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95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液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其包括包括护带本体,护带本体的右部设有拇指孔,护带本体左端有开口朝左的左凹口,左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左上带头、左下带头,护带本体右端有开口朝右的右凹口,右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右上带头、右下带头,拇指孔距离右凹口底边的距离小于拇指孔距离左凹口底边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拇指孔及魔术贴固定并能够调节松紧度,左、右凹口之间形成位于患者手心的散热孔,能够保护输液针、避免意外移位,适用于输液过程中的输液针头处的避光,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较小,具有经济、美观、舒适、安全、可靠的特点。

Hand Injection Shading Bel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fusion medical auxiliary supplies, and is a hand injection shading belt, which comprises a belt body, the right part of the bel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umb hole, the left end of the belt body has a left concave opening facing the left,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left concave body forms a left upper and left lower belt head,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belt body has a right concave opening facing the righ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right concave body has a right concave opening facing the right. 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belt body form the upper right lead and the lower right lea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humb ho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concave mouth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humb ho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left concave mout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fixed by thumb hole and magic sticker, and can adjust the tightness. A heat sink is forme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concaves of the patient's hand, which can protect the infusion needle and avoid accidental displacement.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avoiding light at the infusion needle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and has less influence on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the pati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economy, beauty, comfort, safety, etc. Reliable fea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部注射遮光护带
本技术涉及输液医疗辅助用品
,是一种手部注射遮光护带。
技术介绍
临床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对光不稳定,在光照作用下,可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影响药物质量、引起疗效降低,甚至增加了药物的毒性,因此药品的注射或滴注过程需在避光的环境下进行,现有的输液瓶和输液管能够采用避光用具,但是现有的输液针头无法实现全程避光效果,通常需要患者使用自备的毛巾等物体进行遮盖,不但避光效果较差,而且操作麻烦、费时,不利于观察输液情况,此外还有些医院让病人在暗室中进行输液,因需要配置专用输液室、较为浪费医疗资源,操作既不方便也浪费时间,还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输液过程中的输液针头无法实现全程避光,患者用物体遮盖针头的避光效果差、操作麻烦费时,不利于观察输液情况、影响药物质量、引起疗效降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包括包括护带本体,护带本体的右部设有拇指孔,护带本体左端有开口朝左的左凹口,左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左上带头、左下带头,护带本体右端有开口朝右的右凹口,右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右上带头、右下带头,拇指孔距离右凹口底边的距离小于拇指孔距离左凹口底边的距离,左上带头端部、左下带头端部的后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绒面贴片,右上带头端部、右下带头端部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钩面贴片,所述钩面贴片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绒面贴片的长度尺寸。进一步的,拇指孔的中心距护带本体右端的横向距离为8.5厘米至10.5厘米,拇指孔的中心距护带本体下边的纵向距离为7.5厘米至9.5厘米。进一步的,右上带头宽度尺寸大于右下带头宽度尺寸,或/和,护带本体为深色纯棉布制成。进一步的,护带本体为双层布料缝制而成。进一步的,护带本体的长度尺寸为28厘米至32厘米,护带本体的宽度尺寸为15厘米至25厘米。进一步的,拇指孔的直径尺寸为2.6厘米至4厘米。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拇指孔及魔术贴固定并能够调节松紧度,左、右凹口之间形成位于患者手心的散热孔,能够保护输液针、避免意外移位,适用于输液过程中的输液针头处的避光,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较小,具有经济、美观、舒适、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患者左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例:1、护带本体,2、拇指孔,3、左凹口,4、左上带头,5、左下带头,6、右凹口,7、右上带头,8、右下带头,9、绒面贴片,10、钩面贴片,X、横向距离,Y、纵向距离,A、右上带头宽度尺寸,B、右下带头宽度尺寸,L、长度尺寸,W、宽度尺寸,D、直径尺寸。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包括护带本体1,护带本体1的右部设有拇指孔2,护带本体1左端有开口朝左的左凹口3,左凹口3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1形成左上带头4、左下带头5,护带本体1右端有开口朝右的右凹口6,右凹口6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1形成右上带头7、右下带头8,拇指孔2距离右凹口6底边的距离小于拇指孔2距离左凹口3底边的距离,左上带头4端部、左下带头5端部的后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绒面贴片9,右上带头7端部、右下带头8端部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钩面贴片10,所述钩面贴片10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绒面贴片9的长度尺寸。通过护带本体1中部能够实现输液全过程中输液针头处的有效避光,并且不会影响医护人员观察局部穿刺部位情况,通过魔术贴能够方便地根据患者手部大小调节松紧度,还可根据输液针位于患者左手手背或右手手背,调节护带本体1的后侧面或前侧面接触患者手部,使左右手都适用,更加便捷、实用,通过拇指孔2将护带本体1固定在患者手部,能够更好的保护输液针、避免意外移位,患者的拇指外露便于患者拇指活动,对其日常动作及活动影响较小,左凹口3、右凹口6之间形成散热孔并位于患者手心位置,便于透气及散热,魔术贴的钩面贴片10较短,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论是朝向卷绕好的本技术内侧还是朝向外界的外侧,都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手部、减少对手部的刺激,舒适度较好,佩戴及取下方便快捷,同时便于清洁、消毒,适用于输液针不具备避光功能、需要药物避光治疗的患者,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及昏迷患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美观、舒适、安全、可靠、简便的特点。如图1—2所示,拇指孔2的中心距护带本体1右端的横向距离X为8.5厘米至10.5厘米,拇指孔2的中心距护带本体1下边的纵向距离Y为7.5厘米至9.5厘米。实际使用时,横向距离X最好为9.5厘米,纵向距离Y最好为8.5厘米,这样固定套装拇指时,手掌接触护带本体1下边的位置处较为舒适。如图1—2所示,右上带头宽度尺寸A大于右下带头宽度尺寸B,或/和,护带本体1为深色纯棉布制成。实际使用时,右上带头宽度尺寸A最好为5厘米,右下带头宽度尺寸B最好为4厘米,右上带头宽度尺寸A稍宽便于固定及保护手指部位;护带本体1最好采用深黑色的纯棉布制作,深色布、尤其是深黑色布的遮光性较好,纯棉布具有透气、不过敏的特点,不会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刺痒或过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如图1—2所示,护带本体1为双层布料缝制而成。双层布料能够进一步提高遮光性,使用效果更好。如图1—2所示,护带本体1的长度尺寸L为28厘米至32厘米,护带本体1的宽度尺寸W为15厘米至25厘米。实际使用时,长度尺寸L最好为30厘米,宽度尺寸W最好为19厘米,以适应大多数患者的手部尺寸。如图1—2所示,拇指孔2的直径尺寸D为2.6厘米至4厘米。实际使用时,拇指孔2的直径尺寸D最好为3厘米,以适应大多数患者的拇指直径尺寸。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如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如果注射输液部位为患者左手,使患者左手背的穿刺处朝上,将本技术右部后侧朝上放在患者的左手心下方,使右下带头8靠近患者手腕部位,通过拇指孔2将本技术套装在患者左手拇指上,先向上翻折护带本体1左部,将护带本体1覆盖在患者左手背上,再分别向下翻折左上带头4、左下带头5,将左上带头4、左下带头5的魔术贴分别粘合在右上带头7、右下带头8外侧,此时护带本体1的后侧接触患者的手部,魔术贴的钩面贴片10位于护带本体1前侧,朝向卷绕好的本技术外侧而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手部,通过拇指孔2及魔术贴粘合即可将护带本体1牢固可靠地固定在患者的左手上;如果注射输液部位为患者右手,使患者右手背的穿刺处朝上,将本技术右部前侧朝上放在患者的右手心下方,使右下带头8靠近患者手腕部位,通过拇指孔2将本技术套装在患者右手拇指上,先向上翻折护带本体1左部,将护带本体1覆盖在患者右手背上,再分别向下翻折左上带头4、左下带头5,将左上带头4、左下带头5的魔术贴分别粘合在右上带头7、右下带头8内侧,此时护带本体1的前侧接触患者的手部,魔术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带本体,护带本体的右部设有拇指孔,护带本体左端有开口朝左的左凹口,左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左上带头、左下带头,护带本体右端有开口朝右的右凹口,右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右上带头、右下带头,拇指孔距离右凹口底边的距离小于拇指孔距离左凹口底边的距离,左上带头端部、左下带头端部的后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绒面贴片,右上带头端部、右下带头端部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钩面贴片,所述钩面贴片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绒面贴片的长度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带本体,护带本体的右部设有拇指孔,护带本体左端有开口朝左的左凹口,左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左上带头、左下带头,护带本体右端有开口朝右的右凹口,右凹口上部、下部的护带本体形成右上带头、右下带头,拇指孔距离右凹口底边的距离小于拇指孔距离左凹口底边的距离,左上带头端部、左下带头端部的后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绒面贴片,右上带头端部、右下带头端部的前侧面上分别设有魔术贴的钩面贴片,所述钩面贴片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绒面贴片的长度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其特征在于:拇指孔的中心距护带本体右端的横向距离为8.5厘米至10.5厘米,拇指孔的中心距护带本体下边的纵向距离为7.5厘米至9.5厘米。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部注射遮光护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丽王瑜杜爽苟荣许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