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03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包括壳体、活动带板和支撑机构;壳体开设有多条凹槽,凹槽表面用于放置带板,凹槽内部放置支撑机构,支撑机构支撑活动带板;活动带板为多组,每组活动带板包括两个带板,两个带板中间互相咬合连接,活动带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壳体的转轴上,活动带板可在凹槽内随壳体的转轴上下活动;当活动带板上移时,活动带板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齐平;当活动带板下移时,活动带板上表面低于壳体的上表面,在壳体上表面形成凹陷。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的凹陷式结构,能避免实际使用时对支撑机构的直接施压,降低成本,能够实现在绿灯时使斑马线上变成一条凹凸不平的“盲道”,红灯时使斑马线表面恢复平整,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斑马线,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
技术介绍
中国有上百万盲人群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盲人群体,还包括数以千万计的视力残疾患者。一直以来,如何保障盲人这些弱势群体正常的出行是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长度最长、分布最广的盲道。但是有一点却一直容易被忽视着-斑马线盲道。斑马线作为行人过街的一种指示,在一些特殊的地方,也是盲人群体的必经之地。但是现有的斑马线一般都基于光学信号,无法对盲人提供任何有效的提示。若直接将盲道延伸至斑马线上,不仅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还容易制造噪音,打搅周围市民的正常作息,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一种最为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使普通的斑马线具有升降的功能,如现有技术:CN201351268Y,在盲人通行的时候,使斑马线中间升起一条盲道,在汽车通行的时候,使斑马线变回平整,即升降式的盲人斑马线。但是因为是在道路交通上使用,需要充分考虑到路面上的各种影响因素,特别是车辆对盲人斑马线的碾压,要求盲人斑马线具有极好的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能够在绿灯盲人通行的时候,将斑马线变成接近盲道的形式,为盲人提供指引,在红灯行人禁止通行时,将斑马线变成正常平坦的形式,方便车辆通行。赋予盲人斑马线更低成本且更好的抗压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包括壳体、活动带板和支撑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多条凹槽,所述凹槽表面用于放置带板,凹槽内部放置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活动带板;所述活动带板为多组,所述每组活动带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壳体的转轴上,所述活动带板可在凹槽内随壳体的转轴上下活动;当所述活动带板上移时,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齐平;当所述活动带板下移时,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低于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壳体上表面形成凹陷。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活动带板均包括两个带板,所述两个带板中间互相咬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咬合方式为梳状结构,所述活动带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转轴为固定转轴。进一步地,所述咬合方式为用合页结构,通过销来互相连接,所述活动带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转轴为活动转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控模块与驱动机构;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红绿灯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实时通信获取道路上红绿灯的情况,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运行;当为绿灯时,所述主控模块获得实时通信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降落,使所述活动带板下降,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低于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壳体上表面形成凹陷,所述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处于表面不平整状态,类似于一条正常的“盲道”;当为红灯时,所述主控模块获得实时通信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升起,使所述活动带板升起,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处于平整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部还设有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式剪式千斤顶或电动式液压千斤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上下活动位移为3mm-8mm,优选5mm,这样形成的“盲道”与传动盲道的标准很接近,既足以达到提示的作用,也不会影响行人正常通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一改传统盲道砖那种在一块平板上设置凸起圆形与矩形的思维,以及传统容易想到的升降方案总是让活动的部件升起,这样需要不断想办法提高凸起部分的受压能力。而本技术的优点是在受压的情况下,凸起的部分总是比凹下的部分受力更多,本技术的逆向思维设计,让固定不动的壳体成为凸起的主要受力部分,这样子大大解放了活动部件的载重能力,通过设置排水口,较好地解决了可能发生的积水问题,因而可以选择更多更灵活的升降设计,如电动式剪式千斤顶或电动式液压千斤顶等等。特别在实际环境下,本技术的这种设计具有更高的实用性。(2)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通过主控模块实时通讯获取红绿灯的情况,通过控制千斤顶,能够实现活动带板的上下移动。在绿灯通行时,主控模块控制千斤顶处于降落状态,活动带板向下移动,活动带板与壳体表面形成高低差在5mm左右的小凹陷,此时盲人斑马线的路面处于不平整状态,类似一条“盲道”,为盲人在斑马线上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在红灯时,主控模块控制千斤顶处于升起状态,活动带板向上移动与壳体表面平行,此时盲人斑马线路面平整,汽车通行时候不受影响,无噪音,利用支撑机构进行控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升降。采用接近盲道高度标准的设计,即升降时最低处于壳体表面高度差为5mm,除了提供了指引外,不影响盲人的正常通行。由此在不产生其他社会矛盾的情况下,很好地解决了盲人过马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在绿灯盲人通行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在红灯汽车通行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在绿灯盲人通行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红灯汽车通行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活动带板的梳状咬合结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例一中活动带板的梳状咬合结构在升起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例一中活动带板的梳状咬合结构在降落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例一中活动带板的合页状销接结构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例二中活动带板的合页状销接结构在升起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例二中活动带板的合页状销接结构在降落时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活动带板;3-排水孔;4-凹槽;5-鞋子;6-支撑机构;7-壳体切面;8-梳状结构;9-转轴;10-合页状结构;11-合页状结构链接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首先,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在绿灯盲人通行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在红灯汽车通行时的立体图,以上三张图展示了本技术在外观上的一个整体构造。其中,在壳体1表面开设多条凹槽4,所述凹槽4表面放置活动带板2。所述活动带板2两个为一组,每组活动带板中间互相咬合,所述每组活动带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壳体1的转轴上,所述活动带板2可在凹槽4内随壳体1的转轴上下活动。结合图4和图5所描述的盲人斑马线的结构剖视图,壳体切面7包括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放置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主控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主控模块用于与红绿灯控制系统实时通信获取道路上红绿灯的情况,控制驱动机构的升降。当为绿灯时,所述主控模块获得实时通信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降落,使所述活动带板下降,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低于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壳体上表面形成凹陷,所述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处于表面不平整状态,类似于一条正常“盲道”,盲人的鞋子5可以借助盲道通过;当为红灯时,所述主控模块获得实时通信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升起,使所述活动带板升起,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处于平整状态。具体地,所述凹槽内还应具有排水孔3,避免积水。作为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活动带板2可采用梳状结构8互相咬合,考虑到成人一只脚长度在20cm到30cm之间,凹槽的宽度可设计为4cm宽,一个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包括壳体、活动带板和支撑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多条凹槽,所述凹槽表面用于放置带板,凹槽内部放置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活动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带板为多组,所述每组活动带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壳体的转轴上,所述活动带板在凹槽内随壳体的转轴上下活动;当所述活动带板上移时,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齐平;当所述活动带板下移时,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低于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壳体上表面形成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包括壳体、活动带板和支撑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多条凹槽,所述凹槽表面用于放置带板,凹槽内部放置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活动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带板为多组,所述每组活动带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壳体的转轴上,所述活动带板在凹槽内随壳体的转轴上下活动;当所述活动带板上移时,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齐平;当所述活动带板下移时,所述活动带板上表面低于壳体的上表面,在所述壳体上表面形成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活动带板均包括两个带板,所述两个带板中间互相咬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连接的结构为梳状结构,所述活动带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转轴为固定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盲人斑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连接的结构为用合页结构,通过链接销连接,所述活动带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转轴为活动转轴。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清漪俞阳阳苗青孙锡英徐淑琦边颖萱李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