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82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积仓,所述沉积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氮仓,所述沉积仓的内腔下表面贯穿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螺接有上螺旋杆和下螺旋杆,所述上螺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端与输液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板上的生物膜在水池内折叠呈倾斜设置,从而在水流由上至下导流过程中完成除氮作业,本装置占地面积小,节约了空间资源,并且通过液位对污水进入脱氮仓的量进行控制,可以省去人工作业的麻烦,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但其需要污泥回流系统、加药系统、管道等,基建费用高,能耗大,不适合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且现有的脱氮系统需要人工操作,防止过量的污水进入脱氮装置内而造成的脱氮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传感器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套,使滑动套可以带动防溅罩在连接柱上进行上下移动,可以在更换钻头时将防溅罩抬起,方便操作人员更换钻头,提高工作效率,在加工时将防溅罩放下,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积仓,所述沉积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氮仓,所述沉积仓的内腔下表面贯穿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螺接有上螺旋杆和下螺旋杆,所述上螺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积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氮仓(2),所述沉积仓(1)的内腔下表面贯穿有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内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螺接有上螺旋杆(5)和下螺旋杆(6),所述上螺旋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盖(7),所述管盖(7)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的下端与输液管(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旋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积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脱氮仓(2),所述沉积仓(1)的内腔下表面贯穿有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内侧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螺接有上螺旋杆(5)和下螺旋杆(6),所述上螺旋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管盖(7),所述管盖(7)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9)的下端与输液管(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螺旋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7)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凸缘(8),所述凸缘(8)的下表面与输液管(3)上端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脱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3)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喇叭口(11),所述沉积仓(1)的上表面左端贯穿有进液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骥东陈启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特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