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96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光路组件和控制器,光路组件包括定标灯,定标灯包括空心阴极灯和卤素灯,沿着空心阴极灯射出的光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镜、第一滤光片、分光器和第一成像镜,沿着卤素灯射出的光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镜、可移动的碘盒和第二滤光片,卤素灯射出的光线进入分光器;空心阴极灯射出的光线穿过第一成像镜后进入光纤,并从光纤出来后依次经过扩焦系统、第一反射镜、狭缝和光谱仪,从狭缝处反射的光依次经过第二反射镜和第二成像镜进入控制器;第一反射镜的上方为天文望远镜,通过所述天文望远镜的星光通过狭缝进入光谱仪。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效率高,通用性好,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体观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天文光谱观测是研究各种恒星的元素丰度、星震、类太阳活动、恒星大气和星周环境、系外行星等国际前沿课题的重要手段,对研究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星系和宇宙的演化有重要意义。光谱观测需要进行谱线比对,不仅需要观测目标谱线,还要拍摄定标谱线。光谱仪通常由一个可移动的反射镜来切换光路,移开反射镜则望远镜指向的目标天体光线进入光路,可进行目标光谱拍摄,移入反射镜则引入定标灯光线,可进行定标光谱拍摄。自动光谱观测主要是涉及到CCD相机和定标灯系统的控制,根据观测任务列表控制定标灯的开启和关闭,定标灯光路和望远镜光路的切换,然后控制CCD的曝光。现有光谱观测控制方案按自动化程度分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控制,即定标灯控制和光谱拍摄CCD相机控制软件相对独立,需要人工操作软件切换定标灯后进行相应的定标谱线和目标谱线的拍摄。如MaxImDL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最常用的CCD控制商业软件,具有滤光片控制、望远镜控制、调焦控制、原定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功能,支持目前绝大部分商业CCD相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路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光路组件包括定标灯(23),所述定标灯(23)包括空心阴极灯(1)和卤素灯(2),沿着空心阴极灯(1)射出的光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镜(3)、第一滤光片(4)、分光器(5)和第一成像镜(6),沿着卤素灯(2)射出的光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镜(7)、可移动的碘盒(8)和第二滤光片(9),所述卤素灯(2)射出的光线最终进入分光器(5);所述空心阴极灯(1)射出的光线与卤素灯(2)射出的光线垂直;所述空心阴极灯(1)射出的光线穿过第一成像镜(6)后进入光纤(10),并从光纤(10)出来后依次经过扩焦系统(11)、第一反射镜(12)、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路组件和控制器,所述光路组件包括定标灯(23),所述定标灯(23)包括空心阴极灯(1)和卤素灯(2),沿着空心阴极灯(1)射出的光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准直镜(3)、第一滤光片(4)、分光器(5)和第一成像镜(6),沿着卤素灯(2)射出的光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准直镜(7)、可移动的碘盒(8)和第二滤光片(9),所述卤素灯(2)射出的光线最终进入分光器(5);所述空心阴极灯(1)射出的光线与卤素灯(2)射出的光线垂直;所述空心阴极灯(1)射出的光线穿过第一成像镜(6)后进入光纤(10),并从光纤(10)出来后依次经过扩焦系统(11)、第一反射镜(12)、狭缝(13)和光谱仪(14),从狭缝(13)处反射的光依次经过第二反射镜(15)和第二成像镜(16)进入控制器;所述第一反射镜(12)的上方为天文望远镜(17),通过所述天文望远镜(17)的星光通过狭缝(13)进入光谱仪(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18),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8)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有光谱仪(14)、光谱CCD(19)、监视CCD(20)和定标灯控制系统(21),从第二成像镜(16)射出的光进入监视CCD(20),所述光谱CCD(19)设置在光谱仪(14)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光谱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定标灯控制系统(21)包括定标灯控制电路(22),所述的定标灯控制电路(2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定标灯(23)和反射镜系统(24),所述定标灯(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寿圣常亮业凯丁旭余晓光伦宝利范玉峰王传军柳光乾白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