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98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腈橡胶75~95份、氯化聚乙烯20~32份、聚氯乙烯80~100份、硬脂酸1~2份、发泡剂80~150份、快压出炭黑6~20份、增塑剂80~110份、L‑12分散剂1.2~3份、防老剂1~3份、硫化剂3~5份、防焦剂0.2~0.5份和其他助剂2~5份。通过配方以及工艺的研发和管控,通过添加L‑12分散剂,更改机头材料的方式,保证混炼胶的均一性,改善产品外观缺陷及产品内部微缺陷,从而减少95%以上的应力集中点,大大提高了产品强度及泡孔密度,防火性能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塑绝热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柔性橡塑绝热材料生产企业水平良莠不齐,在国标《GB/T17794-2006柔性绝热制品》标准制定的产品管控要求太过宽泛,新的行业标准暂未发行的情况下,绝热材料市场的绝热产品品质量不一,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外观缺陷,绝热材料泡孔大小不一导致产品保温性能下降,产品耐老化性能较差,产品作为建筑用材料,无法达到建筑行业要求的防火性能,因此提出了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腈橡胶75~95份、氯化聚乙烯20~32份、聚氯乙烯80~100份、硬脂酸1~2份、发泡剂80~150份、快压出炭黑6~20份、增塑剂80~110份、L-12分散剂1.2~3份、防老剂1~3份、硫化剂3~5份、防焦剂0.2~0.5份和其他助剂2~5份。优选地,还包括高分子附膜机头,所述高分子附膜机头内外口模采用高分子树脂镀膜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主要性能:拉伸强度:0.04~0.08MPa;表面密度0.046±0.002g/cm3;氧指数≥45%(常规产品约为28%~36%);烟密度≤55;导热系数(40℃)≤0.039W/(m*K);燃烧性能: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LGRA0.4MJ)≤210W/s;600s内总热释放量(THR600S)≤7MJ;机头内外口模采用高分子树脂镀膜处理(镜面膜),比一般的金属表面大幅提高光洁度,这对消除产品外观缺陷及提高产品整体强度有较大改善;(2)通过配方以及工艺的研发和管控,通过添加L-12分散剂,更改机头材料的方式,保证混炼胶的均一性,改善产品外观缺陷及产品内部微缺陷,从而减少95%以上的应力集中点,大大提高了产品强度及泡孔密度,防火性能明显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腈橡胶75~95份、氯化聚乙烯20~32份、聚氯乙烯80~100份、硬脂酸1~2份、发泡剂80~150份、快压出炭黑6~20份、增塑剂80~110份、L-12分散剂1.2~3份、防老剂1~3份、硫化剂3~5份、防焦剂0.2~0.5份和其他助剂2~5份。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高分子附膜机头,所述高分子附膜机头内外口模采用高分子树脂镀膜处理。本实施例中,主要性能:拉伸强度:0.04~0.08MPa;表面密度0.046±0.002g/cm3;氧指数≥45%(常规产品约为28%~36%);烟密度≤55;导热系数(40℃)≤0.039W/(m*K);燃烧性能: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LGRA0.4MJ)≤210W/s;600s内总热释放量(THR600S)≤7MJ;机头内外口模采用高分子树脂镀膜处理(镜面膜),比一般的金属表面大幅提高光洁度,这对消除产品外观缺陷及提高产品整体强度有较大改善,通过配方以及工艺的研发和管控,通过添加L-12分散剂,更改机头材料的方式,保证混炼胶的均一性,改善产品外观缺陷及产品内部微缺陷,从而减少95%以上的应力集中点,大大提高了产品强度及泡孔密度,防火性能明显提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腈橡胶75~95份、氯化聚乙烯20~32份、聚氯乙烯80~100份、硬脂酸1~2份、发泡剂80~150份、快压出炭黑 6~20份、增塑剂80~110份、L‑12分散剂1.2~3份、防老剂1~3份、硫化剂3~5份、防焦剂0.2~0.5份和其他助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塑绝热材料精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腈橡胶75~95份、氯化聚乙烯20~32份、聚氯乙烯80~100份、硬脂酸1~2份、发泡剂80~150份、快压出炭黑6~20份、增塑剂80~110份、L-12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辰洪滨初
申请(专利权)人:班倍上海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