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767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属于电梯控制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底坑检修盒,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和底座,上盖的上端面设有安装部,安装部向底座方向凹设,安装部设有第一安装孔。通过将安装部向底座方向凹设,与现有技术的开关位置相比,安装在安装部第一安装孔上的开关向底座更加靠近,从而使开关远离上盖上端面的一端到底座下端面的距离减小,即检修盒整体厚度减小,进而减小了检修盒在电梯底坑中的占用空间,并可避免因检修人员不小心碰到上盖上端面外的开关而出现检修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
本技术涉及电梯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
技术介绍
底坑检修盒是检修人员进入电梯井道底部对电梯进行检修时使用的装置,它通常被安装在电梯底坑侧壁上,并通过电缆连接线与电梯控制系统连接,当电梯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可通过配置在盒体上的急停开关控制电梯运行和停止。检修盒通常包括上盖、底座和各开关,上盖和底座相互配合连接,各开关安装在上盖上端面。各开关不同程度的突出在上盖的上端面外,导致开关远离上端面的一端与底座下端面的垂直距离较大,进而造成现有的检修盒整体厚度较大,检修盒占用底坑空间大;另外当检修人员在电梯井道底部对电梯进行检修时,极有可能会因不小心而碰到突出在上盖上端面外的开关,出现检修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以解决各开关突出在上盖上端面外,导致检修盒厚度较大,进而占用底坑空间大,及因检修人员不小心碰到上盖上端面外的开关出现检修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的上端面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向所述底座方向凹设,所述安装部设有第一安装孔。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安装有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均安装有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开关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到所述底座下端面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检修盒的预设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有衬片,所述上盖设置有凹槽,所述衬片插接于所述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衬片和所述凹槽之间通过所述密封条密封。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还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三连接孔,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的第四连接孔。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盖的四个角均设置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孔为椭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检修盒上盖的上端面设置安装部,安装部向底座方向凹设,开关安装在安装部上的第一安装孔内,与现有技术的开关位置相比,开关向底座更加靠近,从而使检修盒整体厚度减小,进而减小了检修盒在电梯底坑中的占用空间,并可避免因检修人员不小心碰到上盖上端面外的开关而出现检修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底坑检修盒;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盖;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C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D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上盖;2-底座;3-安装部;31-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衬片;6-凹槽;7-密封条;8-第一连接孔;9-第二连接孔;10-第三连接孔;11-第四连接孔;12-检修开关;13-急停开关;14-检修上行开关;15-检修运行开关;16-检修下行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该检修盒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1和底座2,上盖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部3,安装部3向底座2方向凹设,安装部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1,开关安装在第一安装孔31上。由于安装部3向底座2方向凹设,与现有技术的开关位置相比,开关向底座2更加靠近,从而使开关远离上盖1上端面的一端到底座2下端面的距离相应减小,即检修盒整体厚度减小,并可避免因检修人员不小心碰到上盖1上端面外的开关造成检修事故。本实施例中,上盖1的上端面上还可设有第二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4可以为直接设置在上盖1上端面上的通孔。开关也可安装在第二安装孔4内。上盖1上端面上设置的安装部3及第二安装孔4的数量取决于开关厚度及检修盒的预设厚度。具体地,为使检修盒的实际厚度不大于预设厚度,需要将检修盒实际厚度减小至一定的预设值,以减少其占用底坑空间并避免因检修人员不小心碰到上盖1上端面外的开关造成检修事故,就要求所有开关远离上盖1上端面的一端到底座2下端面的距离都要不大于检修盒预设厚度。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是:检修盒预设厚度不小于开关与底座2厚度之和。当开关本身厚度较大,开关突出在上盖1上端面外的部分厚度较大,若在上盖1上端面上设置第二安装孔4以安装此开关,将导致该开关远离上盖1上端面的一端到底座2下端面的距离超过检修盒预设厚度,此时应在上盖1上端面设置安装部3以安装此开关。若所有开关的厚度均较大,设置第二安装孔4安装部分开关时,不能使检修盒实际厚度达到预设厚度,此时需全部设置为安装部3以分别安装每个开关,以使检修盒整体厚度减少。图1中,在检修盒上盖1上,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检修开关12、急停开关13、检修上行开关14、检修运行开关15和检修下行开关16共五个开关,由于检修开关12和急停开关13这两个开关相对于其他三个开关厚度较大,因此在上盖1的上端面上设置两个安装部3以分别安装检修开关12和急停开关13,并设置三个第二安装孔4以分别安装检修上行开关14、检修运行开关15和检修下行开关16这三个开关。安装检修开关12的安装部3设置为菱形,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五个开关呈直线排布在上盖1上端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在上盖1上端面上的排布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定,且设置的安装部3与第二安装孔4的数量也可根据开关厚度与检修盒预设厚度的情况具体设定。本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衬片5周向设置在底座2与上盖1的配合面上,上盖1上设有供衬片5插接的凹槽6,该凹槽6周向设置在上盖1与底座2的配合面上,衬片5和凹槽6插接配合,使得底座2和上盖1的配合面呈几字型的折返结构,两者配合牢固可靠,提高了防水防尘效果。进一步地,参见图3,上盖1的凹槽6内设有密封条7,密封条7使得凹槽6内的空间减小,当衬片5插入凹槽6时,衬片5使得密封条7弹性形变,填充了凹槽6内的部分空间,进一步增加了衬片5和凹槽6两者的配合密封效果,提高了防水防尘效果。为进一步加强上盖1和底座2之间的连接以及方便检修盒的固定安装,在上盖1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8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9,在底座2上设置与第一连接孔8配合的第三连接孔10,以及与第二连接孔9配合的第四连接孔11。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孔8和第三连接孔10用于实现上盖1和底座2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孔9和第四连接孔11,可实现在无需打开盒体,即无需将上盖1和底座2分离的情况下对检修盒进行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4,在上盖1的四个角均设置一个第一连接孔8和一个第二连接孔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8和第二连接孔9在上盖1上端面上的排布方式和具体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定。进一步地,如图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部(3),所述安装部(3)向所述底座(2)方向凹设,所述安装部(3)设有第一安装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上端面设有安装部(3),所述安装部(3)向所述底座(2)方向凹设,所述安装部(3)设有第一安装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孔(4),所述第二安装孔(4)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上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上安装有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4)上均安装有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远离所述底座(2)的一端到所述底座(2)下端面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检修盒的预设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