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晓凯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52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包括座板架、靠背架、升降板、底座和座板架基座,所述的座板架与座板架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架基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的靠背架上设有靠背架连接件、靠背架第一连杆和靠背架第二连杆;有底座靠背第一连杆将其前端与座板架基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靠背第一连杆后端与靠背架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二连杆通过两端分别与座板架末端和靠背架底端活动连接,其中底座靠背第一连杆与靠背架的连接点位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与靠背架连接点的上方。该调节结构针对单椅功能架的特点,通过改良的结构设计,实现功能架电动调节的效果,不但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稳固,符合家具调节的需要。

An Electric Single Chair Functiona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single chair functional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frame, a backrest, a lifting plate, a base and a base plate frame. The base plate fram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late frame, and the base plate fram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with a backrest connecting member, a first connecting rod of the backrest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of the backrest. The front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ase plate frame,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f the base back-to-ba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to-back fram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of the base back-to-ba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base plate fram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ck-to-back frame through both ends, respectively. The connecting poin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f the base back-to-back and the back-to-back frame is located above the connecting point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back-to-to-to-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gle chair functional frame, the adjusting structure realizes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ic adjusting of the functional frame through the improved structural design. It is not only convenient to operate, but also simple and stable in structure,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furniture adju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
本技术涉及家具用品,特别是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家具缺乏调节功能,或调节操作不方便,不能保证适应各种人不同坐姿需要,坐起来不够舒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包括座板架、靠背架、升降板、底座和座板架基座,所述的座板架与座板架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架基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所述的座板架上设有电动推杆和从动挂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基座和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基座与座板架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的从动挂杆设于座板架前端,所述的从动挂杆与电动推杆的推杆连接;所述的靠背架上设有靠背架连接件、靠背架第一连杆和靠背架第二连杆,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设于靠背架底端,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与靠背架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的靠背架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靠背架第一连杆和靠背架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一连杆将其前端与座板架基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靠背第一连杆后端与靠背架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二连杆通过两端分别与座板架末端和靠背架底端活动连接,其中底座靠背第一连杆与靠背架的连接点位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与靠背架连接点的上方,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单椅背部旋转的无级调节。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的座板架还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座板连杆、第三连杆、升降板第一支撑杆、第四连杆和升降板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连杆上端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后端与第一连杆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前端与第三连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前端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一支撑杆前端与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连杆后端与座板架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连杆前端与第三连杆末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中部设有一活动连接孔,所述的第三连杆通过活动连接孔与座板架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前端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末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杆后端与座板架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杆前端升降板第二支撑杆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二支撑杆前端与升降板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二支撑杆与升降板连接点位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与升降板连接点前方,通过上述的结构可调节升降板的升降。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靠背架上通过分度结构连接有头枕架,所述的分度结构起到调整头枕架角度的作用。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靠背架上分布有靠背支撑条,所述的靠背支撑条起到承托背部的作用。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的座板连杆设有限位销,所述的限位销起到限制第二连杆上升位置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调节结构针对单椅功能架的特点,通过改良的结构设计,采用电力驱动实现单椅背部旋转无级调节和脚踏无级抬升调节,不但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可靠,符合调节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单椅功能架座板架与靠背架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座板架、2-靠背架、3-升降板、4-底座、5-头枕架、6-座板架基座、11-电动推杆、12-从动挂杆、13-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4-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座板连杆、18-第三连杆、19-升降板第一支撑杆、21-靠背架连接件、22-靠背架第一连杆、23-靠背架第二连杆、24-靠背支撑条、31-第四连杆、32-升降板第二支撑杆、51-分度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包括座板架1、靠背架2、升降板3、底座4和座板架基座6,所述的座板架1与座板架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架基座6固定连接于底座4上;所述的座板架1上设有电动推杆11和从动挂杆12,所述的电动推杆11包括基座和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11基座与座板架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的从动挂杆12设于座板架1前端,所述的从动挂杆12与电动推杆11的推杆连接;所述的靠背架2上设有靠背架连接件21、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第二连杆23,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21设于靠背架2底端,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21与靠背架第一连杆22活动连接,所述的靠背架第二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2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将其前端与座板架基座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后端与靠背架2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通过两端分别与座板架1末端和靠背架2底端活动连接,其中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与靠背架2的连接点位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与靠背架2连接点的上方。该技术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使用过程中,电力驱动电动推杆11的推杆部分向前,从而驱动从动挂杆12向前,座板架1在从动挂杆12的驱动下整体向前,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相对底座4不发生位置移动,而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相对底座4向前移动,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与靠背架2形成的夹角角度增大,即通过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与靠背架2的连接点驱动靠背架2向后旋转,而靠背架2上设有的靠背架连接件21、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第二连杆23随靠背架2的向后旋转作调整并起到加强功能架结构的作用,上述结构实现单椅背部旋转的无级调节。所述的座板架1还设有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座板连杆17、第三连杆18、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第四连杆31和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所述的第一连杆15上端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6后端与第一连杆15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6前端与第三连杆18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18前端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前端与升降板3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连杆17后端与座板架1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连杆17前端与第三连杆18末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18中部设有一活动连接孔,所述的第三连杆18通过活动连接孔与座板架1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18前端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末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杆31后端与座板架1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杆31前端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前端与升降板3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与升降板3连接点位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与升降板3连接点前方,通过上述的结构可调节升降板3的升降。由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5上端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6后端与第一连杆15下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16对第三连杆18起到限位作用,又由于座板连杆17后端与座板架1活动连接,而第三连杆18与座板架1存在活动连接孔活动连接,从而带动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抬升;而所述的第四连杆31后端与座板架1活动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杆31前端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后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前端与升降板3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第二支撑杆32与升降板3连接点位于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与升降板3连接点前方,则使升降板3前端角度旋转幅度更大,实现升降板的升起。所述靠背架3上通过分度结构51连接有头枕架5,所述的分度结构51属于有级调节,起到调整头枕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架(1)、靠背架(2)、升降板(3)、底座(4)和座板架基座(6),所述的座板架(1)与座板架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架基座(6)固定连接于底座(4)上;所述的座板架(1)上设有电动推杆(11)和从动挂杆(12),所述的电动推杆(11)包括基座和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11)基座与座板架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的从动挂杆(12)设于座板架(1)前端,所述的从动挂杆(12)与电动推杆(11)的推杆连接;所述的靠背架(2)上设有靠背架连接件(21)、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第二连杆(23),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21)设于靠背架(2)底端,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21)与靠背架第一连杆(22)活动连接,所述的靠背架第二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2)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将其前端与座板架基座(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后端与靠背架(2)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通过两端分别与座板架(1)末端和靠背架(2)底端活动连接,其中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与靠背架(2)的连接点位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与靠背架(2)连接点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架(1)、靠背架(2)、升降板(3)、底座(4)和座板架基座(6),所述的座板架(1)与座板架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的座板架基座(6)固定连接于底座(4)上;所述的座板架(1)上设有电动推杆(11)和从动挂杆(12),所述的电动推杆(11)包括基座和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11)基座与座板架基座(6)活动连接,所述的从动挂杆(12)设于座板架(1)前端,所述的从动挂杆(12)与电动推杆(11)的推杆连接;所述的靠背架(2)上设有靠背架连接件(21)、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第二连杆(23),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21)设于靠背架(2)底端,所述的靠背架连接件(21)与靠背架第一连杆(22)活动连接,所述的靠背架第二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靠背架第一连杆(22)和靠背架(2)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将其前端与座板架基座(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后端与靠背架(2)活动连接;有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通过两端分别与座板架(1)末端和靠背架(2)底端活动连接,其中底座靠背第一连杆(13)与靠背架(2)的连接点位于底座靠背第二连杆(14)与靠背架(2)连接点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单椅功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板架(1)还设有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座板连杆(17)、第三连杆(18)、升降板第一支撑杆(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凯
申请(专利权)人:蒋晓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