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诱食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41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鲟鱼诱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鱼溶浆粉20~60份,面粉10~30份,乌贼内脏粉5~20份,添加剂20~70份;所述添加剂选自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氨基酸、甜菜碱、DMPT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可以显著提高鲟鱼的摄食频率,提高鲟鱼摄食量,可促进鲟鱼生长,减少水中残饵对水质的污染。

A Sturgeon Attracta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urgeon food attractan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20-60 parts of fish pulp powder, 10-30 parts of flour, 5-20 parts of squid visceral powder and 20-70 parts of additives; the additive is selected from one or more of compound plant extracts, compound amino acids, betaine and DMPT. The sturgeon attractant of the in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feeding frequency of sturgeon, increase the feeding amount of sturgeon, promote the growth of sturgeon, and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residual bait to wa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鲟鱼诱食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鲟鱼诱食剂。
技术介绍
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鱼类起源于泥盆纪(距今约4.5~3.5亿年),属于硬骨鱼纲(Osteic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硬鳞总目(Chondrostei)、鲟形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现存鲟鱼类分为鲟科(Acipenseridae)和匙吻鲟科(Polyodontidae)2科共6属27种,有“活化石”之称。鲟鱼浑身都是宝,鱼卵做成的鱼子酱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及铜、锌、锰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价格昂贵,具有“黑色黄金”的美誉,经济价值极高。鲟鱼的消化系统既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又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具有独特的营养消化需求。鲟鱼摄食规律与消化生理及生长与其食性密切相关,然而目前针对于鲟鱼诱食剂的研究较少,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诱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鱼溶浆粉20~60份,面粉10~30份,乌贼内脏粉5~20份,添加剂20~70份;所述添加剂选自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氨基酸、甜菜碱、DMPT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DMPT为二甲基-β-丙酸噻亭。即所述添加剂可同时添加,也可分开添加。当所述添加剂分开添加时,具体添加类型和添加重量份可采用下述三种方式:1)复合植物提取物10~20份;2)复合氨基酸10~20份;3)甜菜碱3~5份,DMPT0.5~2份。上述三种方式也可两两组分方式作为添加剂。当上同时添加上述三组添加剂时,所喂养的鲟鱼其生长状态最优。其中,本专利技术在同时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和复合氨基酸时,其诱食效果极强,尤其是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与所述复合氨基酸的用量比为0.8~1.2:1,所述复合植物提取与所述复合氨基酸重量和占所述鲟鱼诱食剂的总重量的25~35%。所述鱼溶浆粉是将新鲜鱼类在制作鱼粉过程中压榨出的鱼溶浆液为主要原料,经蒸煮、过滤、浓缩、低温喷雾干燥而成的粉末状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小分子多肽、核酸、水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所述鱼溶浆粉中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60%;其中,所述氨基酸至少包含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不低于3.1%,蛋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75%,苏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94%,色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17%。所述乌贼内脏粉是以乌贼内脏为原料,经发酵、分离油脂、添加载体、干燥、冷却、粉碎等工序制得的黄褐色、褐色、黑褐色或黑色粉末状制品。其中,所述乌贼内脏粉中粗蛋白的含量不低于44%;所述乌贼内脏粉中的氨基酸至少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的含量不低于2.7%,蛋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80%,苏氨酸的含量不低于1.73%,色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5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选自牛至油、大蒜素、松针、陈皮、肉豆蔻、桂枝、罗汉果、大枣、山楂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提取物;优选地,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为植物的醇提取物。其中,所述醇提取物中的醇为乙醇;该醇提方法可为常规提取方法。优选地,所述植物的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1)将植物烘干后,粉碎,过30~50目筛;2)称取粉末10g,加入150ml的无水乙醇在水浴中提取,第一次提取以保持沸腾回流约1.5h,冷却后过滤,再在药渣中添加新溶剂,分别加入100ml、500ml的无水乙醇,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加热回流提取各0.5h,有效成分基本提尽为止。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酒精定容,使最终质量浓度为1g/mL,置于4℃冰箱备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为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所述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的质量比为0.5~2:0.5~2:1;优选的,所述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的质量比为0.8~1.2:0.8~1.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选自精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牛磺酸中的两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中还包括辅料,即稀释载体。所述辅料选自沸石粉、稻壳粉和玉米芯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沸石粉为稀释载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具体为:精氨酸4~6%、甘氨酸4~6%、组氨酸8~12%、异亮氨酸0.5~2%、亮氨酸8~12%、赖氨酸4~6%、苯丙氨酸8~12%、苏氨酸4~6%、酪氨酸4~6%、缬氨酸8~12%、丝氨酸0~6%、谷氨酸0~6%、脯氨酸0~6%、牛磺酸0~6%、余量为沸石粉。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具体为:精氨酸4~6%、甘氨酸4~6%、组氨酸8~12%、异亮氨酸0.5~2%、亮氨酸8~12%、赖氨酸4~6%、苯丙氨酸8~12%、苏氨酸4~6%、酪氨酸4~6%、缬氨酸8~12%、丝氨酸4~6%、余量为沸石粉;或,所述复合氨基酸具体为:精氨酸4~6%、甘氨酸4~6%、组氨酸8~12%、异亮氨酸0.5~2%、亮氨酸8~12%、赖氨酸4~6%、苯丙氨酸8~12%、苏氨酸4~6%、酪氨酸4~6%、缬氨酸8~12%、余量为沸石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鲟鱼诱食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鱼溶浆粉37~43份,面粉12~17份,乌贼内脏粉8~12份,复合植物提取物13~17份,复合氨基酸13~17份,甜菜碱3.5~4.5份,DMPT0.5~2份;所述复合物质提取物具体为:质量比为0.8~1.2:0.8~1.2:1的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所述复合氨基酸具体为:精氨酸4~6%、甘氨酸4~6%、组氨酸8~12%、异亮氨酸0.5~2%、亮氨酸8~12%、赖氨酸4~6%、苯丙氨酸8~12%、苏氨酸4~6%、酪氨酸4~6%、缬氨酸8~12%、丝氨酸4~6%、余量为沸石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鲟鱼诱食剂采用常规方式制备;将上述原料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混合均匀即可。或是,先将添加剂进行逐级稀释混匀后,与其它经粉碎后原料的一起,机械混匀即可。本专利技术所制得鲟鱼诱食剂可以显著提高鲟鱼的摄食频率,提高鲟鱼摄食量,可促进鲟鱼生长,进减少水中残饵对水质的污染。所述鲟鱼诱食剂对于鲟鱼具有极强诱食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下实施例中的植物提取物具体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提取:1)将植物原料在60℃的温度下烘干,然后再粉碎,过40目筛;2)将过筛后的粉末称10g,加入150ml的无水乙醇在水浴中提取,第一次提取以保持沸腾回流约1.5h,冷却后过滤,再在药渣中添加新溶剂,分别加入100ml、500ml的无水乙醇,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加热回流提取各0.5h,有效成分基本提尽为止。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酒精定容,使最终质量浓度为1g/mL,置于4℃冰箱备用。如下实施例中:鱼溶浆粉中粗蛋白含量62.5%,粗脂肪7.5%,粗灰分12.5%;或,干物质93%,赖氨酸3.1%,蛋氨酸0.75%,苏氨酸0.94%,色氨酸0.17%;乌贼内脏粉中粗蛋白44.25%,粗脂肪18.13%,粗灰分5.83%;或,干物质89.73%,赖氨酸2.7%,蛋氨酸0.80%,苏氨酸1.73%,色氨酸0.53%。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鲟鱼诱食剂,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鱼溶浆粉20~60份,面粉10~30份,乌贼内脏粉5~20份,添加剂20~70份;所述添加剂选自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氨基酸、甜菜碱、DMPT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鱼溶浆粉20~60份,面粉10~30份,乌贼内脏粉5~20份,添加剂20~70份;所述添加剂选自复合植物提取物、复合氨基酸、甜菜碱、DMPT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鱼溶浆粉30~50份,面粉10~20份,乌贼内脏粉5~15份,和/或,复合植物提取物10~20份,和/或,复合氨基酸10~20份,和/或,甜菜碱3~5份,DMPT0.5~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与所述复合氨基酸的用量比为0.8~1.2:1,所述复合植物提取与所述复合氨基酸重量和占所述鲟鱼诱食剂的总重量的25~3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选自牛至油、大蒜素、松针、陈皮、肉豆蔻、桂枝、罗汉果、大枣、山楂中的两种或多种的提取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为植物的醇提取物;优选地,所述醇提取物中的醇为乙醇。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植物提取物为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所述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的质量比为0.5~2:0.5~2:1;优选的,所述罗汉果、松针、肉豆蔻的提取物的质量比为0.8~1.2:0.8~1.2:1。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鲟鱼诱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选自精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牛磺酸中的两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复合氨基酸中还包括辅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蓉朱华王晓雯刘丽丽朱建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