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满书鳌专利>正文

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95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门,是一种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其结构是由六个门扇构成一个门,在每个门扇内侧有滚轮,传动机构与最下部门扇连接,使门扇由下至上逐一内含镶嵌,最后进入门扇存放箱;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带动丝杠或伞齿轮传动副带动丝杠,还具有手动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所占空间小,自锁性能好,防盗功能强,两种型号具有自动、手动功能,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门,确切的说是一种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目前使用的升降门大多为翻转门和卷帘门,它们的防盗性差;翻转门为整体式结构,维修时需整体卸下,且功能单一;而卷帘门轻便,但无法安装保温材料,不适合寒冷地区使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占空间小,具有自锁性能,防盗功能强的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的结构主要包括门框架,六个门扇,传动机构,门扇存放箱,斜滑道;六个门扇构成一个门,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第二、……第六门扇,每个门扇均是中空的、上下端敞口的扁长方体,并且下端敞口向内收至下一门扇的外侧厚度处;第一门扇两侧端面的外面上分别固定有导板,导板与侧端面垂直;第二门扇两侧端面的每个内面上分别装有两个滚轮,每侧的滚轮分别将导板夹在中间,使第一门扇可以嵌入第二门扇内;第三门扇两侧端面的每个内面上分别装有两个滚轮,每侧的滚轮分别将第二门扇夹在中间,使第二门扇可以嵌入第三门扇内;第四、第五、第六门扇的结构均与第二、第三门扇的结构完全相同,使第四、第五、第六门扇可以依次嵌入上一门扇内,而第六门扇可以嵌入上档板内;门框架由上横框架、上档板、两侧框和下框底盘构成;两侧框内均有滑道框架,在靠近门扇侧还装有承托板,承托板的形状为中部有自上而下开口宽度逐渐减小的阶梯开口,并且与六个门扇落下时形状完全吻合;门扇存放箱位于门的后上部,斜滑道位于存放箱的下部,斜滑道下端有滚轮,滚轮固定在最上部门扇的顶端;传动机构的结构包括电机,传动轴,蜗杆,蜗轮,丝杠,丝母,固定支座,滚动轴承;电机在门的上方中部,两侧框上方的两个蜗杆通过传动轴与电机相连,两蜗轮分别在两丝杠的上端,每个丝杠分别在滑道框架内,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支座内,每个丝杠上均有一个丝母,并且丝母与滑道框架之间衬有硬质耐油橡胶,两个滚动轴承的内环分别与跟丝母连为一体的框架固定连接,而每个滚动轴承的外环与第一门扇下端固定连接。传动机构的结构还可以包括电机,传动轴,伞齿轮传动副,丝杠,丝母,固定支座,滚动轴承,手把,手把伞齿轮传动副,齿轮传动副;电机在门的上方中部,两个伞齿轮传动副分别在两侧框上方,其转轴分别是与电机相连的传动轴和两丝杠,每个丝杠分别在滑道框架内,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支座内,每个丝杠上均有一个丝母,并且丝母与滑道框架之间衬有硬质耐油橡胶,两个滚动轴承的内环分别与跟丝母连为一体的框架固定连接,而每个滚动轴承的外环与第一门扇下端固定连接;手把伞齿轮传动副在门的一侧,手把即是一伞齿轮的转轴,在该侧的丝杠下部装有齿轮传动副,并且一齿轮与手把伞齿轮传动副的另一伞齿轮同轴。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所占空间小,自锁性能好,防盗功能强,两种型号具有自动、手动功能,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的主视图;1门框架,2侧框,3上档板,4-9分别为第六、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门扇,10下框底盘,18上横框架;图2为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门的侧视图;11传动机构,12门扇存放箱,13斜滑道,14滚轮,19承托板;图3为门扇端部结构示意图;15导板,16、17滚轮;图4为第一种传动机构简图;20电机,21传动轴,22蜗杆,23蜗轮,24丝杠,25丝母,26固定支座,27滚动轴承,28滑道框架;图5为第二种传动机构简图;29伞齿轮传动副,33手把,32手把伞齿轮传动副,30齿轮传动副,31固定座;图6为丝杠24与滑道框架28的横截面图;34硬质耐油橡胶,35框架。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六个门扇4-9构成一个门,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第二、……第六门扇9-4,每个门扇9-4均是中空的、上下端敞口的扁长方体,并且下端敞口向内收至下一门扇的外侧厚度处;第一门扇9两侧端面的外面上分别固定有导板15,导板15与侧端面垂直;第二门扇8两侧端面的每个内面上分别装有两个滚轮16,每侧的滚轮16分别将导板15夹在中间,使第一门扇9可以嵌入第二门扇8内;第三门扇7两侧端面的每个内面上分别装有两个滚轮17,每侧的滚轮17分别将第二门扇8夹在中间,使第二门扇8可以嵌入第三门扇7内;第四、第五、第六门扇6、5、4的结构均与第二、第三门扇8、7的结构完全相同,使第四、第五、第六门扇6、5、4可以依次嵌入上一门扇内,而第六门扇4可以嵌入上档板3内;如图1、2所示,门框架1由上横框架18、上档板3、两侧框2和下框底盘10构成;两侧框2内均有滑道框架28,在靠近门扇侧还装有承托板19,承托板19的形状为中部有自上而下开口宽度逐渐减小的阶梯开口,并且与六个门扇9-4落下时形状完全吻合;门扇存放箱12位于门的后上部,斜滑道13位于存放箱12的下部,斜滑道13下端有滚轮14,滚轮14固定在最上部门扇4的顶端;如图4、6所示,传动机构11的结构包括电机20,传动轴21,蜗杆22,蜗轮23,丝杠24,丝母25,固定支座26,滚动轴承27;电机20在门的上方中部,两侧框2上方的两个蜗杆22通过传动轴21与电机20相连,两蜗轮23分别在两丝杠24的上端,每个丝杠24分别在滑道框架28内,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支座26内,每个丝杠24上均有一个丝母25,并且丝母25与滑道框架28之间衬有硬质耐油橡胶34,两个滚动轴承27的内环分别与跟丝母25连为一体的框架35固定连接,而每个滚动轴承27的外环与第一门扇9下端固定连接。如图5、6所示,传动机构11的结构还可以包括电机20,传动轴21,伞齿轮传动副29,丝杠24,丝母25,固定支座26,滚动轴承27,手把33,手把伞齿轮传动副32,齿轮传动副30,固定座31;电机20在门的上方中部,两个伞齿轮传动副29分别在两侧框上方,其转轴分别是与电机20相连的传动轴21和两丝杠24,每个丝杠24分别在滑道框架28内,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支座26内,每个丝杠24上均有一个丝母25,并且丝母25与滑道框架28之间衬有硬质耐油橡胶34,滚动轴承27的内环分别与跟丝母25连为一体的框架35固定连接,而每个滚动轴承27的外环与第一门扇9下端固定连接;手把伞齿轮传动副32在门的一侧,手把33即是一伞齿轮的转轴,在该侧的丝杠24下部装有齿轮传动副30,并且一齿轮与手把伞齿轮传动副32的另一伞齿轮同轴。滑道框架28和硬质耐油橡胶34在传动机构运作时起到稳定丝杠24和减少噪音的作用。开门时,按动遥控器,电机20启动,通过传动轴21,带动蜗杆22、蜗轮23传动或伞齿轮传动副29,使两丝杠24等速旋转,从而使和丝杠24配合的两个丝母25沿丝杠24上升,带动第一门扇9上升,使第一门扇9嵌入第二门扇8内,第二门扇8再嵌入第三门扇7内,依次类推,最后全部嵌入第六门扇4内,随着丝母25继续上升,在滚轮14的作用下,整个门扇组合进入斜滑道13,这样整个门扇组合摆入门扇存放箱内,此时,固连在丝母25上的触头碰到开关,切断电源,门扇全部打开,开门动作完成。关门时,电机20反转,整个动作与开门依次相反,使各门扇依次下降,当每一门扇下降到原位时,两端即落到承托板19上,而该门扇内含的门扇继续下降,落到下一与之吻合的承托板19上,直至全部落下,此时电源关闭。无论采用哪种传动机构11,丝杠24和丝母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内含镶嵌式升降,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主要包括门框架(1),六个门扇(4)、(5)、(6)、(7)、(8)、(9),传动机构(11),门扇存放箱(12),斜滑道(13);六个门扇(4)-(9)构成一个门,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第二、… …第六门扇(9)-(4),每个门扇(9)-(4)均是中空的、上下端敞口的扁长方体,并且下端敞口向内收至下一门扇的外侧厚度处;第一门扇(9)两侧端面的外面上分别固定有导板(15),导板(15)与侧端面垂直;第二门扇(8)两侧端面的每个内面上分别装有两个滚轮(16),每侧的滚轮(16)分别将导板(15)夹在中间,使第一门扇(9)可以嵌入第二门扇(8)内;第三门扇(7)两侧端面的每个内面上分别装有两个滚轮(17),每侧的滚轮(17)分别将第二门扇(8)夹在中间,使第二门扇(8)可以嵌入第三门扇7内;第四、第五、第六门扇(6)、(5)、(4)的结构均与第二、第三门扇(8)、(7)的结构完全相同,使第四、第五、第六门扇(6)、(5)、(4)可以依次嵌入上一门扇内,而第六门扇(4)可以嵌入上档板(3)内;门框架由上横框 架(18)、上档板(3)、两侧框(2)和下框底盘(10)构成;两侧框(2)内均有滑道框架(28),在靠近门扇侧还装有承托板(19),承托板(19)的形状为中部有自上而下开口宽度逐渐减小的阶梯开口,并且与六个门扇(9)-(4)落下时形状完全吻合;门扇存放箱(12)位于门的后上部,斜滑道(13)位于存放箱(12)的下部,斜滑道(13)下端有滚轮(14),滚轮(14)固定在最上部门扇(4)的顶端;传动机构(11)的结构主要包括电机(20),传动轴(21),蜗杆(22),蜗轮(2 3),丝杠(24),丝母(25),固定支座(26),滚动轴承(27);电机(20)在门的上方中部,两侧框(2)上方的两个蜗杆(22)通过传动轴(21)与电机(20)相连,两蜗轮(23)分别在两丝杠(24)的上端,每个丝杠(24)分别在滑道框架(28)内,下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支座(26)内,每个丝杠(24)上均有一个丝母(25),并且丝母(25)与滑道框架(28)之间衬有硬质耐油橡胶(34),滚动轴承(27)的内环分别与跟丝母(25)连为一体的框架(35)固定连接,而每个滚动轴承(27)的外环与第一门扇(9)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甫
申请(专利权)人:满书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