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77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池、曝气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悬挂填料和悬浮填料;缺氧池、曝气池、斜管沉淀池和清水池依次连通;悬挂填料设置于缺氧池中,悬浮填料填充在曝气池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分别在缺氧池和曝气池中设置悬挂填料和悬浮填料,与水体呈完全混合状态,增加了悬浮填料在污水中的碰撞和剪切频率,提高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工艺(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MBBR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填料,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高浓度的微生物含量,可以抵抗水质波动的冲击。然而,悬浮填料(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设置以及在污水中的状态,对除污效果具有相当关键的影响,现有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污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悬浮填料受污水性质影响而悬浮状态不佳、与水体混合不充分不均匀等现象。所以,如何改进悬浮填料的在污水中的设置状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工艺存在的悬浮填料与水体混合不均匀、除污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池、曝气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悬挂填料和悬浮填料;所述缺氧池、所述曝气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依次连通;所述悬挂填料设置于所述缺氧池中,所述悬浮填料填充在所述曝气池内。其中,污水在缺氧池中停留时间为2~3小时,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为5~8小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反冲驱动泵和多孔反冲浮管;所述多孔反冲浮管浮动放置于所述曝气池的污水表面,所述多孔反冲浮管设置有多个开口朝下的排水口;所述反冲驱动泵抽取所述曝气池的污水通过所述多孔反冲浮管排放。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悬浮填料与污水密度近似,在曝气状态下容易上浮,而上浮后悬浮填料浮在污水表面不容易再次下沉,使得过滤除污效果大打折扣。而利用反冲驱动泵和多孔反冲浮管,抽取曝气池中原本的污水,产生从上向下的冲击水流,解决悬浮填料上浮问题,维持悬浮填料在水体中的均匀分布,保持高效的处理能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风机和曝气器;所述曝气器设置于所述曝气池的底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曝气池外且与所述曝气器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曝气器将来自风机的外部空气均匀输送到污水中,为污水提供氧气并形成氧气化合物,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氧量并提供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气提回流管路;所述气提回流管路一端由上向下伸入所述曝气池,其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来自风机的空气,使回流管路内水体产生密度差进而实现污水从曝气池回流至缺氧池,以提高污水中微生物的有机降解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气提回流管路中从曝气池流向缺氧池的污水回流量为污水进水量的1~3倍,且气提回流管路中配备滤网,以防止悬浮填料被回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底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搅拌器使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污水充分混合,提高脱氮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除磷池和补药装置;所述除磷池设置于所述曝气池和所述斜管沉淀池之间,所述补药装置与所述除磷池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经过曝气后的污水进入除磷池,在药物的作用下,磷元素变成不溶性固体沉淀物。另外,斜管沉淀池与除磷池底部连通,故污水在除磷后,从沉淀池下部向上逐步澄清。相应地,曝气池和除磷池之间设有滤网,避免悬浮填料从曝气池流入除磷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设置于所述斜管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之间。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污水经过厌氧脱氮处理、曝气降解处理、除磷处理和沉淀后,再经过过滤则几乎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清水。故在清水池和斜管沉淀池之间设置过滤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位于所述过滤池和所述清水池的连接管上。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污水经过过滤后,由消毒装置进一步净化,流入清水池,成为净化处理的最终产物。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反洗泵和反洗管;所述反洗管分别连接所述过滤池和所述清水池,所述反洗泵设置于所述反洗管。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过滤池中的过滤膜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吸附污染物,降低了过滤除污效率。而反洗泵和反洗管能够从清水池引入部分干净的水体,对过滤膜进行清理。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反冲驱动泵电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悬浮填料在曝气池中的实时状况,驱动反冲驱动泵改善悬浮填料在水体中的分布。需要说明的是,中央控制单元还可以与风机、搅拌器、补药装置、消毒装置和反洗泵等装置连接,实现将污水处理数据在云平台上传输,并能够供远程监控或者操作。进一步,上述所有处理池及其附件,可整体化设计和制作,形成一个集装箱结构,利于包装运输和安装。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分别在缺氧池和曝气池中设置悬挂填料和悬浮填料,与水体呈完全混合状态,增加了悬浮填料在污水中的碰撞和剪切频率,提高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处理效率。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缺氧池;2-曝气池;3-斜管沉淀池;4-清水池;5-悬挂填料;6-悬浮填料;7-反冲驱动泵;8-多孔反冲浮管;9-排水口;10-风机;11-曝气器;12-气提回流管路;13-搅拌器;14-除磷池;15-补药装置;16-过滤池;17-消毒装置;18-反洗泵;19-反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曝气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悬挂填料和悬浮填料;所述缺氧池、所述曝气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依次连通;所述悬挂填料设置于所述缺氧池中,所述悬浮填料填充在所述曝气池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池、曝气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悬挂填料和悬浮填料;所述缺氧池、所述曝气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依次连通;所述悬挂填料设置于所述缺氧池中,所述悬浮填料填充在所述曝气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驱动泵和多孔反冲浮管;所述多孔反冲浮管浮动放置于所述曝气池的污水表面,所述多孔反冲浮管设置有多个开口朝下的排水口;所述反冲驱动泵抽取所述曝气池的污水通过所述多孔反冲浮管排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和曝气器;所述曝气器设置于所述曝气池的底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曝气池外且与所述曝气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提回流管路;所述气提回流管路一端由上向下伸入所述曝气池,其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王玉方石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旺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