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信专利>正文

废气处理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12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设施,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及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用于传输废气的第一管道及用于盛放水的第一外壳,废气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外壳中的水,所述水蒸气与降温后的废气经所述第一管道排出;所述第一箱体排出的废气经过第二箱体及第三箱体中的雾化单元后排出至空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设施通过所述第一箱体降低废气温度,并产生与废气结合的水蒸气,所述第一箱体排出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二箱体及所述第三箱体中的雾化单元形成水雾状,凝结于毛刷辊的刷毛上,并溶于所述溶液或水中,所述第三箱体排出废气至空气中,除尘效率高。

Waste gas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xhaust gas treatment facilit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ox, a second box and a third box. The first box body comprises a first pipe for transmitting waste gas and a first shell for holding water, and the exhaust gas is used for heating the water in the first shell. The steam and the cooling exhaust gas are discharged through the first pipe, and the exhaust gas discharged from the first box body is discharged into the air after the atomization unit in the second box body and the third box body. The exhaust gas treatment facilit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exhaus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first box body and generates water vapor combined with the exhaust gas. The exhaust gas from the first box body forms a water mist through the atomization unit in the second box body and the third box body, condenses on the brush bristles of the brush roller, and dissolves in the solution or water. The exhaust gas from the third box body is discharged into the air.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处理设施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施。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工厂与汽车排出的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废气中的粉尘,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了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理。目前我国除尘设备种类很多,技术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在烟尘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惯性除尘方法,除尘效率低,只能除掉较大粒径的尘粒,粒径较小的粉尘仍然会由烟囱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除尘效率只达到60%。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除尘的废气处理设施。一种废气处理设施,呈箱体形式,包括: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外壳,用于盛放水;及第一管道,包括分别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外壳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壳之外的入口与出口,所述第一管道至少部分浸入所述第一外壳盛放的水中,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传输废气,废气中的热量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外壳盛放的水,降温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一外壳内产生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管道排出;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外壳,用于盛放溶液;第一雾化单元,包括:第一扇叶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外壳顶面连接的第一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内部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雾化单元内并对应所述第一扇叶设置;第一毛刷部,包括自第一侧壁端部沿所述溶液表面延伸的呈筒状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内部的至少一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部分刷毛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及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废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排出;所述第一扇叶转动时,抽吸所述第一管道排出的废气,并带动部分溶液在所述溶液表面上形成水花,所述第一扇叶将所述水花吹至雾状并搅动至泡状,从而废气与水雾结合为雾状气体,并附着于所述刷毛上凝结为混合液体;转动的第一扇叶吹动所述毛刷辊,使得所述毛刷辊随同所述第一扇叶一同转动,所述混合液体在所述毛刷辊的带动下浸入并溶于所述溶液中;及第三箱体,包括:第三外壳,用于盛放水;第二雾化单元,包括:第二扇叶部,包括与所述第三外壳顶面连接的第一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内部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用于浸入所述第三外壳盛放的水中,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雾化单元内并对应所述第二扇叶设置;及第二毛刷部,包括沿所述第三外壳盛放的水表面延伸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内部的至少一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部分刷毛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及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三外壳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三外壳内部的废气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管道排出;所述第二管道排出的废气经过所述第三箱体中的第二雾化单元及第三管道后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穿过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雾化单元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在所述第一外壳的水下部分呈螺旋状、波浪形或不规则形状排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顶部设置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贯通。进一步地,所述扇叶包括本体与设置于所述本体末端的划水部,所述划水部从所述本体的侧边向垂直于所述本体主延伸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划水部至少部分用于浸泡至所述溶液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雾化单元与所述第二雾化单元分别包括与所述第一扇叶及所述第二扇叶电连接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扇叶及所述第二扇叶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雾化单元及/或所述第二雾化单元还包括:呈环形的旋转体,多个第一扇叶及/或所述第二扇叶沿径向设置于所述旋转体周边;及转轴,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旋转体的几何中心;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及/或所述第三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雾化单元及/或所述第二雾化单元的驱动装置轴连于与所述第一扇叶及/或所述第二扇叶连接的转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叶部及/或所述第二扇叶部的第一侧壁呈漏斗状或部分漏斗状,及/或所述第一扇叶部及/或所述第二扇叶部的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外壳及/或所述第三外壳的顶面呈预设角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箱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壳外部的出水单元,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管,与所述第三外壳的底端连接;第一出水端,连接有开关;第二出水端,连接有水泵;及三通管,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出水管、所述开关、及所述水泵连接的三个开口。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处理设施通过所述第一箱体降低废气温度,并产生与废气结合的水蒸气,所述第一箱体排出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二箱体及所述第三箱体中的雾化单元形成水雾状,凝结于所述毛刷辊的刷毛上,并溶于所述溶液或水中,所述第三箱体排出废气至空气中,除尘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方式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废气处理设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箱体的沿II-II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箱体的沿IV-IV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扇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中雾化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箱体的沿IV-IV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雾化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第三箱体的沿IX-IX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废气处理设施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除尘的废气处理设施10,用于对钢厂、火力发电厂、红砖厂、瓷砖厂、火葬场或汽车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10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一箱体100、第二箱体200及第三箱体300。其中,第一箱体100中的第一管道130延伸至第二箱体200,第二箱体200的第二管道230延伸至第三箱体300,第三箱体300中第三管道330的出口暴露于空气中,即第一箱体100排出的废气依次经过第二箱体200及第三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处理设施,呈箱体形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外壳,用于盛放水;及第一管道,包括分别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外壳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壳之外的入口与出口,所述第一管道至少部分浸入所述第一外壳盛放的水中,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传输废气,废气中的热量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外壳盛放的水,降温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一外壳内产生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管道排出;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外壳,用于盛放溶液;第一雾化单元,包括:第一扇叶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外壳顶面连接的第一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内部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雾化单元内并对应所述第一扇叶设置;第一毛刷部,包括自第一侧壁端部沿所述溶液表面延伸的呈筒状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内部的至少一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部分刷毛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及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废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排出;所述第一扇叶转动时,抽吸所述第一管道排出的废气,并带动部分溶液在所述溶液表面上形成水花,所述第一扇叶将所述水花吹至雾状并搅动至泡状,从而废气与水雾结合为雾状气体,并附着于所述刷毛上凝结为混合液体;转动的第一扇叶吹动所述毛刷辊,使得所述毛刷辊随同所述第一扇叶一同转动,所述混合液体在所述毛刷辊的带动下浸入并溶于所述溶液中;及第三箱体,包括:第三外壳,用于盛放水;第二雾化单元,包括:第二扇叶部,包括与所述第三外壳顶面连接的第一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内部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用于浸入所述第三外壳盛放的水中,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雾化单元内并对应所述第二扇叶设置;及第二毛刷部,包括沿所述第三外壳盛放的水表面延伸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内部的至少一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部分刷毛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及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三外壳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三外壳内部的废气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管道排出;所述第二管道排出的废气经过所述第三箱体中的第二雾化单元及第三管道后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设施,呈箱体形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外壳,用于盛放水;及第一管道,包括分别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外壳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壳之外的入口与出口,所述第一管道至少部分浸入所述第一外壳盛放的水中,所述第一管道用于传输废气,废气中的热量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外壳盛放的水,降温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一外壳内产生的水蒸气经所述第一管道排出;第二箱体,包括:第二外壳,用于盛放溶液;第一雾化单元,包括:第一扇叶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外壳顶面连接的第一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内部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的端部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雾化单元内并对应所述第一扇叶设置;第一毛刷部,包括自第一侧壁端部沿所述溶液表面延伸的呈筒状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内部的至少一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部分刷毛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及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废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排出;所述第一扇叶转动时,抽吸所述第一管道排出的废气,并带动部分溶液在所述溶液表面上形成水花,所述第一扇叶将所述水花吹至雾状并搅动至泡状,从而废气与水雾结合为雾状气体,并附着于所述刷毛上凝结为混合液体;转动的第一扇叶吹动所述毛刷辊,使得所述毛刷辊随同所述第一扇叶一同转动,所述混合液体在所述毛刷辊的带动下浸入并溶于所述溶液中;及第三箱体,包括:第三外壳,用于盛放水;第二雾化单元,包括:第二扇叶部,包括与所述第三外壳顶面连接的第一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内部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的端部用于浸入所述第三外壳盛放的水中,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雾化单元内并对应所述第二扇叶设置;及第二毛刷部,包括沿所述第三外壳盛放的水表面延伸的第二侧壁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内部的至少一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部分刷毛用于浸入所述溶液中;及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三外壳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三外壳内部的废气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管道排出;所述第二管道排出的废气经过所述第三箱体中的第二雾化单元及第三管道后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信
申请(专利权)人:刘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