杆孔底部沉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杆孔清理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
技术介绍
现阶段,锚杆大量使用于支护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深度较大,现阶段多采用冲水方式冲出底部沉渣,底部沉渣厚度难以控制,会导致其锚固段粘结摩擦作用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能造成支护承载力不足,出现支护坍塌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旨在方便清理锚杆孔底部沉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包括清渣筒、固定支撑板、活动板以及提手,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板共同配合形成清渣筒的桶底,固定支撑板固定于清渣筒的底端开口处将其开口部分封闭,固定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插入的开槽,活动板插入固定支撑板上的开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活动以打开或封闭清渣筒的底端开口,提手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以控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支撑板移动。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板相对于清渣筒的内侧壁倾斜设置,固定支撑板与清渣筒的内侧壁之间夹角为30°~45°。优选地,所述清渣筒为方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均固定于清渣筒下方的第一铁板和第二铁板,第一铁板与第二铁板之间间隙形成用于容纳活动板的开槽。优选地,所述第一铁板和第二铁板均为矩形铁板。优选地,所述第一铁板和第二铁板均与清渣筒通过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提手采用带肋钢筋制成,提手与活动板通过焊接固定。优选地,当提手移动至清渣筒筒壁时,活动板可以卡在开槽与筒壁处且不会从开槽内脱落。优选地,所述清渣筒的壁厚为2mm~4mm。优选地,当提手移动至最靠近清渣筒筒壁时,活动板远离固定支撑板的一端凸伸于清渣筒的外部。本技术提出的锚杆孔清理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清渣筒底部焊接的固定支撑板形成开槽,开槽中放置活动板,使得取渣完成后通过提手控制其底部连接的活动板在开槽内移动,解决了清渣筒底部完全闭合的问题。保证了清孔的效率。2)通过在活动板端部位置焊接提手,通过提手不仅方便把清渣筒。伸入孔底,也可控制开合,保证可完成取渣且取出清渣筒时,取出物不会洒落。3)较通常锚杆清孔所用的水冲法清孔而言,本锚杆孔清理工具可伸至锚杆孔底部直接取渣。较传统方法而言,更为直接便捷有效。4)原材料包括铁板,钢筋,方钢管。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材料,取材容易,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锚杆孔清理工具在筒底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锚杆孔清理工具在筒底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手;2、第一铁板;3、活动板;4、第二铁板;5、清渣筒。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照图1和图2,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包括清渣筒5(可采用方钢管制成)、固定支撑板、活动板3以及提手1,其中,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板3共同配合形成清渣筒5的桶底,固定支撑板固定于清渣筒5的底端开口处将其开口部分封闭,固定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3插入的开槽,活动板3插入固定支撑板上的开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活动以打开或封闭清渣筒5的底端开口,提手1与活动板3固定连接以控制活动板3相对于固定支撑板移动,清渣筒5的内部用于放置沉渣。进一步地,固定支撑板相对于清渣筒5的内侧壁倾斜设置,固定支撑板与清渣筒5的内侧壁之间夹角为30°~45°。因锚杆孔通常都是倾斜设置的,这种结构的锚杆孔清理工具可方便伸入到锚杆孔内部与其底部接触,从而提高清渣效果。本实施例中,清渣筒5为方形结构。第一铁板2和第二铁板4均为矩形铁板(第一铁板2和第二铁板4板厚2mm)。具体地,本实施例提出一结构:固定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均固定于清渣筒5下方的第一铁板2和第二铁板4,第一铁板2与第二铁板4之间间隙形成用于容纳活动板3的开槽。第一铁板2和第二铁板4均与清渣筒5通过焊接连接。当然,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固定支撑板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实现将活动板插入即可,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提手1采用带肋钢筋(φ16)制成,提手1与活动板3通过焊接固定。当提手1移动至贴紧清渣筒5筒壁时,活动板3可以卡在开槽与筒壁处且不会从开槽内脱落。清渣筒5的壁厚为2mm~4mm。进一步地,当提手1移动至最靠近清渣筒5筒壁时,活动板3远离固定支撑板的一端凸伸于清渣筒5的外部,即图中活动板3的右端与提手1下端之间有一个距离,使沉渣不容易从清渣筒5的开口漏出。本锚杆孔清理工具的制作过程如下。在距离清渣筒5筒底4mm位置焊接第一铁板2,取另一块比第一铁板2略大的活动板3(板厚2mm),在其边缘处焊接一根φ16的带肋钢筋形成提手1。将活动板3放置在第一铁板2的下部,然后在筒底部,将另一块与第一铁板2相同的第二铁板4焊接在筒壁上。使活动板3能通过提手1的控制在第一铁板2和第二铁板4所形成的开槽内滑动。并保证当提手1移动至清渣筒5筒壁时,活动板3可以卡在开槽与筒壁处,而不会从开槽内脱落。抬起提手1时,在重力作用下,第一铁板2可与活动板3贴合,且通过活动板3端部超出第一铁板2和第二铁板4面积的部分,使活动板3与清渣筒5的筒壁卡住。使清渣筒5达到底部完全闭合,不会使清渣筒5中孔渣外漏。本锚杆孔清理工具的使用过程如下。在成孔后,控制提手1,将活动板3放置于第一铁板2与第二铁板4所形成的开槽内,将清渣筒5放入孔底,待取渣完成后,控制提手1,使其滑动至筒壁,进而使活动板3滑出槽内,从而使清渣筒5的开口完全闭合,完成取渣。提起提手1,小心地取出清渣筒5。控制提手1,使活动板3进入第一铁板2与第二铁板4所形成的开槽内,使取出的泥浆、碎石等流出。重复此操作,至清渣筒5内无泥浆、碎石等杂物时,即完成清孔作业。本实施例提出的锚杆孔清理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清渣筒5底部焊接的固定支撑板形成开槽,开槽中放置活动板3,使得取渣完成后通过提手1控制其底部连接的活动板3在开槽内移动,解决了清渣筒5底部完全闭合的问题。保证了清孔的效率。2)通过在活动板3端部位置焊接提手1,通过提手1不仅方便把清渣筒5伸入孔底,也可控制开合,保证可完成取渣且取出清渣筒5时,取出物不会洒落。3)较通常锚杆清孔所用的水冲法清孔而言,本锚杆孔清理工具可伸至锚杆孔底部直接取渣。较传统方法而言,更为直接便捷有效。4)原材料包括铁板,钢筋,方钢管。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材料,取材容易,成本低廉。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渣筒、固定支撑板、活动板以及提手,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板共同配合形成清渣筒的桶底,固定支撑板固定于清渣筒的底端开口处将其开口部分封闭,固定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插入的开槽,活动板插入固定支撑板上的开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活动以打开或封闭清渣筒的底端开口,提手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以控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支撑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渣筒、固定支撑板、活动板以及提手,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板共同配合形成清渣筒的桶底,固定支撑板固定于清渣筒的底端开口处将其开口部分封闭,固定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板插入的开槽,活动板插入固定支撑板上的开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活动以打开或封闭清渣筒的底端开口,提手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以控制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支撑板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相对于清渣筒的内侧壁倾斜设置,固定支撑板与清渣筒的内侧壁之间夹角为30°~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筒为方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孔清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且均固定于清渣筒下方的第一铁板和第二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武林齐鸿庄佳展廖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