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76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炉膛顶部的二次进风腔,二次进风腔环绕设置在炉膛的出火口上方,二次进风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与二次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炉体侧壁位于进风口处设置有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工作时,空气从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进入,经过进风口流入至二次进风腔内,然后由二次出风口流出,当炉膛内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向上从出火口流出后,会与从二次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接触,进一步的产生了第二次燃烧,使得烟气中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有害气体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为炉体内进行加热,提高了采暖炉的热效率,并且第二次燃烧完成后的烟气中有害气体明显较少,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暖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
技术介绍
广大北方农村家庭冬季取暖大部分都在使用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炉具,既可以用来做饭,又可以用于带暖气进行采暖,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普及率很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暖燃煤采暖炉具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即应寻求一种安全节煤、无污染、热效率高、家庭使用便捷的炉具,来满足目前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炉具的市场需求。参见图4,现有技术中采暖炉内的煤没有充分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CO、SO2等有害且易燃易爆烟气,而这些烟气会直接从烟道流走,一方面当烟气直接被排放至室外后,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当烟气直接从烟道流走时,会将炉内的大量热量带走,造成热量散失较多,使得采暖炉的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燃烧的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炉膛顶部的二次进风腔,所述二次进风腔环绕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出火口上方,所述二次进风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炉体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次出风口环绕布置在所述二次进风腔内壁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远离所述进风口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的尺寸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的尺寸。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远离所述进风口处的相邻所述二次出风口的距离小于靠近所述进风口处的相邻所述二次出风口的距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外的进风盒,所述进风盒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进风孔,所述固定进风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侧,所述固定进风孔上可转动安装有调节进风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炉膛顶部的二次进风腔,所述二次进风腔环绕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出火口上方,所述二次进风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炉体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空气从所述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进入,接着经过所述进风口流入至所述二次进风腔内,然后由所述二次进风腔内的所述二次出风口流出,当所述炉膛内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向上从所述出火口流出后,会与从所述二次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接触,进一步的产生了第二次燃烧,使得烟气中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有害气体CO、SO2、煤焦油等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为炉体内的水套进行加热,提高了采暖炉的热效率,并且第二次燃烧完成后的烟气中有害气体明显较少,通过排烟管道排出至室外的烟气的污染较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第二次充分燃烧,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烟气二次燃烧后流动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烟气流动的示意图;图中:1-炉膛;2-二次进风腔;3-出火口;4-二次出风口;5-炉体;6-进风口;7-进风盒;8-固定进风孔;9-调节进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炉膛1顶部的二次进风腔2,所述二次进风腔2环绕设置在所述炉膛1的出火口3上方,所述二次进风腔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4,炉体5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进风腔2连通的进风口6,所述炉体5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6处设置有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参见图2和图3,其中实心箭头代表空气走向,空气箭头代表烟气走向,工作时,空气从所述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进入,接着经过所述进风口6流入至所述二次进风腔2内,然后由所述二次进风腔2内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流出,当所述炉膛1内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烟气向上从所述出火口3流出后,会与从所述二次出风口4流出的空气接触,进一步的产生了第二次燃烧,使得烟气中第一次未充分燃烧的有害气体CO、SO2、煤焦油等得到充分燃烧,进一步为炉体5内的水套进行加热,提高了采暖炉的热效率,并且第二次燃烧完成后的烟气中有害气体明显较少,通过排烟管道排出至室外的烟气的污染较小。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第二次充分燃烧,减少环境污染。所述二次出风口4环绕布置在所述二次进风腔2内壁上,这样从所述二次出风口4吹出的空气会正好与第一次未充分燃烧从所述出火口3出来的烟气接触,发生第二次燃烧。由于靠近所述进风口6处所述二次出风口4距离所述进风口6的距离较近,因此靠近所述进风口6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的空气量较多;靠近所述进风口6处的空气需要在所述二次进风腔2内流动才能抵达远离所述进风口6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因此远离所述进风口6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的空气量较少,因此靠近所述进风口6处的烟气会比远离所述进风口6处的烟气的燃烧效果好,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位于远离所述进风口6处的烟气的燃烧充分性,因此,远离所述进风口6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的尺寸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6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的尺寸;远离所述进风口6处的相邻所述二次出风口4的距离小于靠近所述进风口6处的相邻所述二次出风口4的距离;这样,从远离进风口6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4排出的空气量会更多,燃烧更加充分。所述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口6外的进风盒7,所述进风盒7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进风孔8,所述固定进风孔8位于所述进风口6的下侧,所述固定进风孔8上可转动安装有调节进风板9;当室内压力较低时,会出现由所述进风口6向室内倒烟的现象发生,如果将所述固定进风孔8正对所述进风口6设置,从所述进风口6倒流的烟气会直接从所述固定进风孔8流至室内,使得室内空气污浊,且具有安全隐患,而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固定进风孔8设置在所述进风口6的下侧,增加了倒烟的运动行程,从所述进风口6倒流的烟气需要向下运动才能从所述固定进风孔8流出,因此,将所述固定进风孔8设置在所述进风口6的下侧,可以有效防止当所述进风口6处向室内倒烟时,避免直接从所述固定进风孔8内流出,起到阻碍倒烟的效果;使用时,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进风板9相对所述固定进风孔8的位置,可以调节进入所述固定进风孔8的空气流量,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炉膛顶部的二次进风腔,所述二次进风腔环绕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出火口上方,所述二次进风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炉体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炉膛顶部的二次进风腔,所述二次进风腔环绕设置在所述炉膛的出火口上方,所述二次进风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炉体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倒烟进风可调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出风口环绕布置在所述二次进风腔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进风口处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彬堂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